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
2018-09-10马纪
马纪
摘 要:在我国,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寻找粮食新增长点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解决。通过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微型薯培育,马铃薯种薯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使培育的马铃薯在产量上有所突破。但是脱毒马铃薯种薯在繁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马铃薯试管苗生产规模小、繁殖周期长、容易受污染、栽植成活率低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用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马铃薯的需求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为了应对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利用智能繁育技术来减少成本、扩大培养规模、减少污染等。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 现阶段马铃薯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马铃薯种薯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现有马铃薯种薯的种植规模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再者,马铃薯种薯在繁育的过程中,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没有很完善的繁育体系,繁殖的周期比较长,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同时,现阶段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过程一般都是在玻璃瓶中进行,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污染,从而导致培养瓶中试管苗被污染长菌,影响扩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一种先进的智能化培养设备,对培养环境的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1]。
2 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方案
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包括3个模块,即培育模块、监控模块和控制模块[2]。
培育模块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立柜式框架的培养架,安装着输氧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了多层培养支架,在培养支架上设置了隔板。输氧装置中包括输气管道,主要作用是为马铃薯输送氧气以及水分。培养架上还设置着监控模块,包括温度湿度监控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表以及光线检测装置,能够将测得的数据实时传送到远程的监控终端上。而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控制器,输入端直接与温度湿度监控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及光线检测装置相连接,输出端与净化空气泵、加湿雾化装置以及光控装置相连接。
3 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系统的控制方法
控制器设置了自动和人工两种工作模式,通过温度湿度监控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及光线检测装置来控制培养基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以及光线强度等培养条件,同时对这些条件进行处理,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任何数值超过阈值,会及时进行调整。控制器的自动模式能够在控制器超过阈值数值开启指令。如果选择的模式是人工模式,当通信通道将数据发送到监控终端时,等待监控终端的开启指令,控制器能够根据开启的指令,控制净化空气泵、加湿雾化装置以及光控装置进行工作[3,4]。
4 使用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的优点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代马铃薯培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利用智能化的设备进行培育,并且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培育环境的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控和调控,对光线、空气质量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培养过程中空气等外界环境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造成的污染[5]。同时,培养马鈴薯试管微型薯的容器可以立体摆放,这样能够节省很大的空间,最大限度上节省人力、物力,提升生产效率,推动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的工厂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进程。同时,智能繁育技术还具有自动定时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高效节能,适用于科研和工厂化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微型薯,可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培养苗的成活率。
5 结束语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是培育马铃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的研究。我国在世界上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和质量都差强人意,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容易受污染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智能繁育技术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在马铃薯的培育过程中引进智能化繁育技术,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能够快速提升马铃薯种薯繁育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 ] 张春强.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2 ] 李文刚,梁东超,杜保社,等.马铃薯脱毒微型中枢生产及其繁育推广体系—铃田模式[J].中国马铃薯,2002(02):9-12.
[ 3 ] 张维本,王兴杰,张岩竹,等.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简易培养基研究初报[J].马铃薯杂志,1997,11(02):92-93.
[ 4 ] 谢庆华,吴艺歆,张勇飞,等.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1,15(01):20-21.
[ 5 ] 梁东超,李文刚,胡志全,等.扦插时期、光照与密度等条件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1998,12(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