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2018-09-10陈定程
陈定程
摘 要:为了提高我国的玉米产量与质量,需要培育出优良、耐密植的玉米品种,因此要考虑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及灌浆速率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通过试验可以发现,在玉米灌浆期刚开始时,受密度影响较大,过高的密度会对玉米灌浆的速率造成影响。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叶部性状;灌浆速率;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如何提高我国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玉米良种选择、提高种植技术,是现阶段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主要途径。专家对玉米结穗以及茎秆生长状态进行研究,但很少对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效果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而种植密度作为影响玉米灌浆速率的重要方面应该受到重视。因此,将对这一研究展开阐述,为培育耐密型的玉米品种出一份力。
1 试验方法
采用试验法来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部性状和灌浆速率的影响。试验的玉米品种为玉米杂交种M103,选择一处试验田即可。
2 试验过程
2.1 试验设计
在田地间进行5处密度不同的随机抽取试验,密度数值分别为83 500株/hm2、75 000株/hm2、67 000株/hm2、60 500株/hm2、52 000株/hm2,进行3次重复,按照等行距种植。小区和大田的田间管理一样。
2.2 性状调查
玉米性状研究主要是对玉米叶片面积以及光合作用速率等进行研究。在秧苗生长期必须选择较有代表性的3个区位,并在此区位选择生长状态较为均匀的3株秧苗进行标记研究。在秧苗生长期、灌浆期、开花期以及成熟期进行细致记录,对其叶面面积以及叶面光合作用速率进行计算并记录。
测定灌浆速率第3次重复时,可在吐丝前的5个小区选取散粉期相同的植株并标记。玉米开花授粉情况要定期进行取样调查,一般情况下每5 d进行1次取样。在已接穗的玉米中部取50个玉米籽粒,对其干重、含水量、体积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研究。
3 种植密度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3.1 籽粒干重
在玉米灌浆过程中,玉米籽粒干重受到籽粒密度的控制。灌浆期结束后,若密度较低,其籽粒干重的增加速率和幅度都会较大。由此可以判断,较低密度的种植方法可有效增加玉米籽粒干重。开花授粉30 d前后,籽粒密度相差较小,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的作用前期比后期大。
3.2 籽粒含水量和含水率
玉米开花授粉过程中,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粒含水情况的影响不大,密度增加会造成玉米籽粒含水量降低,而整体含水程度变高。在授粉将要结束时,这种差别会逐渐减小。因此,玉米种植密度对灌浆期的籽粒含水量和含水率的影响不大。
3.3 灌浆速率
灌浆速率的快慢决定着玉米籽粒的发育程度。通过研究可发现,在授粉初期,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基本相同,在授粉进行到20 d左右时,玉米灌浆速率最快,接着呈现出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短暂的升高。因此可以判断,虽然整体而言密度低,籽粒灌浆期的影响较小,但是整体种植密度较低的情况下,灌浆速率会变高。
4 种植密度对叶部性状的影响
4.1 叶面积
在玉米种植密度出现差异时,其叶面积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从生长期到开花期,玉米叶面积增加较快,此时可以明显发现单株玉米叶片面积在种植密度较小的时候会增加,而对于整个地块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叶片面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盛花期密度对叶片面积造成的影响最大。但是,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种植密度依然会对叶面积产生较大影响。
4.2 光合势
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种植密度对光合势的影响和叶面积指数同步增长,影响趋势基本相同。6叶期到盛花期,群体叶片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单株叶片光合势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盛花期到成熟期,单株和群体叶片光合势都会降低,种植密度一直影响着叶片光合势且较为明显。
5 试验结果分析
5.1 玉米灌浆速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
玉米灌浆情况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因此,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其灌浆速率,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干物质重量。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种植密度对含水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对玉米籽粒灌浆情况和收获以后干物质的重量影响较大。较小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5.2 种植密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通过上述结果发现,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個地块的玉米叶片面积,从而提高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在单株玉米的叶片面积提高时,反而会使得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影响到玉米干物质积累,进而影响玉米产量。
6 总结
当种植密度增加时,单株玉米叶面积减少。为了培育优良的耐密型玉米品种,应当更多注重叶部性状的问题,单株玉米的叶面积不适宜过大。种植密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大幅度提高也将会对玉米的性状、产量、质量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还需要对玉米种植密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