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理念到战略的演进之中认识生态文明

2018-09-10谭治国

大东方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明战略人类

谭治国

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体系

生态,是指自然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文明的总和。

(一)历史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一个新型的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以前的文明。在生态文明提出以前,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原始文明。即采集——狩猎文明。此阶段,人类完全借自然“恩赐”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几乎没有改造或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敬畏自然;

农业文明。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些许变化。因新劳动工具的出现,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之“恩赐”生存,而是通过农耕或畜牧,使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生存条件亦得改善。人类开始具有改造或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不再似从前那般敬畏,人与自然的出现裂痕.

工业文明。此阶段,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获得巨大成就,远远超出过去一切世代总和。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改造也可谓登峰造极。人们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对自然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二者变成了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自然界开始向人类报复,生态危机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转折,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既不断利用客观物质世界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努力采取措施克服或避免自身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可更新自然资源之再生条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的总和。

(二)制度的建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

(三)生命的认识:生态文明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

“生态”之生,可谓生产、生活、生命,其核心在于生命。“生态”之态,可谓状态、姿态、态度,其境界在于态度。“三生”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只有“三生”融入了文明的、理智的“三态”,才能培育出尊重自然内在价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人类,改变有物质而无幸福的生活品质,摆脱能源、生态、发展和生存的危机。因此,生态是人类生活的过程和成果,更是人类生活和生命的理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绿色化。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

(一)从战略思想看,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从战略原则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原则有五:一是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二是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三是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四是以培育生态文化为重要支撑;五是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为工作方式。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从战略目标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目标融为一体。此问题我将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中加以阐释。

(四)从战略措施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有三:一是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三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類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五)从战略力量看,国家规划,要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探索有效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隆重开幕,习近平所作的政治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全面部署。报告全文共13个部分、32329字,与本专题密切相关的概念,如“发展” “美丽”“绿色”“生态”“持续”等词语多次出现,我统计的数据是:① “发展”是个高频词,共出现了239次;② “美丽”首次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出现了8次;③ “绿色”或单独出现或以绿色发展、绿色低碳、绿色出行等组合方式共出现15次;④ “生态”或单独或以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监管、生态产品、生态廊道、生态监管等组合出现42次,除4次为“政治生态”外,其余均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⑤“持续”或单独或组合出现了13次,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列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中。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本质上讲,生态问题的中心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代表着人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这个生命体应该要有蓬勃的生命力。

这一表述超越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界,超越了单纯的生态环境,已经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纳入进来,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生命共同体的历史新高度。

猜你喜欢

文明战略人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战略
战略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