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银市平川区旱作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2018-09-10胡福平李城德梁婧冯朝成李云祥柯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旱作新品种马铃薯

胡福平 李城德 梁婧 冯朝成 李云祥 柯琴

摘要:在白银市平川区旱作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等特点。折合产量分别为24 872、20 875、20 236、20 071和18 605 kg/hm2,较对照青薯168分别增产44.36%、21.29%、17.59%、16.62%和8.11%。

关键词:旱作;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平川区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07-0067-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3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stharvest disease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of blueberry and blueberry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were reviewed, such as cryogenic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torage,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 preservation, 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chitosa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chemical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packaging, biological preservative, plant extract preservation and other preservative techniques. And the future trend in development of fresh-keeping storage technology of blueberry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Blueberry;Fresh-keeping; Post-harvest disease;Research advances

白银市平川区种田、复兴、黄峤等乡(镇)土壤肥沃、气候凉爽,是旱作马铃薯最适宜种植的区域之一。由于长期以来良繁体系不健全,群众盲目引种,造成品种多、乱、杂,以及病害严重、品质退化,加之耕作经营粗放,致使该区马铃薯抗病性差、抗逆性弱、产量下降[1 - 5 ]。为了促进平川区旱作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我们引进了6个马铃薯新品种,对其在旱作条件下的增产效果、适应性及退化情况进行了观察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该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平川区种田乡种田村旱川地。海拔 1 965 m,年均降水量220 mm,年均气温6.5 ℃,无霜期146 d左右。试验地土壤为山地耕种灰钙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玉米。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旋耕,打耱保墒。春季结合顶凌覆膜施优质马铃薯配方专用肥(N、P2O5、K2O质量比为10∶15∶20)450 kg/hm2。

1.2 供试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有陇薯12号、陇薯10号、丽薯6号、天薯11号、青薯2号、冀张薯8号、青薯168(CK),均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均为一级种。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42.3 m2(8.00 m×5.29 m),区间距50 cm,走道宽60 cm。采用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大垄膜侧距垄沟10 cm处破膜点播种植),按品字形播种,每垄2行,株距40 cm,密度47 250株/hm2,用种量 1 800 kg/hm2左右。试验于2017年5月4日播种,10月12日收获。马铃薯现蕾期穴施尿素60 kg/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

1.4 调查项目

主要调查不同品种的出苗期、成熟期及各生育期的农艺性状表现。马铃薯成株期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测量株高,取平均值。收获前各小区随机抽取10株观察块茎形状、单株结薯粒数、单株粒重。各小区单收计产,按大小分级:50 g以下为小薯,50 g以上为大中薯,大中薯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大中薯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由表1可见,参试品种在试验区均可以完全成熟。各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不相同,生育期最长的是陇薯10号,为125 d,较对照延长6 d;其次是陇薯12号、青薯2号、冀张薯8号、天薯11号,分别为123、122、121、120 d,较对照分别延长4、3、2、1 d;生育期最短的是丽薯6号,为117 d,较对照缩短2 d。

2.2 植株性状

由表1可见,参试品种出苗率相差较大。出苗率最高的是青薯2号,为92.89%,较对照增加14.83百分点;出苗率最低的是丽薯6号,为66.54%,较对照减少11.52百分点。由于上年秋季至当年春季降水稀少,土壤墒情较差,出苗率普遍较低。株高除陇薯12号略低外,其他品种均与对照相差无几。观察发现,田间长势强的品种有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陇薯12号,其余品种长势中等。

2.3 经济性状

由表1可见,单株结薯数最多的是天薯11号,为5.3个,较对照多0.3个;丽薯6号最少,为3.9个,较对照少1.1个。单株薯重以天薯11号最重,为691.4 g,较对照重32.2 g;丽薯6号最轻,为548.6 g,较对照轻110.6 g。单薯重以冀张薯8号最重,为154.0 g,較对照重22.2 g;以天薯11号最轻,为130.5 g,较对照轻1.3 g。大中薯率以青薯2号最高,为91.46%,较对照高3.3百分点;以天薯11号最低,为81.8%,较对照低6.36百分点。

2.4 产量

由表2可见,折合产量最高的是天薯11号,为24 872 kg/hm2,较对照增产44.52%;其次是陇薯10号,为20 875 kg/hm2,较对照增产21.29%;冀张薯8号排第3位,为20 236 kg/hm2,较对照增产17.59%;青薯2号排第4位,为20 071 kg/hm2,较对照增产16.62%;陇薯12号排第5位,为18 605 kg/hm2,较对照增产8.11%。折合产量最低的是丽薯6号,为16 548 kg/hm2,较对照减产3.84%。

对各品种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经LSR法差异显著性检验,天薯11号与其他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薯10号与冀张薯8号、青薯2号差异显著,与其他品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冀张薯8号与青薯2号差异不显著,与陇薯12号、青薯168(CK) 、丽薯6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薯12号与青薯168(CK) 、丽薯6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丽薯6号与青薯168(CK) 差异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引種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中,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品种性状表现优良,田间长势强。其中单株结薯粒数以天薯11号最多,为5.3个;单株粒重以天薯11号最重,为691.4 g;大中薯率以青薯2号最高,为91.46%,天薯11号最低,为81.8%。天薯11号产量最高,为24 848 kg/hm2,较对照增产44.36%;其次是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4个品种,产量分别为20 875、20 236、20 071和18 605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21.29%、17.59%、16.62%和8.11%。丽薯6号的抗旱性、抗寒性和其他性状表现最差,单株结薯数为3.9个,单株粒重为548.6 g,产量为16 548 kg/hm2,较对照减产3.84%。表明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马铃薯新品种的产量表现良好、丰产性较为突出,可作为当地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及大田马铃薯生产中的主推品种加以储备。

由于2017年当地夏秋季特别是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降水次数和降水量远远高于往年,降水天数达38 d,而且还出现了4次集中连续降水(6月4 — 8日、7月25 — 28日、8月1 — 8日、8月17 — 31日)。这段时间气候特点可能更接近陇东南地区同时段气候,更适宜天薯11号的正常生长,这可能是造成天薯11号比青薯168(CK)增产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本试验只进行了1 a,所获数据尚不能对参试品种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各品种的抗旱性、抗寒性、丰产性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成刚,刘小平,姚 录. 陇中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J]. 中国马铃薯,2014,28(2):6-9.

[2] 张永成,田 丰. 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技术出版社,2007.

[3] 刘喜才,张丽娟.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董旭生,牛俊义,高玉红,等.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15,29(3):129-132.

[5] 袁安明,陈自雄,谭伟军. 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7(10):14-16.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旱作新品种马铃薯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迈出坚实步伐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新技术新模式助力旱作农业高效升级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马铃薯有功劳
看禾选种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