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课增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措施

2018-09-10黄勇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本课堂微课

黄勇

摘 要:当今的网络时代可以称作“微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店、微客、微营销等等为代表的各种“微”方式,“微课”作为这场微革命中的一部分也水到渠成的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与其他微力量一样,它也会最终改变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流程,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微课;助生自助;课堂冗余;生本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的戴维·彭罗斯教授在2008年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指的是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如对单一主题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频演示。在《辞海》中对“微”的注解是:小的、少的、精妙的,微课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呈现、而且内容必须是精到的、言简意赅的。它的优点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的使用任何终端设备在任何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现在很多地方的学校也尝试在课堂中引入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并没有大规模的铺开。而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在机房完成,对于在课堂中进行微课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微课将为信息技术课堂带来变革

二、改变教师角色,去除课堂中的冗余环节

信息技术课堂作为一门偏重操作和技能的科目,一般的信息技术课堂老师都是通过讲解、演示,然后由学生来完成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任务来实现新技能的掌握,老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时间由学生自行操作、练习,在学生的自主时间内,老师的角色是巡视和答疑,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老师十几分钟的讲解过程中,学生是边看边记忆,按人的一般记忆特点来讲,学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细节都记忆清楚的,这都有可能会给学生后续任务的完成带来障碍,答疑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是一个接一个的去一对一的重复、演示相同的操作步骤,轮不到的学生只能无所事事,或是胡乱摸索,学生的积极性会因为未能及时的答疑而消磨掉,任务不能完成;即便是得到答疑的学生,也会因为时间仓促搞不清楚,常常是老师快速的帮学生完成任務,学生从无从下手的无所事事变成任务完成后的无所事事,实际利用时间非常少,而课堂任务的完成也掩盖了学生不理解的真像,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造成学一点、忘一点,学完暨忘光的现象。微课的引入对解决这种状态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分担老师逐个答疑的任务,转变老师的角色,使得老师在课堂中有更多精力专著于引导和掌控。微课,涵盖课堂中的所有知识点,可以是操作过程、也可以是解题步骤,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自助学习,不必每每求助于教师,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把教师在课堂中重复答疑和学生无所事事的课堂冗余时间去除掉,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凸显“生本”课堂,拓展课堂的深度、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课堂,往往都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落实课程中的知识点,教师利用部分时间来进行演示、讲解,然后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来自行操作,受课堂有限的时间所限,任务往往难度设置偏易,这样才能保证大部分同学在课上能够完成,所以一般如果操作“A+B=C”,那么任务可能就是“B+A=C”,这样“等高”任务来测量所有的学生很显然是不均衡的,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很快就会完成任务,这样剩余的大把“自主”时间是非常可惜的。微课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局面,在教师的课前准备中,可以把就某一个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作为这部分学生的进阶训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引发更多的思考。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眼界、提高能力。

四、各取所需、助生自助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把每堂课的知识点片段化,碎片化,改变了原来三分之一时间讲解、演示,三分之二时间操作的课堂安排,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学习→操作→遇到问题→微课再学习→再操作……这样一些流程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按自己的需求来控制学习的进度,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能够进行“自助”式的学习,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也能掌握这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这种“自助”学习的能力,学生在以后脱离课堂和老师的时候,也能有这种自学的能力,对学生一生来讲,掌握方法比完成任务更重要。“助人自助”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应该通过对其训练和帮助,使得学生增强独立性,而非增加其对老师的依赖性,给学生设置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为了“难倒”学生,“助生自助”,以期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的加以解决。

五、结束语

“微”是它的外在,而简洁、直接、有效、精炼是它的内涵,学生可以自己根据需求,进行“定点”的学习,实现课堂中的“私人定制”。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未来社会远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最佳方案,现在以微课程为单位的MOOC环境是发展的大方向,让学生尽早的掌握这种利用微课进行自助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微课是一种新的课堂发展方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逐步揣摩和融入自己的新角色,“助生自助”是我们的最终诉求,发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和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和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2]李玉平 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本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