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网络欺凌”对策之“组合拳”构建

2018-09-10保红霞

高教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对策

保红霞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网络社交平台广泛应用,高校“网络欺凌”愈发严重,已经成了大学生互相威胁、羞辱对方、互相欺凌的主要形式。在理清高校“网络欺凌”成因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高等学校以及社会政府部门三个方面实施“组合拳”,才能有效应对当下愈演愈烈的高校“网络欺凌”。

关键词:高校;网络欺凌;大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7-0130-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is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ncreasingly serious"cyber bullying"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college students bullyingeach other involving threats, humiliation, and bullying each other. Based on clarifying the causes and status quo of "cyber bullying", only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colleges and the government working together can "cyber bullying"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 effectively dealt with.

Keywords: university; cyber bullying; college students; countermeasures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丰富和改变人们社交方式的同时,亦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欺凌便是其中的一个。当下虚拟的网络世界已经取代现实校园,成为高校大学生活动的主空间。原本在现实中经常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也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在网上互相威胁,羞辱对方,折磨对方,互相欺凌,网络又成了大学生互相斗殴欺凌的主战场。因此,为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当下愈演愈烈的网络欺凌事件,社会、政府、高等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一同构建“组合拳”对之进行应对,势在必行。

一、“网络欺凌”解读

网络欺凌,是一种和现实欺凌相对的欺凌现象,由于它主要发生在网络空间中,故而有此称谓。具体而言,网络欺凌,主要是指网上冲浪者利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对他人进行欺凌的现象。据统计,有三分之一大学生在网络上遭受过他人的言语等欺凌,同样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在网上欺凌过别人。

网络欺凌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发展,并且能够演变成全球的欺凌浪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最为主要原因就是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虚拟性。网络的虚拟性给很多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如意的大学生在网络中找到自己发泄对现实或个人不满的渠道,给自己起一个虚假的称呼,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欺凌别人。因此网络欺凌实施者通常利用虚假的网络账号、虚拟的网络称谓作为伪装手段。因此,网络欺凌的隐蔽性直接导致了网络欺凌发起人的成本低,这样就进一步促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然而网络欺凌危害很大。例如,一些大学生将现实中对某一同学的不满,在网络上用一个虚拟的称谓对其进行指名道姓的谩骂和侮辱。有时甚至还会通过计算机程序直接攻击受害人的电子邮件账号、游戏账户,向其朋友发送粗俗卑鄙不堪的脏话和消息。

时效性和广泛性也是网络欺凌得以发展的另一沃土,就是在网络中任何一句欺凌他人的话,可以顺时到达,顺时让全网络的人都能够看到,这样就可以集合群里力量进行打击报复的效果。例如网络人肉,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某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公布于众,最近罗小小事件就充分证明了网络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然而,相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平时时间比较多,在网络上冲浪的时间相对较多,尤其是现在移动网络终端的广泛应用,当下流行的一些网络热点新闻他们都能及时的阅读到。因此,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平对待,或者他人的不尊重时,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委屈和不悦,例如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说说”功能,很多大学生喜欢讲自己最近的心情随时随地地写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让朋友们知道自己最近的心情和状况。

二、亟待解决的高校“网络欺凌”现状

虚拟网络世界大有取代现实校园之势,并且走出教师或家长的正常视线范围成为很多大学生欺凌同辈的空间,尤其是他们在网上互相威吓、羞辱和折磨对方的行为。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有些网络欺凌者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对,有时只是当成一种网络玩笑。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普遍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个性心理特征及强。在离开家庭后独自一人进入大学校园,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的技能和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容易遇到种种挫折和不满,从而导致与同学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在现实中又不能去打架斗殴,任意公开辱骂,尤其是对那些本来就不怎么爱交际内向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就成了他们平日里最理想的交往空间,而网络空间所提供的隐蔽性和信息传送的实效性,恰当的解决了大学生随时随地表达不满情绪的要求。因此他们开始在网络上设置一个虚拟账号,通过社交软件(QQ、微信、陌陌、人人网、微博、博客等)对社会和他人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和辱骂。有时甚至两人并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已经开始用网络上的虚拟身份对旁边的同学进行欺凌。

(一)大學生“网络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

网络欺凌只是现实欺凌借助网络而延伸的一种新形式。相较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语言和肢体的欺凌,网络欺凌最常见的方式是语言侮辱和肖像侵害。例如目前非常流行的“人肉搜索”,可以将他人的所有信息公布于众。还有用PS技术,将他人的照片或进行背景的改变,或添加侮辱性文字,或丑化面貌,以此来诋毁和侮辱相片本人的形象。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各自的论坛,即“贴吧”,由于本校论坛中活跃着本校大量的学生,因此对某学生进行打击报复,揭露其隐私,“贴吧”最适合不过。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在论坛中一些匿名者通过发帖,用污秽的言语和PS过的照片对他人进行欺凌和攻击。加之论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屏蔽和核验发帖内容,导致受害者名誉和肖像受到极大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欺凌的原因及危害

