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书排行榜

2018-09-10

父母必读 2018年5期
关键词:图画书出版社绘本

《熊吃了你的三明治》

新星出版社(爱心树绘本馆)

这天早晨,熊顺着莓子的芳香,误打误撞来到车水马龙的城市。他爬上爬下、四处游玩,来到公园,发现长椅上有一个无人看管的三明治……“所以,这就是你的三明治的遭遇。它被熊吃了。”这位一直在讲话,却始终没有露面的叙述者是谁?你相信他的话吗?

作者茱莉娅·萨科内-罗奇,美国绘本作家,动画制作人,动画短片《野性的呼唤》获得多项荣誉,并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展映。

入围理由:这是难得一见的儿童推理绘本。根据一桩三明治离奇失踪事件,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证据,展开各种各样靠谱或者不靠谱的推理。但是,当翻到最后一页时,又能发现一个好笑的惊喜,于是你们不得不从头开始看——真是有趣的阅读体验。

《一路顺风,便便!》

未来出版社(荣信教育乐乐趣)

提娜和米娜是健太肚子里的小人,他们的工作是制造便便。可是健太偏食,每天排出的不是柔弱便便,就是强壮便便,导致保护健太身体的小伙伴都很累。在提娜和米娜拜访心脏,告诉他偏食的坏处后,健太第二天就均衡饮食,终于排出了非常健康优质的便便。

文字作者中尾昌稔,从事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工作,出版了不少富有幽默感和吸引力的作品。绘者乾真德,獨立进行绘画和插画创作,曾获得第十三届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英国2012年国际插画大奖赛二等奖、2015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奖等多种国内外大奖。本书是其首部绘本作品。

入围理由:“肛门隧道”“储屁罐”,这些词汇可能会让父母在刚看到时觉得有点别扭,但是一旦读出来,也就很坦然了,而且还会引发孩子的欢笑——要知道,大人认为的屎、屁、尿等禁忌话题一向是孩子的最爱。故事还毫无痕迹地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话题,“不要挑食,好好吃饭”。

《吱—吱—》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禹田文化 暖房子绘本馆)

3只小老鼠玩耍时,遇到了一只大猫。但是这只大猫竟然不知道老鼠长什么样子,而且对这3只小老鼠充满了好奇。小老鼠灵机一动,开始捉弄起大猫来,告诉大猫“吱——吱——”就是“最喜欢”的意思。然而,一个意外发生了,3只小老鼠大声求救却招来了其他的猫,他们只好赶紧逃跑了……

作者是日本超人气绘本大师宫西达,本书荣获日本北海道剑渊绘本乡绘本大奖。译者张桂娥,是东吴大学日文系副教授,教授文学与翻译课程。

入围理由: “大爷”的作品一向保持着创作水平上的高水准。笑中带泪,撞击出“跨界”的善意与爱,是他作品里一贯有的元素。不过这本书可能让孩子更上瘾的是那些有趣的对话和象声词,建议全家一起来表演,看谁的“呜咿——呜咿——”“啵哟哟——啵哟哟——”“吱——吱——”演绎得最活灵活现。

《点与线》

接力出版社

一条直线爱上了一个圆点,可是圆点更喜欢和乱糟糟的曲线玩儿。直线很伤心,他想让自己更放松些,竟发现只要精神集中,控制自己,他就可以随意改变身体的方向,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夹角!之后,他开始努力地练习……

作者诺顿·贾斯特,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了一系列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神奇收费亭》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神奇的窗子》获得2006年凯迪克金奖。这部《点与线》被拍成电影,获得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和第十九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提名。此外,他还是一名专业美食家。

入围理由:作者使用拟人手法,将圆点和直线两个几何概念引入童话,赋予他们特殊的形象,演绎了一段颇具哲理性的情感故事,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如何发现自我价值,规则如何成就自由。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图画书作品,值得珍藏,让孩子在不同阶段反复阅读,有不同的领悟。

《什么都不怕》

敦煌文艺出版社(尚童童书)

一个叫“咚布巴”的小家伙,什么都不怕。他不怕人家打,不怕丑,也不怕人家不喜欢他。他不怕打针,也不怕蜘蛛、蟑螂、癞蛤蟆。他不怕当众大跳肚皮舞,也不怕黑,不怕黑夜里的鬼。连鬼都奇怪,这位“都不怕先生”,到底有啥魔法呢?

文字作者哲也,曾以《晶晶的桃花源记》获得“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最佳童书”及“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奖”,作品曾多次入选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及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插画展。绘者陈美燕,作品有《绿池白鹅》《谁需要国王》等,1995年受邀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暨插画展。

入围理由:说实话,“都不怕先生”不怕的,大多数孩子都怕!怎么让孩子面对恐惧,增长勇气?其实在接纳害怕的同时,东方哲学里有很多精妙之处。这本绘本就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神意蕴与现代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心境,让孩子有机会去探索内心的世界。

《穿靴子的凯蒂的故事》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

一只名叫凯蒂的猫,过着不为人知的双重生活——准确地说,是不为主人所知。白天,她是优雅的“凯瑟琳·圣·昆汀小姐”;夜晚,她成了会打猎的,身穿诺福克外套的“斯昆腾”。有一天,她又开始了打猎活动,留下“替身”在家。这次,她出师不利,掉入了最会打猎的猎人——狐狸托德的手里。

