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技术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控制途径
2018-09-10雷霏霏
雷霏霏
摘 要:水稻种子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精选、干燥入库,在播种之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收获与贮藏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发芽率有所变化。为了确保在种子收获至贮藏的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能维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在对影响种子收获及安全贮藏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水稻种子及时收获与安全贮藏的措施,希望能够确保种子贮藏达到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收储技术;水稻;发芽率;影响;控制途径
优质种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遗传质量优良,种子真实保持原品种的优良遗传性状,典型一致的程度高;二是播种质量优良,种子杂质含量少,播种后田间出苗整齐、幼苗健壮。另外,水稻种子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作物生产,它不仅包括田间生产,也包括种子的收获、干燥和贮藏等环节。及时了解水稻种子收储技术对发芽率的重要影响,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收储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尤为重要。
1 水稻种子收储技术对发芽率的影响
1.1 收储进程对发芽率的影响
水稻种子成熟期通常是农忙的季节,可能会因为农事活动的冲突,不能在最佳时期进行收割;或者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致使种子过早或过晚收获。过早收获的种子,由于其成熟度还不够,瘪谷、瘦谷多,不耐贮藏;若种子收获过晚,在田间日晒夜露,呼吸作用消耗物质多,有时种子会在穗上萌芽,这样的种子同样不耐贮藏。另外,若收获期遇上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形成倒伏,使种子霉变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及发芽率。
1.2 干燥技术对发芽率的影响
水分是影响种子贮藏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在种子的干燥过程中,如果对种子水分把关不严格,种子收获入库前没有及时晒干或者保管不到位导致吸水回潮,致使种子含水量超过安全水分标准。由于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会释放出水汽,将整个堆垛内部含水量升高,释放出的水汽又再次被种子重新吸收;另外,在种子的呼吸过程中会释放出热气,使种子堆内部温度升高、水汽凝结,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使种子堆内部出现烧种、霉烂、长虫、结团等现象,严重降低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
1.3 贮藏技术对发芽率的影响
种子从收获至播种前需要经过或长或短的贮藏过程,进入贮藏期后,随着贮藏环境的改变,种子的生命活动会相对缓慢一些,但是不会停止。贮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水稻种子的安全状况。另外,由于水稻种子的耐高温性较差,如在人工干燥或日光暴晒时对温度控制不当,也会损害发芽率。南方各地早稻种子入库的季节雨水较多,气温和相对湿度迅速上升,若种子堆降温不及时,会引起发热、发芽甚至发霉、生虫的现象。
2 质量控制的手段
2.1 适时收获,干燥入库
做好水稻种子收获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成熟度和天气情况安排好收割计划,以便在可收获时能做到适时收割。对已经收获的种子,要及时进行精选、干燥、贮藏。如果遇到天气晴朗、光照强烈、温度较高的天气时,为了防止受热不均匀,应加强晒场管理,勤于翻动稻种,同时还要注意摊晾时不能太厚,使用传统的竹篾垫毯进行薄晒。上午晒种、下午收种都不宜太早,晒种过早地面还没预热,水汽过足;收种太早,种堆内部温度过高、散热条件差,环境与种子间的温差大,容易发生水分转移的情况,会影响干燥的效果[1]。
另外,如果种子数量较大,又受到不利天气影响,需要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烘干时,切记一定要把握好烘干的温度,防止高温灼伤种子,影响发芽。干燥完成后及時入库贮藏。
2.2 严格控制好入库水分
水稻种子贮藏需要达到安全水分标准,应随着类型、品种、保管季节和当地气候特点等因素分别对待。一般情况,籼稻可低些,粳稻可高些;早中稻可低些,晚稻可高些;气温高可低些,气温低可高些。另外,在贮藏期间,还要注意保持种子堆各部分温度的基本平衡,使其不发生水分的再分配。因此,在进仓时需注意种温,待种子温度稳定后再进行堆垛入库,要注意堆垛间的距离,注意通风散热。
2.3 做好种子发热预防
由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释放水汽和热量,种子在进行入库贮藏前需进行清选、干燥及分级,只有达到安全标准以后才可进行包装入库。入库之前,种子要进行摊晾、冷却处理。做好仓库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使仓储条件更利于种子的保持与管理。同时,种仓的通风、隔湿、密闭、防热等基本条件也要达到标准,在气候条件不利于种子储藏的条件时,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当种子有发热迹象时,可进行翻耙、翻仓、摊晾等措施,从而达到标准温度。
2.4 做好发芽试验,跟踪芽率
做好种子发芽试验,跟踪种子发芽率变化情况,掌握贮藏种子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贮藏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贮藏方式,确保水稻种子能安全贮藏。
3 结束语
水稻是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种农作物,其类型和品种繁多。为了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种子的收储工作,使种子的活力保持较高的水平。及时收获、干燥,做好贮藏工作,并且及时跟踪掌握发芽率,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 1 ] 王勇.浅析影响农作物种子安全贮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种子科技,201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