首先,网络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欺凌影响范围更广、侵害时间更长,时效性也越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借助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冲浪,浏览和登录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欺凌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网上冲浪者所浏览和下载。加之众多网民有着各自的交际网络,以点带面推波助澜,使得网络欺凌内容迅速有效的传递到网络的任何一个角落,从而使得欺凌内容无法及时彻底清除,还进一步延长了侵害的持续时间。

其次,网络传播的新媒体方式导致网络欺凌手段倍增。现实中的欺凌仅仅限于语言和肢体的冲突,然而网络中的欺凌除现实中的肢体冲突之外手段和方式极多。目前,网络欺凌的方式不仅是文字信息,还有音频、视频、图像等等。而在传播途径上,也是花样百出,诸如微信朋友圈、陌陌、QQ空间、微博、飞信、电子信箱等等。

再次,网络欺凌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难以监管和监控。高度自由的信息传播时代,众多网民认为网上不仅是言论自由的,甚至是可以大放厥词。尤其是网络身份的匿名性和随意性,导致核实和追查网络欺凌实施者的身份与位置时的难度。正是上述这些难度的存在,导致高校大学生们在网络上肆意的实施网络欺凌。

最后,众多网络欺凌受害者的隐瞒和忍让。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出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即使受到网络欺凌,碍于面子和隐私也会对之采取隐瞒和忍让的态度。据统计,仅有五分之二的大学生将自己受到的网络欺凌告之学校或家长,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则选择了保持沉默。

三、解决高等学校“网络欺凌”的应对之策

面对网络欺凌的随意性、普遍性、隐蔽性等特点,大学生、高校、家长,都会感觉头疼,觉得难以解决。网络欺凌虽然发生在网络上,但它的主体依旧是现实中人,只不过是现实中人在网络上虚拟了一个身份而已。因而,解决高等学校网络欺凌,依旧是解决现实中人的问题,即解决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是关键。因此构建解决网络欺凌的组合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欺凌规章制度和监督、社会网络法律规范化进行“组合拳”构建,定会及时遏制住当下高校愈演愈烈的网络欺凌,具体可从下列三方面进行:

(一)从大学生方面来看:加强主体自律和防范应对

首先,理智面对网络欺凌。考虑到网络的特殊性,大学生在遇到网络欺凌时一定保持理性,切记不可采取报复性措施,以“暴”治“暴”。先对之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并及时把欺凌证据截图并保留,诸如欺凌记录、欺凌图片、欺凌视频、对方网络名称和IP地址等。如果网络欺凌随后结束,本着“以德报怨”的原则,可将所有材料收集整理交给学校相关部以备调查取证之用。如果对方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变本加厉的继续进行网络欺凌,那么本人就应该积极要求学校如果构成犯罪的必要时要交给警方处理。

其次,大学生应该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遇到有网络欺凌他人的现象,做到不起哄、不搀和、不参与的态度,如遇到事态严重、影响恶劣的情形时,应及时告之学校有关部门注意此事。与此同时,加强和防范上网安全意识,不浏览不安全的网站,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告诉他人。

(二)从高校层面来看:正确引导和合理干预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倡导“文明上网、上网文明”的良好风尚。学校内部积极宣传并制定网络欺凌的相关制度和处罚措施,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刊、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们认识网络欺凌的危害。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和思政老师,可采取讲座、讨论、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认清网络欺凌,熟悉网络欺凌的危害和影响,进而提倡大学生自律与自我管理。

此外,目前高校内部均是校园网,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应通过安装安全过滤软件的形式,加强本校学生网络链接的过滤和筛查,及时将校园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恶意信息进行屏蔽和封锁。

其次,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处罚措施。随着目前网络欺凌事件的增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高校亦可成立相关部门,接受和处理网络欺凌受害学生的反应,对那些影响恶劣的网络欺凌实施者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三)社会层面: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目前,对网络欺凌在法律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没有依据,导致网络欺凌实施者在网络上肆意的实施欺凌他人的行为。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對网络欺凌进行专项调研,将研究结果反馈给法律制定部门。

在大学生中,虚拟网络世界交流成为很多大学生日常社交主空间,尤其是目前社交软件的流行和应用。网络欺凌虽然发生在网络上,但是它的根源却在现实生活中,因此,作为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把治理网络欺凌的重点放在大学生身上,教育他们应该积极认真地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与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欺凌别人,辱骂别人,不如在现实社会中与对方坦诚的交谈解决。

参考文献:

[1]胡子明,力莎.中外网络欺凌应对对策的比较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

[2]宋雁慧.网络欺凌与学校责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4).

[3]马雷军.让每个学生都安全:校园欺凌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6(08).

[4]祝玉红,陈群,周华珍.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5]王蕊.网络欺凌如何演化[J].计算机与网络,2015(10).

[6]姚宁,黄伟.中国青年网络欺凌的安全保护——以日本网络欺凌防护措施为鉴[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7]杜海清.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04).

[8]赵芳.英国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创新方案[J].世界教育信息,2016(21).

[9]马焕灵,杨婕.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J].比较教育研究,2016(01).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