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分析
2018-09-10梁书会
梁书会
文章編号: 1005-2690(2018)07-0019-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我国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玉米种植的相关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为背景,尝试论述了玉米种植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效率,以期对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玉米;种植现状;新技术;应用效率
玉米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需求量和产量旺盛,种植面积广泛,能适应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探究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与玉米种植的新技术应用效率,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 玉米种植现状
1.1 国家对玉米种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农业位于工业与服务业之前,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而玉米在我国的农业领域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而玉米种植备受国家的关注。目前我国的玉米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拥有最新的数据用于试验新型的玉米品种,使得我国的玉米品种得到不断的改良和进步[1]。与此同时,政府的补贴也使得农民对玉米的种植抱有更大的热情。
1.2 我国拥有大规模的玉米种植面积
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作为依托,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在近年来相应地得到了扩大,并且无论是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比起以往都有了质的突破。在我国大部分玉米种植地区,为了使土地的利用效率最大化,采取集中耕作的方式,并借助玉米种植设备以及其他新兴种植技术,不断推广玉米种植的机械化。在节省农业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减轻了农民的压力。
1.3 我国玉米种植技术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玉米种植的新技术正在我国南北方得到广泛的普及。不管是在控制玉米的成熟速度以及产量,还是病虫害防治方面,都能够借助数据与技术的不断改善来实现提升和优化。与此同时,种植玉米的农民也在观念上有了新的变化,从以前片面地重视产量转变为如今同时兼顾产量与质量,生产出来的玉米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绿色肥料、有机肥料的合理使用,也更能确保玉米种植的健康无害,使得消费者能够吃得放心。
2 玉米种植的新技术分析
2.1 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玉米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如果不能及时防治,则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玉米的收成,对农民的经济效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打击他们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从玉米种子着手,做好防虫处理。目前我国为了防止玉米出现病虫害的情况,已经研究出了无菌玉米种子,这种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细菌的侵害,并且拥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需要适时地关注玉米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就即刻处理。如果受害的面积过大,则要及时地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
2.2 玉米栽培技术的不断改善
由于玉米常常是成片种植,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所以,目前我国广大的玉米种植区域已经采取了机器种植的方式,其便于管理、效率更高,产量也相应地有所提升。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能够在耕种之前就将土地均匀地翻耕,确保我国玉米种植土壤保持肥沃的状态,减轻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土地的耕种质量。
2.3 玉米种子的不断改良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研究领域中,如何改良玉米种子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以及各地的气候、土壤状况,相应地研发出了更加适合国内种植的玉米种子。以前引进国外的玉米种时,往往无法衡量国内外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玉米种植带来的影响,但是如今由我国自主研发,就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培养出更加优质的玉米种子[2]。
2.4 科学种植玉米的技术
在玉米种植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种植技术来确保玉米种植的高效。如在玉米生长的初期,需要足够的光照和水分,并且需要控制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避免植株之间间距过小,影响阳光和水分的吸收;但是如果间距过大,则容易造成土地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 结束语
玉米种植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我国不断增长的农
业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但是从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来看,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依然需要加大投入,防止我国玉米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我国的农业发展又关乎国计民生以及国民的幸福指数,因此只有不断改善玉米种植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 1 ] 成军.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
率分析[J].农技服务,2015,32(07):40.
[ 2 ] 张孝国.重庆地区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
虫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07):160.
(收稿日期: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