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
2018-09-10黄碧燕邱伟蓝
黄碧燕 邱伟蓝
摘 要: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对水稻机插秧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种插秧方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种植效益;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117-0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1.1 水稻机插秧前技术准备分析
使用水稻机插秧之前,要在种植技术上进行3个准备步骤。
1.1.1 种子
对种子进行晾晒,去除其中的杂种和劣质种,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最后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待种子有90%以上破胸露白才可以进行播种。对于谷种,5 kg的谷种要浸泡48 h以上,用清水清洗之后再进行催芽,这样能有效控制恶苗病和线虫病。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喷洒10%的吡虫啉农药[1]。
1.1.2 基质与秧盘
水稻通常要选用专门的育苗基质,秧盘选择18行钵形毯状机插秧秧盘,规格是30 cm×60 cm,进行早稻育苗需要使用25~30盘。
1.1.3 秧板
准备秧板时,将秧盘横向并列摆放3盘,保证盘与盘之间的沟渠宽度为0.5 m,沟深为0.2 m。对秧沟大棚进行喷水时,要避免水滴对秧盘的直接冲淋。
1.2 水稻机械插秧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运用水稻机插秧育秧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因为这种操作可以提高水稻的成秧率,让秧苗整齐和强壮。合理的水稻机插秧育秧能够保证水稻种植增温保湿,有效阻止虫害和烂秧之类的情况出现,从而让成秧率进一步提升[2]。对于单季稻,每年5月下旬开始连作,晚稻从6月下旬开始,此时能够获得最高的水稻产量。
使用机械播种时,机械育秧盘的涂层要在2.5 cm左右,用65%的敌克松与1 500倍农药液对床土进行消毒。在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芽谷不能裸露在土层之外,秧盘必须相互紧靠,同时保证摆放整齐,秧盘不能悬空放置。
在播种期和一叶一心期都要进行秧苗的管理,保证播种时保温保湿,同时还要做到促根利苗。尤其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向二叶一心期进行过渡时,需要进行适温保苗工作,保证早苗膜内温度在20~23 ℃或更高,对于晚苗则必须在38 ℃以内。还要基于两头通风的原则,注意天气和通风时间上的变化,对秧苗进行日揭夜盖。在秧苗移栽前4~5 d全天炼苗,从而让秧苗能够适应外部环境。
1.3 水稻大田移栽管理技术分析
当需要对水稻进行大田移栽时,对耕地要进行细整,保证早翻耕。大田灌水时,田面高低落差需要控制在2 cm以内。若对田面进行浅水灌溉,要在移栽之前1~2 d进行田面的整平工作,并施基肥,在大田泥土完全沉实后进行移栽。
2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种植效益综合分析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为水稻种植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水稻的种植效益。
2.1 经济效益分析
使用水稻机进行早稻扦插栽培,从早稻的移栽成本、种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方面来比较,比人工栽培都有一定降低,这样有效地降低了早稻生产的总体成本。人工插秧水稻所需要的移栽成本为2 300元/hm2,使用水稻机进行扦插栽培,移栽成本可以降低到280元/hm2,人工插秧的成本几乎是使用水稻机的9倍。同时,虽然使用了不同方式进行插秧栽培,但水稻在插秧育苗以后的田间管理与传统方式没有太大差别,机插秧节约成本只是在移栽方面,所以经营投入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3]。
2.2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使用水稻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得到降低,同时也提升了水稻的种植速度。人工栽培1 d工作10 h,如果每人平均1 d能夠插秧667 m2,则4个人1 d可以插秧2 668 m2;使用插秧机,4人合作1 d可以插秧4.02万~5.34万m2,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5~20倍[4]。这样在农业生产上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推进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2.3 生态效益分析
在使用了水稻机插秧育秧之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从而保证在进行水稻种植时不会伤害土壤。通过水稻机的集中育秧,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全面预防,从而实现防控管理,降低喷药次数,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减少了因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通过水稻机进行水稻扦插,在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总体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翟继强.略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7,35(12):37,42.
[ 2 ] 李军.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略述[J].农家参谋,2017(20):46,51.
[ 3 ] 陶保雄.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略述[J].农技服务,2017,34(06):33-34.
[ 4 ] 何敦春.植保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收稿日期: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