作者是创造了那只著名“比得兔”的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这个故事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却从未出版过。100多年后,昆汀·布莱克为这个故事配好了插图,呈现在大家眼前。昆汀·布莱克从事绘画已60余年,与他合作的作家特别多,包括罗尔德·达尔、迈克尔·罗森等人,2013年他因在绘画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被授予骑士勋章。译者阿甲,著名阅读推广人,图画书翻译家,波特小姐的“粉丝”。

入围理由:这个故事一直沉睡在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里,在纪念比阿特丽克斯·波特诞辰150周年之际才得以出版。出版过程本身很有传奇性,而且,比得兔也在书里呢!这么一来,孩子可以听好几个故事啦!书中展现的二十世纪初期迷人的英国乡村生活以及所包含的历险和巧智,再搭配上昆汀有点后现代风格的幽默的插画,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嗷呜!嗷呜!》

明天出版社(信谊图画书奖系列)

老花豹是个特别厉害的爷爷。他可以读完一本全是字的书,可以吞下一整根胡萝卜,可以带野人去散步……为了得到小孙子崇拜的眼神,花豹爷爷拉高嗓门,发出“嗷呜!嗷呜!”的吼声,气喘吁吁地翻了一百个筋斗,还用尾巴劈开了西瓜。而一旁的小孙子也相当体贴配合,为满头大汗的爷爷递上水,拿好杯子接住刚榨出来的西瓜汁。

作者抹布大王,原名王鑫,从法律系毕业后从事着与法律相关的工作。白天是普通的上班族,下班后则是一个“野生”的图画书创作者,有一种连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对创作图画书的热情。

入围理由:真切而朴拙的蜡笔笔触,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就像他自己画出来的一样。大面积色块和利落的线条,也能留给大小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谁小时候没有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種亲昵的时光呢?有时候老人真的可以为了孙辈的一次开怀大笑,使出十八般武艺,干点儿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儿!

《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小宝宝就要睡觉了,妈妈在一旁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她和蚊子、蜥蜴、黑猫等动物一一对话,请它们不要吵闹,告诉它们她的宝贝正在睡觉。最后,一切都安静下来了,月亮也挂上了树梢。

文字作者何明方,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父母都是华人,1975 年开始陆续创作了不少佳作,且体裁丰富,有图画书、儿童小说等。绘者霍莉·米德,美国著名画家。她喜欢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手绘、拼贴、版画、织物设计等。译者周英,是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童书编辑,业余偶尔尝试儿童文学创作。

入围理由:这部获得了美国凯迪克大奖银牌奖的作品,完美地诠释了睡前的宁静。它一页页充满泰国风情的景色,一行行循环往复的诗句,一句句充满温暖母爱的呢喃,让孩子沉浸在与母亲依偎在一起的睡前时光。最赞的是童谣的那种韵律和所表达的意境,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语言之美,还可以试着将对话一直编下去。

《蓝气球》

郑州大学出版社(青豆童书馆)

生日过后,小男孩在花园里捡到一只蓝气球。气球湿哒哒的,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可是,等它被吹起来以后,事情变得神奇起来。不管男孩怎样戳它、揉它、踢它、扯它,甚至小狗扑上去咬它,它永远都不会爆炸。可如果男孩不停地吹它,它就会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作者是英国绘本大师米克·英克潘,他的作品曾获凯特·格林纳威提名奖、英国儿童童书奖、英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他的“小狗奇普”系列风靡全球,《蓝气球》是小狗奇普在他的笔下首度亮相的经典之作。

入围理由:超级可爱!有小狗和气球的书一定会受到孩子的热烈欢迎,何况他们在书里玩得这么开心,讲了一个这么有趣的故事。书中还进行了一种让孩子爱不释手的特殊设计,在此就不“剧透”了,等着你和孩子共读时一起发现这些惊喜吧!

“奇奇好棒”中英双语故事

系列

天地出版社(新天地童书)

包括《折耳兔奇奇》《一起玩吧》《我才不怕》《最棒的生日》《栗子树下的秘密》等一共12册,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图画书,深受全世界孩子喜爱。中英双语,听故事的同时,也能丰富孩子的英文词汇量。

作者G.V.西纳顿,是比利时国宝级插画师。1998年,西纳顿先生开始创作“奇奇好棒”系列图书,在国际图书界获得了巨大成功,版权销售到了52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1000多万个家庭的孩子都和奇奇做过朋友。译者的杨玲玲和彭懿,前者为著名翻译家,后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中国父母和孩子都非常熟悉的图画书作家。

入围理由:认识了这只和胖兔子、瘦兔子、高个兔子、矮个兔子、聪明兔子、笨兔子都有点不太一样的兔子奇奇,你和孩子会跟着奇奇一起走进他的世界:交朋友、当英雄、去爷爷奶奶家的菜园玩……但更重要的是,从此你会欣然接受一个可能有点儿与众不同的孩子;而孩子则更能认识到自己独特和有优势的地方,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图画书出版社绘本
神奇的图画书
绘本
我等待……
绘本
绘本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