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分析

2018-09-10车越川

度假旅游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实践教学改革

车越川

摘要: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形势,各个高校纷纷设立了旅游专业。其中,《导游业务》作为旅游专业的主体科目成为广大教育工作是密切关注的对象,由于导游业务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讲解及带团的技能。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导游业务》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06-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生活品位的不断提升,广大旅游爱好者亟须具备综合素质较高的导游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同时,旅游管理机构与相关的旅游单位也对旅游从业者的要求日益提升。据调查,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管理系的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现象。因此,为了让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其综合能力和社会实现有效地衔接,必须加强导游业务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考。

1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导游是一份独立性强、脑体结合度高、复杂繁重的工作,既要掌握接团的基本程序和规范、旅游期间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较强的解说水平,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与超凡的见识,这样才会增强游客的满意度。为此,在导游业务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但要注重学生导游工作能力的培养,还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导游服務必备的常识。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导游业务》的内容侧重导游技术知识的培养,缺少系统化的服务知识。一般仅仅包括出、入境、交通等内容,而对有关的政策与营销方面的知识较少。尤其在我国本科院校升级的形势下,需要培养一批社会实用型人才,学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还应当立足当地区域的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添设本土化的知识。可是,我国很多学院的旅游管理系中缺乏这方面的内容。

1.2 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导游业务》的课程结构通常包括导游服务理论、接团流程及其规范、接团中处理各类问题的应变力、讲解技巧及其服务常识等四个方面。其中,除了第一部分,其他皆带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尽管当前我国很多学院也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处理导游过程中各类问题的部分里,教学中加入了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而在接团规则部分里,也展开了情景模拟式的训练活动,然而,当前相关教师也无法灵活进行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情景教学法中,通常由教师设置相应的场景,同学们大多呆板地进行模拟练习,这种带有“戏剧性”的演练并未有效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其对理论的理解能力。此外,不同于专业的演员,学生缺乏模拟的技巧,因而难以切实地融入角色,加之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即使教师没有设置较复杂的模拟场景,也很难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够灵活

因为导游具有特殊的工作特征与职业性质,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带团接团的基本流程及其规范,而且要熟练接待过程中对突发性问题的处理技巧,此外,还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或者说成为一名“全通”的人才。总之,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然而,这需要学生经历漫长的实践积累才可能达到的。单纯依靠在学校里教师的讲解或学习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教师仅仅起到知识或方法技能的引领作用,真正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课下投入精力与时间努力的过程。例如:收看导游教育视频、阅读书籍、关注微信的公众号等。可是,我国很多院校的学生其自身的文化素养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少主动学习与创新的意识,严重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1.4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足

导游的职业特点对《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师要求很高。唯有具备大量的教学方式与宽广的知识结构,才会有效地引导同学们展开自主学习,切实培养综合性创新型导游人才。而且,还要具备大量的亲自带团的经验,熟知导游工作中的各项环节,以便更好地“言传身教”。然而,当前我国有些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甚至存在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另外,我国的旅游管理系发展史较短,有些教师从别的专业调用的,未受过专业化的旅游教育,使其在导游业务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按部就班或者纸上谈兵。尽管有很多教师想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然而,因为工作压力、科研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终究没有投入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或积累带团的经验,所以,难以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教育学生。

2 高校《导游业务》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2.1 不断创新《导游业务》教学内容

第一,各大高校需要充分添设与导游业务有关的文化知识,同时,配套性地推荐有关书目或教育网站,积极引导广旅游系的学生展开自主式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竭力将学生培育成知识广博的人才。第二,增设旅游营销课程。近年来,伴随我国旅游产业的日益壮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游从业者是和游客直接联系的一线工作人员,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任务非常艰巨。既要做好带团工作,又要积极向广大游客朋友推销特色的旅游产品,此外,还要密切配合其他的工作者。第三,高校必须加强服务于地方的理念,为当地输送社会实用性导游人才。有效统筹校内、外的旅游职业者,共同商讨如何培育满足地区发展的人才,进而科学地制定教学体系,例如:编写本土化的教材,把当地著名的景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划入教材体系,切实展现导游业务教学的地方性、本土化及实用性,为学生步入职场生涯做好铺垫。

2.2 加强各种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本校的教学环境,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灵活把握教学的技巧,在原本多媒体的教室内,或课堂讨论的前提下,适当添加情景模拟、PBL、现场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逐步提高其综合素养与导游水平。当然,合理应用教学方式还需要相关教师精心地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思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例如: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在每项环节里,注意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位的培养与锻炼。

2.3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长期合作

现在很多学校的旅游管理系已经加强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一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模式。然而,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学生的实习期较短,存在课时紧迫、任务艰巨的问题,大部分的旅行社由于规模与业务方面的关系,一般不愿接收大量的实习生,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旅游院校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独创小型的旅行社,接待的团队或者散客,皆安排学生带队,这样,新手也能够跟团实践,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又为学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扩大招生。或将“旅行社”请到学校里,例如:在校内建立某个著名旅行社的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或由学校建立仿真式的旅行社,由专业的旅行社定期选派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且,以企业制度的规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其零距离接触实际导游工作的各个环节。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建立相关的模拟基地,例如:借助多媒体设备,放置微型的景观模型,或大幅的照片等,让学生依据相关的教学计划,定期到实训基地参加专业化、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既为企业节约实习成本,又为学生积累经验提供了平台,逐步提升其社会适应力,促进学生出校即可展开工作,达到了“共赢”的教学效果。

2.4 加强师资力量的提升,构建双向合作机制

第一,对于教师队伍薄弱、且当前教学水平不足的学校情况,各个高校有必要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为广大年轻教师多创造一些历练的平台。让其走下讲台,来到相关的旅行社等实体单位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以便切实掌握导游从业方面的环节与情况,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与技能。第二,学校还需要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大胆地冲突行业局限性,将校外各个旅游精英请到学校,让其成为一支新生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建立高效、优质的教学机制。例如:在进行导游服务流程与带领散客流程等教学的时候,可以邀请合作单位的优秀人员展开模拟式的教学,或者请优秀的学生来到旅行社进行跟团,然后与其他学生分享实践的经验等,不仅为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还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展开导游语言技术的教学时,可以请当地景点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进行示范、分享经验等,若學校的资金、条件充分的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景点展开实地参观,有利于增强自身的职业感。

3 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大高校应当对导游业务的课程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创新,顺应当前的市场职位的情况加以调节。在《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与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的锻炼,将学生培养成为受到社会尊重的创新型的导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龙,李佳.高校《导游业务》教学实践模式与创新改革[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6):67-69.

[2]李盼.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7(9):135-138.

[3]洪滢.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探索——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149-150.

[4]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35(4):376-380.

[5]佘曙初.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31(11):40-41.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实践教学改革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