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输入与输出角度对基于人机对话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优化

2018-09-10梁钰嫦陈少洁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块口语优化

梁钰嫦 陈少洁

摘 要:从对人机对话系统的构成分析可以看出人机对话的过程是一个输出与输入的过程。本文将结合口语的特点和人机对话系统中存在的诸多输入与输出缺陷对人机对话系统提出一些优化方案。

引言

高校应用人机对话系统进行口语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它的应用却没有带来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显著进步。输入与输出过程作为二语口语习得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对这一过程进行优化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对此做简要分析。

一、人机对话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过程

中国学生长期的汉语思维模式,使我国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首先反应提取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以汉语的形式呈现。因此,学生难免会借助汉语作为中介语来帮助他们顺利地构建英语思维模式,这就涉及到一个语言的转换过程。

所谓的转换过程,就是当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首先反应的是对应的中文名字,然后根据汉语字面意思在自己的外语库中找出相应的英语词汇,反应出它的正确发音、适用的语境等相关信息并最终完成英语口语输出的过程。转换过程意味着学生需要一定的中文词汇与外文语料库搜索匹配的时间,反应出英文词汇,以及对语句的建构。但是反应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容易急中出错、思维混乱、语义表达不清,进而影响口语交流效果。

二、输入与输出过程的优化

通过对学生输入与输出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减少转换过程的时间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关键之一。因此,人机对话系统的优化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转换阶段所需的时间,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反应能力。下面本团队将从输入与输出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方面对人机对话系统的优化提出建议:

1.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根据孙艳,王大伟《输出与输入对口语发展的影响——两者教学效果的对照与研究》(2003)一文中的调查结果证明,输入具有第一性,输出具有第二性。没有输入,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更新,不可能创造出新的输出。另外,根据Krashen的观点“可理解输出不足以在实质上帮助语言能力的习得,要发展语言能力更理智的做法是增大可理解输入”(1998),在优化人机对话系统时,应注意增加语言知识的输入量,不能过分地单独强调学生的口语输出。

因此,输入应与输出应相间进行,从而避免在某个学习阶段过度输入或过度输出。输入过后,人机对话系统应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输出的机会,使学生巩固输入。

2.输入内容的优化

在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后,接下来涉及到的是输入内容的优化。如何在信息迷乱的社会中筛选出合适学生的学习材料作为输入内容变得尤为重要。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输入假设理论中提出可理解性输入这一概念,即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所接收到的可理解性语言知识应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水平的一种输入。

因此,在对人机对话系统进行优化时,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大量知识输入需求的同时,又要确保输入内容为可理解性输入。例如,在开发人机对话系统时,对同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难度,供学生按照自身水平适当地进行选择。

3.输入模式的优化

在有可理解性输入的前提下,还需要完善输入模式。现有的人机对话系统大多采用听觉输入模式进行,较少采用视觉输入模式。根据周卫京的《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2005)一文中实证研究发现,两种输入模式对口语的流利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響。

首先,听觉输入对口语流利度的促进作用更大,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更接近口语用语习惯。但是,也需要借助视觉输入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借助词形对词汇意思进行猜测促进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积累词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一些细节性的句法知识进行确认。但是,听觉模式输入应先于视觉模式输入,否则容易使学生过度依赖视觉模式输入,产生惰性,导致听力水平的下降。

三、结合口语特点对输入与输出过程进行优化

针对《基于人机对话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对学生口语水平影响》中提到的人机对话系统对学生口语水平的不利影响,在此本团队也结合口语的特点对输入与输出过程简要地提出几点优化方案。

①口语的情境性。人际交流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的。因此人机对话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景的输入。但是口语的情境性要求学生的口语交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人交际。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加入角色扮演,设定一个语言情景,随机在班上抽取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对话语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环境。

②口语的即时性要求学生能够较快地做出语句输出,缩短转换阶段用于词汇排列、构建语法所需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语块的易提取性和预制性的特点,通过对语块进行一定的简单加工和重组整合,将其应用到特定的情境中。另外,人机对话系统可以根据语块的功能进行分类,在系统学习任务中让学生进行尝试训练,形成语块输入熟练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度。

③口语的简散性特点使得口语表达结构的随意性较强,与个人口头表达习惯关联性大。因此,在学生前期口语水平较低的输出阶段中,人机对话系统应能够适当地容忍学生不连贯、语法结构松散、句型简略的输出现象。

四、结语

总结上文内容,即从输入与输入关系、输入内容、输入模式这三个方面来优化整个学生语音输入与人机对话系统输出的过程。口语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和简散性的特点也使得人机对话系统的对学生的口语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人机对话也需要根据口语的特点来对输入与输出过程加以优化。

参考文献

[1]陈艳,赵倩倩.语块习得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02):52-55.

[2]张琳.汉语口语对话系统中口语语言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周卫京.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6):57-62.

[4]孙艳,王大伟.输入与输出对口语发展的影响——两者教学效果的对照与研究[J].外语界,2003,(03):31-35+62.

[5]赵君.口语特点浅谈[J].青海师专学报,2001,(05):46-47.

[6]朱明炬.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外语电化教学,2000,(03):1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学院)

猜你喜欢

语块口语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