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育内审如何做?
2018-09-10陆玮玮
陆玮玮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教育内审工作的不足,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做好教育内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内审 防范风险 发展 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教育领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经济活动比以往更加纷繁复杂等都对新时期教育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教育内审组织机制尚不健全与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依然突出;审计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人员能力素质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审计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因此,新时期教育内审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弥补不足、提质增效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提高认识,紧扣重点,高效履行审计监督服务职责
2018年,教育系统内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主要矛盾变化,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方向,以推动教育发展为重点,着眼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聚焦打好教育内审“三大攻坚战”,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聚焦审计重点,深入揭示风险隐患。围绕中心任务、强化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揭露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有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风险防控,着力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和内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出预警,帮助完善内控机制,减少问题的发生;加大对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教育资金的审计力度,实现教育薄弱地区审计监督全覆盖,揭露扶助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和风险;关注教育经费管理绩效,查找教育资源配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廉政风险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坚持依法审计,防范质量管理风险。要始终找准定位和角度,恪守审计的权力边界,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方针,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内审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审计项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查找审计项目质量管理风险,采取积极措施改进完善,提高审计项目管理的时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审计整改,发挥审计工作实效。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立整改联动机制和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定期研究整改工作,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发挥督促整改整体合力,并就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实现审计发现问题的标本兼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取得实效。教育内审机构要加强对审计整改过程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考核问责力度,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挂销号机制和审计整改报告机制,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被审计单位要强化“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注重治本,建章立制,深入研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积极主动做好整改工作。
四是推进阳光审计,督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审计公开制度,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审计项目、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纪律和审计结果公开,促进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效结合,督促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内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发挥教育内部审计在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监督职能作用。
五是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服务教育发展。强化审计成果利用意识,围绕“揭示问题、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将审计结果广泛运用于干部考核、职务任免、民主生活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抓好审计成果综合分析,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充分发挥教育内审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有序推进教育内审工作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内审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做好常规工作是基础,创新工作模式是關键。要坚持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坚强引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一要创新审计理念。要不断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内部审计理念,引领内部审计的科学发展,适应新形势对内审工作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教育内部审计应提升政治意识,树立宏观大局意识,正确界定自身在组织中的功能并与其他监督主体协作,增强监督合力,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服务教育事业发展。
二要创新审计方法。继续推进教育内部审计从单纯查错纠弊向管理和效益转变,由注重真实性和合规性评价向注重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并重转变。采取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使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和后续审计有机融合,提升审计的效率效果,缓解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将审计实践与研究一体化,使分析原因与推进改革、促进整改与促进发展、揭示风险与维护安全有机统一,提高审计服务教育发展的能力。
三要创新审计内容。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坚持一手抓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一手抓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规范管理、提高绩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不仅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政策措施责任、财务管理责任、促进发展责任、廉政建设责任,还要关注其结构调整责任、风险管控责任和民生改善责任等。要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把教育资金使用与项目推进、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结合起来,不仅要监督检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落实情况,更要关注财政政策实施效果、使用绩效、资源配置情况,促进整合专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和提高绩效。
四要创新审计手段。树立大数据审计意识,推进以大数据运用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使手工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思维,注重数据收集和运用,提高数字化审计和大数据关联分析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效果。
三、完善机制,提升素质,有力夯实内审事业发展根基
新时期,审计监督工作肩负着新的使命。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展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标志着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开启了新征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教育内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育内审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健全组织机制,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内审机构建立健全。教育内审机构所在单位要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计划地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内审人员,确保内审工作正常开展。内审机构所在单位领导应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教育内审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高度重视内审队伍作风建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内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弘扬“依法、求实、严谨、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倡导谦虚谨慎、文明审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教育内审机构成为廉洁、高效、严明的监督机构。
三是高度重视内审人员能力提高。完善内审人员选用、培训和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和支持内审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培养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鼓励审计人员积极探索教育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通过教育审计理论研究为工作实践提供支撑。
(二)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籠子
制度建设是强化自身约束、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教育系统实际,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一是抓好制度建设。加大制度清理整合力度,加强对已有制度的清理修订,及时将改革的要求和落实措施转化为清晰、明确的制度规定,扫除制度“死角”和“盲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确保教育内审工作于法有据、有章可循。
二是抓牢制度执行。把制度执行职责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做到执行不缺位、不越位。查找制度执行漏洞和风险点,着力刚性执行,抓细抓小抓实。
三是抓实责任追究。采取检查、突击暗访等方式掌握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对违规违纪问题,坚决予以追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风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局,邮政编码:210008,电子邮箱:njjy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