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管理的八个新思维
2018-09-10夏青
夏青
我国城镇水环境管理在新时代生态观指引下,逐步形成了八个方面的新思维,更深刻地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共抓保护,根本改观的大方向。
空间管控三线一单
国土空间管控成为跨越各个部门权界和各个地方政府区界的顶层思维。在国土空间内开展的任何活动,都必须:
先定使用和保护功能,确保生态功能空间安全;
先定城镇、农田边界和开发活动边界,确保生态红线不被侵占;
先定现状质量底线,确保环境质量不降低;
先定水、土、矿产资源可利用量,确保资源利用上线不被突破;
各类开发活动,均应遵守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的污染预防体系要求,实施落后行业不得准入负面清单,通过严格准入,建立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退出机制。
山顶海洋流域循环
任何城镇,都是从山顶到海洋大流域的组成部分,确立流域水循环统领城镇水环境的大系统思维。
住建、水利、环保三部门共同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两手发力,系统治理”,一切开发活动均应遵守:充分利用蓝水(天上降水),切实减少绿水(土壤蒸发、植物蒸腾水)。在蓝、绿水统筹利用的前提下,摆脱城市建设和水利项目中的传统工程思维约束,注意海绵城市建设与流域水循环紧密结合。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同时,把生态空间管控和环境质量约束落实。
黑绿两色憎爱分明
在绿色发展时代,必须对黑色、绿色生产力保持憎爱分明的情感。因为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发展目标的新生态观,坚决淘汰黑色生产力。现有的措施是:
依靠污染物排放标准保住淘汰、关停的下线;
不断在技术经济可行条件下提高排放标准下限,有效控制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
依托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绿色生产力实现“三生共赢”。
河湖两长精细决断
城镇水环境管理的一大变化是有了“河长”和“湖长”,有这两长专职管河湖质量,对质量负责。这就要求不同職能、不同专业的人都应听从河湖两长决断:
河湖两长定目标、指标,导向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城镇负责人应听从河湖两长的治水大计,因地制宜,因水而异,突出环境质量达标;加强城镇治水顶层设计,改变层层下治污、除黑、达标的行政命令的治水模式,代之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达标为验收指标的控制单元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城镇宜居生态优先
城镇宜居,是绿色发展时代城镇建设的最高境界。因为人们集聚于城镇共同干事业,共同的追求是以人为本,确保宜居。
贯彻生态优先,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而不是治标不治本的挖底泥、清黑水、治土壤、运垃圾,应以生态恢复目标考核上述挖、清、治、运工作方案,例如挖底泥,必须先考核底泥对水质指标贡献率,再考核未来清挖出来底泥的处置方案,通过两步考核,才能启动工程。
厕所革命从源到田
城市农村的生活污水污染重头戏都是厕所。
厕所革命的三化:人性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彻底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的钥匙,通过开通城乡营养物绿色大循环的大门,让城镇人民重享抽水马桶发明前的农业生态文明。污水中粪尿带来的90%氮、70%磷,将变废为宝——把城镇的氮磷污染源变为农田营养源。
城镇治水合是关键
城镇治水,住建、水利、环保各有侧重、各有特长,形成合力是关键,分别行动、分别投入,事倍功半的效果已为多年实践所证实。因此,和谐共处,形成合力是新考验:
城镇治水要求先保生态流量,评估上下游污染物跨界影响,要求岸线、耕地与水同治,退占湿地,提高耕地的有机质。
环保措施要计成本
城镇水环境管理的创新突破,必须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纲,把低碳置于重要位置:
改变以高能耗换污染物减量,反对不计成本的环境保护措施,既反对不足保护,又反对过度保护,坚持优化决策;改变资本炒作、项目炒作对技术创新的危害和束缚,真正用绿色、低碳、循环指标肯定创新、支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