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2018-09-10杜卓群周霞

中国军转民 2018年8期
关键词:军民河北省融合

杜卓群 周霞

军民融合战略是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将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一。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试验区,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从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到带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以及加强军民融合文化教育,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特色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和军民融合文化渗透力不够的问题。最后提出制定多元化、多层次的配套政策、规划和丰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军民融合文化示范园的对策建议。引言

随着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不断融合深入,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国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各行各業建设实践的必然遵循。2016年以来,浙江、山西、河南、湖南、江苏、贵州等省相继出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七大战略之一。同时,在《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首次从中央层面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从突出强化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到接连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军民融合发展逐渐呈现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格局。河北省作为军工大省,早在十二五时期,就开始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河北省正值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雄安新区、冬奥会筹建的机遇背景下,因此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前景。

1.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进展

1.1积极推进政策出台,加强组织建设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有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撑与引导。在制定政策方面,河北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以及军事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编制和实施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此外,《河北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引导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专项资金发展起积极带动作用。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2017年河北省成立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成立军民融合促进会,为军民融合良性发展、军民资源相互转化,搭建服务平台。

1.2产业初具规模,产值持续增长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军民融合企业聚集化发展。河北省积极创建京津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同时积极培育军民融合型龙头企业。目前,河北省先后建成2家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22个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并且以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邯郸中船重工产业基地、华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主的军民融合聚集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其次,积极推进军民两用高端技术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新型显示材料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北岛多模导航片上系统为特色的空间信息产业、无人机产业全链条制造、测试和服务为特色的航空产业,数字音视频和移动通信为特色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军民融合主导产业。

截止到2018年,河北省“民参军”企业达200家以上,培育20个年销售上亿的企业,其中两个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3个销售收入10亿元。45家省级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661家军民融合型企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河北,军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省内军民融合型企业的产品也逐步走出国门,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产值随之也在不断增加。2014年产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5年增长率在20%以上,军民融合产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2016年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超过1800亿元,虽然与经济较发达、军工基础较好的省份,如上海、陕西、四川等,相比尚有大差距,但是近年来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产值持续增长有目共赌。

1.3加强院校科研对接,开展国防教育

河北省已经着手发展军民融合文化教育产业。首先,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达成协议,建立和培育燕山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国防特色学科。此外,河北省政府认定25家单位为“第二批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15家单位为“第二批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创建基地”。再次,河北省通过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秦皇岛军事科学教育VR基地,开启了国防教育新模式。

2.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保障与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工作面临较多的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在统筹军民融合、军地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资源共享运行机制还在在进一步探索中,军转民动力不足,民参军信息壁垒仍未打破,军民融合信托基金、委托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尚未建立。

2.2特色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在产业领域方面,许多军民融合产业仅承担电子信息、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生产任务,在民用船舶、民用航空等领域的生产任务不明显,且园区企业发展偏散,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产业链的上下游基础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

2.3军民融合文化渗透力度不够大

军民融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大力发展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推行国防教育。不仅仅从大学生作为着力点,还要加强社会宣传,加快与行各业军民融合文化传播。

3.促进河北省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动政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针对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需要着力查出漏洞,完善政策保障。在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方面,应拓宽融资渠道,政府要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引导基金,主要发挥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重点支持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为民参军企业提供融资、产品升级改造、人才资助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可以拉动商业银行,为军民融合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允许“军工四证”作为抵押为企业贷款让出通道。此外,可以发挥媒体的力量,政府部门可以尝试推行相关广告补偿政策。

3.2规范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做强龙头产业

随着多家企业入园,园区规划需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园区特色产业以及发展方向,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手段对园区实行动态监测、智慧管理,完善园区评价体系与考核管理办法,提高园区运作效率。依托河北军工基础,打造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龙头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有特色、有实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针对军民融合企业低小散、龙头带动不强的问题,园区应当考虑邀请知名高效、科研机构的高层次专家来本地进行指导,结合本地具体实际,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

同时,应当依托河北省环京津的良好区位优势,借助雄安新区的独有优势,积极发展军工科技,省域间横向交流,拓宽战略合作,加快走出去,形成军工军贸发展新格局。

3.3加强建设文化示范园,大力宣传军民融合文化

政府应当集中社会力量,吸引企业投资建设军民融合文化示范园,对军民融合文化做系统宣传。从小学生的军营国防教育到成人军营基地体验,需要将居民融合文化落实到实处,渗透到骨子里。同时,可以通过建设军民融合红色IP产业园,开展军民融合文化发展论坛,加深军民融合文化交流。

(杜卓群,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研究生,周霞,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军民河北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破次元
融椅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