APP下载

有机韭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9-10邢文昌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防治病虫害

邢文昌

摘要 从优化种植地管理入手,有效利用生态调控、物理及生物防治等技术,实施全程综合防控,实现韭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绿色无害化治理。

关键词 有机韭菜;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4-08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4.035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planting land management,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such as ecological contro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were used effectively to realize the harmless treatment of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e process of leek production.

Key words Organic leek; Diseases and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有機韭菜即依照有机食品的生产环境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生产出的无污染、富营养、高质量的韭菜。为进一步解决韭菜生产中的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问题,科学解除消费者对食用韭菜的恐惧心理,真正达到韭菜的绿色规范化生产要求,从优化种植地管理入手,有效利用生态调控、物理及生物防治等技术,实施全程综合防控,基本实现了韭菜全程病虫绿色无害化治理,适用于有机韭菜的大田生产应用。

1 严格种植地管理

1.1 实行种植地保护,远离污染源

种植地的选择应远离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地,如工厂、医院等,间隔距离至少要在1 km以上。对10年内没有韭菜栽植历史的地块,在韭菜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园区的整洁、卫生,从清除菌源入手,随时清除田园残枝病叶,严禁污水灌溉,最大程度地消除病虫害中间寄主和侵染源。

1.2 积极开展隔离防护,杜绝虫源侵入

为杜绝害虫侵入的机会,对选定的种植地科学规划,并加设防虫网,实行全期覆盖,尤其对迟眼覃蚊可起到有效防控的作用。一般要求在迟眼覃蚊成虫羽化出土前,尽早扣上60目以上的白色防虫网,网室要防漏防烂,压严压紧,设内外双层门,双层间可悬挂粘虫黄板,以防成虫飞入。在韭菜收割后,及时在韭菜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阻止成虫产卵,待韭菜伤口愈合后,再揭掉塑料薄膜。

1.3 实施生态调控,有效驱避防虫

在韭菜基地周围种植除虫菊或蓖麻等驱避蚊蝇的植物,不仅能驱赶迟眼覃蚊等害虫,还可美化环境,趋利避害。

2 加强栽培管理

2.1 推广优质品种,提高品种抗性

选择种植优良抗病品种,对提高韭菜抗病性效果显著。目前情况下,黄淮区域应选用“平韭三号”、“平韭六号”、“多抗富韭六号”及“多抗富韭十一”等品种。

2.2 改善环境,轮作防虫

为有效降低迟眼覃蚊及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基数,可根据历年田间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情况,每隔3年与除葱、蒜外的其他作物轮作1次,与豆科作物轮作最为适宜。

2.3 施肥灭虫,一举多效

严禁施用化肥,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及韭菜长势情况,轻施、勤施生物菌肥或有机肥。采用有机肥作基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每m3粪肥中加入石灰粉15~20 kg,调匀堆闷后深施入田间,以减少粪肥中种蝇等虫卵。同时,推广应用沼液、沼渣等生物菌肥,不仅可增肥,又起到杀虫效果。施用草木灰时要将其撒在畦面,与土充分混匀后再覆土盖严。

2.4 结合灌水,降低虫源

在韭菜生长期间,采用沼液随水冲施或灌根,一般使用50%~60%的沼液浇灌,水面要求控制在地面8 cm以上,拱棚韭菜分别在12月下旬和翌年3月初进行冬、春灌,露地韭菜可于春秋两季迟眼覃蚊幼虫发生时连续浇水淹没根系2~3 d。当迟眼覃蚊发生危害时,可适当采用硫酸铜溶液浇灌韭菜根部,每公顷用硫酸铜晶体15.0~22.5 kg,对水2 250~3 000 kg。

3 物理防治

鉴于害虫对温度、颜色、光线等的反应能力,可采用环境诱导调控办法来防治害虫。

3.1 化学诱杀

按照l∶10∶3∶3∶0.6的比例将酒、水、糖、醋及敌百虫配制成糖醋液,用以诱杀成虫。于每公顷园地放置150~180盆,注意防雨。

3.2 灯光诱杀

利用迟眼覃蚊等害虫成虫的趋光性,选用高压汞、灯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等,于害虫羽化盛期进行诱杀。夜晚开灯诱虫,早晨关灯收虫,每100 m2园地悬挂1盏。

3.3 粘杀成虫

可用粘虫黄板或粘虫胶,于虫害盛发期及早使用,粘杀成虫,每20 m2园地悬挂1块粘虫板,视粘虫量及时更换。

4 生物防治

4.1 温差调控

在高温季节利用热力压降低虫源基数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利用换茬时期,封闭大棚,加盖地膜,地面温度可提高至43℃以上,可有效杀灭迟眼覃蚊;冬、春季及时调控棚室湿度,减少浇水次数,选用无滴膜盖棚,并注意通风排湿,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4.2 精准施药,以菌治菌

结合田间病情监测情况,利用生物菌剂防治韭菜灰霉病、疫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及早预防,精准施药。可使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于病害初发时喷施,间隔5~7 d再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也可使用3%多抗霉素600~800倍喷雾,病情较重时,隔5~7 d再喷1次;同时推广应用农抗120 800~1 000倍液防治韭菜白粉病等。

4.3 科学配方,生物治虫

4.3.1 细菌制剂 利用新型生物农药抗虫蛋白的荧光假单孢菌 “根蛆净”,能有效防治各种地下害虫和迟眼覃蚊等。每公顷使用含荧光假单孢菌10亿个/ml的“根蛆净” 4.5 L,防效可达90%以上;也可使用苏云金杆菌(BT)(8 000 IU/mg)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灌,用药量1.5~2.0 kg/ hm2,不仅可获得较好防效,而且持效期较长。

4.3.2 真菌制剂 每公顷韭菜地选用绿僵菌粉剂(含孢子23-25亿活孢子/g)30 kg拌细土750 kg撒施后,锄入土中。

4.3.2 植物源制剂 用0.1%苦参碱粉剂45~60 kg/hm2拌细土撒施或0.04%苦参碱水剂200~250倍液喷施,在第一茬韭菜收获后,用30~45 kg/hm2粉剂拌细土225~300 kg锄入土中,3 d后浇水;也可使用5%天然除虫菊素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 d后再喷1次,确保生物制剂的防病治虫生态效应和持续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卫. 有机韭菜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7(5):10-12.

[2] 马新立. 有机韭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5):26-27.

[3] 王广富. 有机韭菜棚室栽培技术要点[J]. 西北园艺:蔬菜,2012(6):16-17.

责任编辑:刘赟

猜你喜欢

防治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