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力打造“敬业、精业、作风过硬”的内审团队

2018-09-10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连港审计工作工程项目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审计管理中心自2002年组

建以来,在不断探索、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敬业、精业、作风过硬”凝聚了大连港内部审计团队的荣耀与追求。

瞄准企业治理目标,构筑审计人才高地

多年来,审计中心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审计人员立足组织目标,实现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审计人员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

审计中心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原则,不断有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涌现和新生力量充實到审计队伍。按照“业务能力互补,老中青搭配,骨干力量向高风险领域倾斜”的原则,合理调配审计资源,进一步细分专业,培养各专业的审计专家,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审计中心鼓励内部交流,并组织全体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各项审计前沿问题研讨,共撰写论文百余篇,多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刊发,并被内部审计协会评为优秀论文。理论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服务集团转型发展,创新审计理念

为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审计中心将审计职能由“监督评价”调整为“监督服务”;确立了“以风险为导向,通过查错纠弊、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的工作方向;工作重点由事后“把关型审计”向事前事中“管理型、服务型审计”转变。

以风险为导向、内控评价为切入点,揭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风险。为达到企业风险防控、提质增效的目标,审计中心把内控评价与经营状况审计有机结合,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入手,在生产经营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可控风险,同时加强对各单位经营动态的实时跟踪,定期分析各项指标以锁定疑点,洞察异常,对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提示,堵塞企业经营漏洞,规避和减少损失,使内部审计真正充当起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建立内部审计信用管理办法,解决审计资源短缺与审计需求旺盛的矛盾。结合集团战略管控重点,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重要性、谨慎性、风险可控性原则,对审计对象进行“信用”管理,建立“管理名录”,按照“高风险单位必须审、高风险项目全面审、一般项目抽查审、免审单位后续发现问题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确定全年工作重点和审计频次、范围。

以专项审计调查为载体,增强服务理念,助力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拓展审计领域、提升审计层次、由常规审计向经营管理各领域延伸、发挥审计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更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方式。审计中心在各项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决策层、经营层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需求,先后对集团应收账款管理、部分单位劳务费管理、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工程项目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调查27项,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经营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审计成果得到集团领导和审计对象的充分肯定,为集团经营决策、加强管理、提高执行力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积极配合集团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心每年1至2月份都会对集团所属40多个单位负责人年度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同时接受人事组织部门委托对离任者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中心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围绕绩效考核指标,注重分析企业经营成果和投资效益,尤其是对“三重一大”事项决议效果和程序进行认真界定和分析,将经营状况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为集团承包兑现提供依据,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考核方案提供信息支持。

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规范工程管理行为,节约建设资金。工程项目审计在集团已开展多年,配备了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引进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审计软件,修订了《大连港集团工程项目审计办法》,将集团三级以内单位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大维修等工程项目都纳入审计范围,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积极参与项目招投标、前期方案审查及费用审核等。同时,为了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过程成本控制,还增加了大额签证审计环节的审核。近三年来,共核减工程费用5232.96万元,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

围绕集团风控目标,创新审计方式

审计通过加强与职能部门、责任主体、外部审计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与集团风控部门的协作,形成横向、纵向、内外结合的监督与服务网络,从“点、线、面”多层次实现内部审计的常态化监督。例如,在日常审计中,审计中心与风控部门密切配合,依据风控部门提供的风险指引和方向确立审计工作开展的重点和方向,并通过审计工作验证风险事件真实性及其整改情况,进而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三年来,审计中心与职能部门协作完成了对集团年金计提与缴纳情况、薪酬管理情况、应收票据管理情况、劳务费管理情况、工程造价管理情况等多项调查工作,为集团重要决策、制度和流程完善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着眼审计效率和效果,创新审计手段

随着集团业务模式多元化,新业态逐步出现,巨大的信息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以更加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满足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审计中心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在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了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将审计管理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直接在系统中完成审计三级复核,保证了审计质量控制需要和对审计工作的动态跟踪。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与集团各业务系统进行了对接,审计人员通过该系统能够直接进行审计分析和抽样,使大部分审计工作在进入现场前就已经完成,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现场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加强审计执行力,完善审计意见监督整改保障体系。为强化审计权威性,增强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审计成果向管理行为转化,审计中心实行了审计意见跟踪落实管理流程,制定了《大连港审计意见跟踪落实实施办法》。同时,为保证审计成果的转化,审计中心逐步探索由目前的单一下达审计意见或整改通知书向多渠道、多形式落实审计意见转变,缩短意见整改时间,提升整改效果;注重对共性问题、典型案例的归纳、总结,形成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审计管理建议书等审计成果报告或问题清单,采取专题报告、审计公告、约谈审计对象等形式,督促优化管理、问题整改;及时提示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并结合动态跟踪反馈机制,保证审计发现得到有效整改和落实,提升审计执行力。

大连港审计管理中心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内审创造价值的能力,发挥了企业风险防控第三道防线作用。新时代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内部审计潜能,高素质人才、高水平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大连港审计管理中心,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大连港审计工作工程项目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八大港口半年报出炉:大连港营收大跌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