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18-09-10王伟吴成立余宗宝王恕轩
王伟 吴成立 余宗宝 王恕轩
摘要:文章以农村散养鸡疫病发生原因作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及其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858.3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27
当前,我国农村散养鸡的数量普遍较少,且多数所采取的饲养方式为户外放养。这一饲养方式、方法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不易于集中管理,因而导致在疾病防治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当疫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病传播,进而引发大批量的散养鸡发生感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还将危害养殖人员的安全。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研究,强化散养鸡疫病防治工作力度,做到及时、有效地防控疫病,对缩小疫病传播范围、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在散养鸡疫病防控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雏鸡质量较低,较易发生疫病
从散养鸡养殖生产现状上看,多数农户孵化雏鸡的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作坊式的孵化方法,这一孵化方式,不仅比较落后,而且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种蛋入孵之前,并未进行任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工作,致使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种蛋传播给鸡苗,进而导致孵化出的雏鸡质量较差,抵抗力薄弱,极易发生各类疫病。
1.2 忽视疫病预防工作
散养鸡疫病防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于科学预防。然而,从现状上看,多数农户在养殖过程中并未重视疾病的预防,而一旦发生禽类疫病时,第一时间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也并非请专业的兽医进行诊治,而是到兽药店自行购买药物并投喂给散养鸡,致使疫病诊治的最佳时机被贻误,从而酿制严重后果。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病死鸡剖检中发现,当前的农村散养鸡饲养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疫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非典型新城疫病等。此类疫病也是造成当前农村散养鸡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1]。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饲养人员缺乏鸡病防治意识和专业的防治知识,在疫病发生初期未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治疗,从而导致疫病扩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及夏秋交替季节,一些农村地区的沟渠、垃圾堆等处,时常可见各类被胡乱丢弃的病死鸡,这些病死鸡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的环境,而且也为疫病的扩散埋下大的隐患,继而导致疫病呈规模扩散与流行。
1.3 防疫工作不够全面、到位
通常情况下,农村散养鸡的数量与日龄多呈不等形势,因而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散化的情况,不利于实施程序化的疫病防疫工作。这就出现同一个村镇,一些鸡群进行过防疫,而另一部分鸡群则未实行防疫,未实行防疫的鸡群在缺乏免疫保护的情况下,较易收到病毒的侵染,并引发禽疫病的流行[2]。此外,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多数农户会将散养雏鸡送去相关兽药店注射疫苗,但由于散养鸡较为分散,致使兽药店在疫苗稀释之后,难以保证在4 h内将其用完,这就使得部分店主为片面追求利益,而将超过时限的疫苗继续注射到散养鸡体上,导致疫苗免疫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2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结合上述问题分析,作者针对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提出以下几项防治技术和措施,以便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能够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
2.1 强化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是中坚力量,因而需要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并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将先进的畜禽养殖科技、技術、政策等在农村地区推广开去。
2.2 科学制定防疫时间,实行科学的饲养方式
当前我国农村多数散养鸡饲养方式过于粗放,不利于疫病防控,因而相关农户应当加强散养鸡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充足供应,提升散养鸡疾病抵抗能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的养殖[3]。同时依据散养鸡特点及各类常见疫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疫病防疫计划和具体免疫程序。
2.3 切实落实防疫工作
当前市场上供应的疫苗质量相差较大,散养户因不能有效辨别而任意选用一种,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针对此,基层畜牧、防疫等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散养户能够了解其所在区域鸡群疫病发生的情况,并选择一些流行的疫病进行免疫接种。在疫苗选择时,注意厂家、生产日期等,并依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散养鸡相关养殖场所及人员,应当进一步加强散养鸡的养殖和管理,尤其是做好散养鸡的疫病防治,保障散养鸡养殖质量和数量,确保市场有效供应。
参考文献
[1] 刘永刚,王敏.春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诱因与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10(4):35-36.
[2] 高廷勇,刘国平,唐敏宁.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兽医导刊,2011(S1):18-19.
[3] 柯国安.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J]. 湖北畜牧兽医. 2013(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