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现状和发展思路分析
2018-09-10王志永
王志永
摘要:野生动物训练繁殖产业可以为生态环境带来效益,同时还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是一种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产业项目。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现状,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现状有了全面地了解之后,再探讨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S8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14
野生动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野生动物的物种和数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国家逐渐也逐渐采取相应措施重视起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因而提升了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产业的重视程度。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兴起,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满足了人们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发展现状
1.1 规模小,水平、竞争力缺乏
从现阶段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面临着产业规模小,品种繁杂,市场竞争力缺乏的问题。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多数都是零散的个体户,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种类方面,主要有野猪、野鸡、大鲵等,活体销售是主要的销售方式,利用价值比较单一,产品附加值比较低[1]。同时,在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缺少技术支撑,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经验进行养殖,在经验方面也存在不足,养殖水平不高一直困扰着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政策扶持少,资金投入不足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只有政策和资金得到充分地保障,产业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大量的经营资金的注入。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在“菜篮子”工程中的扶持力度比较大,但是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扶持上却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进行金融贷款时,难度要比一般的“菜篮子”工程扶持产业的贷款难度大。
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发展思路
2.1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培训,以此提高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涉及到品种繁育的内容,又要涉及疫病防控的知识,还要涉及到品种改良、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通过组织专门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培训,能够帮助养殖人员更好地熟悉并掌握野生动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养殖技术。另外,国家应当积极地鼓励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研究,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科技研究提供更多的保障[2]。
2.2 积极发展规模养殖
产业规模小、竞争力缺乏是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相较于欧美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在规模上以及市场竞争力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是解决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关键。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应当积极地建立起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由国家和政府引导养殖单位树立起规模化的养殖理念[3]。各地区、各省市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加强产品的研发和深加工,从而不断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3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在动物驯养繁殖產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野生动物驯养产业的宣传,同时也要做好市场监管的工作。在产业宣传方面,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名录、野生动物的种类、野生动物的产品分类进行调整和管理。其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如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最后,要积极地创新机制,为养殖单位或企业提供保障,使得养殖单位或企业能够勇敢尝试。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应当发挥出市场监管的职能,在降低市场准入机制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地方监管,防止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盲目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缺乏、产品深加工不足、政策环境不理想等问题,要想促进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提升养殖专业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做好宣传和监管工作,促进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金美.我国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24(23):82.
[2] 张成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 绿色科技, 2015,12(10):191-192.
[3] 华夏威.野生动物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