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其防控对策
2018-09-10文育慧黄冬梅唐利燕
文育慧 黄冬梅 唐利燕
摘要:随着我国养殖业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兽药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兽药可以用于治疗禽畜的疾病,也可以起到促进其生长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让某些过轻的禽畜体重增长,兽药与饲料都是提高禽畜养殖成功率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是,我国养殖业在发展中还要考虑到禽畜的生长问题,因为兽药成分复杂,有的兽药成分在禽畜体中并不能被吸收,直接排出体外,有的完全排出体外。禽畜内部兽药残留的问题不仅威胁着禽畜的身体健康,人作为直接食用禽畜的群体,身体健康也受到直接的影响,兽药残留的问题将成为我国养殖业首要应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兽药残留;危害;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9.8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08.029
1 兽药残留的原因
1.1 缺乏科学理论知识
现代养殖业规模普遍偏大,在现代科技环境影响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现代养殖业也用到了许多高科技产品,抗生素和少量营养品作为饲养禽畜的主要物品,发挥着促进禽畜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现代养殖业中这些营养物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广,成为了现在养殖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禽畜养殖人员缺乏科学理论知识,导致遇到越来越多的养殖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有的养殖人员甚至受到金钱的诱惑,随意使用抗生素,随意配比营养成分,导致禽畜健康受到影响[1]。许多禽畜的内脏和各个身体组织中,都有兽药成分的残留,最后这些动物源物品被人类摄入,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1.2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许多养殖人员不具备科学的养殖理论知识,导致许多养殖人员在实际操作时会因为知识偏颇产生技术问题。有的养殖人员认为抗生素可以在禽畜发病时使用,也不控制加入抗生素的数量,在禽畜发病时就将抗生素作为了首要的治疗药品,技术人员还未对治疗方案进行规划,养殖人员就直接使用抗生素。養殖行业从未将抗生素定为治疗的首要物品,但是养殖人员都把抗生素直接拿来做治疗使用,但抗生素不一定适合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直接作为首选药是不靠谱的,而且有时抗生素会让其他药物无法排泄而遗留在动物体内,造成最本质的健康问题。其实有的养殖人员也不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导致本就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对禽畜和人类造成了更多的影响[2]。在现代养殖业,当禽畜初次展现发病迹象时,许多养殖人员的第一反应是使用抗生素,而且用抗生素的量还不加以控制,本着治疗为主的原则,反复多次的给动物食用,但是这些药物混杂在一起,在动物体内发生许多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动物体内为了防止有些对本疾病无效的抗生素的干扰,产生了耐药抗体,养殖人员对其体内现象不清楚时加大的用药量,使得禽畜内部产生的反应不断增大。有的养殖人员在进行用药的过程中,一点也不注重专业兽医的疾病诊疗,不关注禽畜体内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就用抗生素,导致过敏反应越来越多,把治疗效果不好全部归结于抗生素的质量不好,将效果不佳的问题全部归结于抗生素,而不考虑自身的问题。抗生素主要适合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但并不适合用于禽畜的疾病治疗,在经过大量的治疗实验后,才能将抗生素用于禽畜的疾病治疗,未进行实验就投入禽畜体内使用的抗生素,虽然在人体上使用有高效的特点,但有的用到禽畜体内不会有任何反应,反倒残留在禽畜体内,存储量还不少,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3]。
2 兽药残留防控措施
2.1 加强对兽药生产和使用的管理
有的兽药成分中含有许多抗生素成分,对禽畜本身有影响的成分都不能用在禽畜体内。大多数养殖人员对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并不明确,在潜意识里面将抗生素当成了兽药直接进行治疗使用,这在养殖行业是不允许的。在当前农业背景下,对兽药有直接的管理,已明确要求人药与兽药要分开,禽畜的疾病与人疾病症状相同时,也不能直接将人药用在禽畜身上。有的养殖人员也不清楚当前兽药的主要范围,有的时候在以前可使用,但是后来因为其成分问题已经被明确要求禁用,这种禁用的兽药一旦用于禽畜疾病治疗,将会对禽畜健康产生影响,继而对人体健康也产生影响。养殖人员需要对已禁用的兽药产品进行了解,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禁用的兽药无论如何都不能通过任何治疗方式用在禽畜身上,为了提高禽畜的健康性,必须严格贯彻这一要求。同时,在生产环境中,养殖人员都喜欢用到一些抗菌药物,从原则上来讲这些药物能起到直接的抗菌作用,但这些药物会给禽畜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用到了抗菌药物,耐药菌株便会顺势而生,这些菌株便会形成抗生素使病毒不能对禽畜产生干扰,增加了禽畜的用药难度和用药量,因此,抗菌药物是绝对不可以轻易用在禽畜养殖工作中的。专门的调配师根据兽药使用规范和禽畜生产问题调制药物比例,用于养殖工作,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一旦养殖环节出现关于兽药使用不当的问题,因立即停止一切工作,保证饲养工作的规范性[4]。
2.2 实现科学养殖、生态养殖
在现代养殖业中,用科学的新技术对禽畜进行养殖能提高禽畜的生产能力,保证禽畜的正常繁殖,科学化、生态化的让禽畜自己生长能增加禽畜的生长质量。在养殖场内,应该从各个方面完善场内设施,尽可能地达到生态环境的要求,给养殖人员提出技术上的要求,使整个养殖行业能向着生态化发展。养殖场内的规模渐渐向着生态环境靠齐,禽畜可以自己繁殖、交配,禽畜在无复杂管理的情况下自由生长,能降低禽畜的患病率。采用生态化养殖法过了一定时段,等养殖利润渐渐回升时,就必须随时对饲养情况进行监控,保证饲养工作能统一规模进行,饲养效果与规模应该是相对的,这样规模越大,越不容易产生疾病情况,作为养殖方也能更好发展养殖问题,对禽畜进行养殖管理,通过增大养殖规模,减少兽药的使用率,能尽可能地避免兽药产生的影响,提高了养殖人员的养殖效率,能直接从本质上达到减少药物残留的效果,使养殖人员的压力降低,使养殖效果增倍[5]。
3 结束语
在养殖行业,未做好兽药管理工作,便会造成社会管理成本的增加,人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养殖工作,同时也会额外产生一些疑难杂症,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养殖难度。我国步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养殖业的发展也不可忽略,人们在兽药管理上投入更多管理心力,从兽药残留的问题上出发,提出针对残留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予以实施,让现代养殖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廷军.畜产品兽药残留危害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 (9):12-13.
[2]李丰清.兽药残留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 (1):108.
[3]齐海霞,曹院章,郭睿,等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J].北京农业,2014( 30):187.
[4]李芙琴.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剖析及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8):33-34.
[5]杨冬梅.兽药残留的成因、危害及防控[J].吉林农业,20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