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文化网格”筑牢“精神阵地”
2018-09-10
长春市二道区城建社区通过创新构建“文化网格”,突破了过去网格只管服务不管思想的局限,让“文化网格”不仅为群众生活解“忧”,更为群众思想解“渴”,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居民家门口、百姓床头上。
一、坚持问题导向,“文化网格”应运而生
城建社区属城乡接合部,辖区失地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85%。近年来随着土地开发,农民手中有了闲钱,赌博的现象一时较为普遍,加之临近殡仪馆,不文明祭祀和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也较为猖獗。为了杜绝这些现象,2016年初城建社区成立后,有意识地用先进思想和文化占领基层意识形态主阵地,实现党的政策方针与居民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特别是在二道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城建社区将意识形态工作有机地融入社会治理网格之中,把社区划分成8个“文化网格”,在网格中种文化、讲理论、解民忧,形成了“责任定在网格、文化种在网格、理论植根网格、满意留在网格”的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二、著眼末端落实,构建“文化网格”建设体系
构建“322”建设体系,将基层意识形态阵地由社区拓展到网格。
建立三级组织体系。由区委统筹对“文化网格”的整体架构和人员配备进行优化设计,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区委宣传部负责确定主题、制度建立、总结表彰;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培训、调配资源、培训队伍、督导考评;社区负责了解需求、分解主题、建立队伍、组织活动。遴选8名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的社区干部任网格管理员,负责制定阶段任务、协调网格资源、组织开展活动、总结汇报工作;选拔9名在邻里中有一定威望、热心于社区事业的居民任楼栋长,负责配合网格员组织发动群众。
建立两支工作队伍。组建文化能人队伍,在社区居民和社团组织中挖掘了解群众文化需求、擅长组织文化活动、擅长创作文艺作品的文化能人,建立起由国画能手马德彦、二人转能手刘洋、手工编织能手孙宇、快板能手范永臣等人组成的文化能人队伍,现如今文化能人队伍已发展壮大为15人。组建百姓“名嘴”队伍,动员和吸纳居民中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等“五老”积极发挥作用,如通过微信群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于宝江,用诗歌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苏秀先等。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和以老带新等方式,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前百姓“名嘴”队伍已由最初的9人发展为现在的20人。
建立两级管理平台。建立区级社会治理服务信息平台,集信息发布、需求分析、内部管理、数据共享、沟通服务于一体,依托电脑和手机的信息互通,全面掌握社区意识形态整体趋势、具体问题和突出矛盾,指导“文化网格”工作具体开展。建立社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综合运用村(社)网格QQ群、微信群等信息载体,动态采集、准确掌握网格内人、地、物、情、事、组织等基本要素信息,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化、快捷化、信息化。
三、注重拓展渠道,创新“文化网格”运行管理
打造“网格活动圈”。以社区为大单位、网格为小单元,采取“社区书记定任务,网格员搞组织,楼栋长做动员,文化能人搞活动”的方式,开展文艺演出、技能培训、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培育积累,居民群众参与的热情高了,“网格活动圈”火了起来,8个“文化网格”先后组建了秧歌队、舞蹈队、小乐团等17个网格文艺队伍,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社区组织各网格采取快板、歌曲、评书、诗朗诵等多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居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领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开展“网格文化主题月”活动。“你说一个八,我对一个八,党的恩情比天大,服务民生精细化,心系百姓情无价,同心共圆复兴梦,庆祝党的十九大。”这是社区居民根据2017年11月的活动主题——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自己创作的歌曲《对花》。城建社区按照上级部署,紧跟发展形势,结合区域实际,开展“网格文化主题月”活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文化活动常抓常新,使主旋律深入人心。
建设“书香网格”。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城建社区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社区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实现与市、区图书馆借阅共享。为了培养居民良好的读书习惯,社区在楼栋长、文化能人、百姓“名嘴”家中设立23个居民阅读点,由社区提供简易书架,配备图书4800余册,并根据居民群众反馈定期更新书籍。针对辖区内的高龄老人等行动不便群体,开展“图书速递”服务,居民群众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网格员就会送书上门。
四、改进宣讲模式,把理论传在网格
开展“理上网来”入户宣讲。社区依托“文化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和百姓“名嘴”宣讲员理论素养高、政策法规清的优势,由网格员带宣讲员一起入户走访,网格员解决居民群众的生活难题,宣讲员“掰饽饽说馅”将党的大政方针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深讲透,让居民群众喜欢听、记得住、用得上。
开展“邻里说理”流动宣讲。发挥楼栋长“察民情、聚人气”的作用,由楼栋长征集反馈群众需求,配合宣讲员召集本楼居民群众在楼栋门厅、凉亭长椅等地点开展宣讲,宣讲员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把大道理编成小故事,通过宣讲,居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邻里和谐了,矛盾减少了。许多居民群众都自发地为楼道装修,大家齐上阵,换壁纸、修石桌、做沙发,把旧门厅变成党员和居民群众活动的大客厅。去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邻里说理”宣讲500余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
开展“广场故事”集中宣讲。在小区广场等居民聚集区搭设简易舞台,组织孙桂霞、高兴英等“吉林好人”和道德模范,用亲身经历述说感人事迹,让居民群众在“听故事”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高楼林立入云端,灯光璀璨不夜天;三横两纵快速路,动车地铁到门前;伊通河畔风景线,水清地绿天更蓝;旧城改造环境好,长春旧貌变新颜。”这是情景剧《党的十九大关系你我他》中的一段台词,社区指导宣讲员将理论编排成情景剧,由居民群众本色演出,创作了《点亮信仰情满社区》等8部情景剧,活化了理论宣传形式。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城建社区的“文化网格”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参与,已成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神阵地”和群众思想解惑、文化解渴、生活解难的新平台。?
(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二道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