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菇渣覆盖对冬种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8-09-10陈斌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平菇产量

陈斌

摘 要: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探讨了覆盖平菇菇渣对冬种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平菇菇渣能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2~5 d,缩短生育期2~9 d,提高大薯率、商品薯率及鲜薯产量,降低绿薯率和裂薯率;覆盖2、3 cm平菇菇渣处理的效果较好,比裸地栽培(CK)大薯率增加16.07、10.23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增加5.74、4.94个百分点,鲜薯产量为29333.97 、28121.41  kg·hm-2  ,比裸地栽培(CK)增产26.51%、21.28%。生产上建议使用2、3 cm厚度的平菇菇渣作为覆盖物栽培冬种马铃薯,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平菇;菇渣;覆盖厚度;产量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9.011

Effect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Winter Potato with Mulching Thickness ofOyster Mushroom(Pleurotus ostreatus) Residue

CHEN Bin

(Fujian Qijingta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uzhou, Fujian 3500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used potato cv. ‘Favorita as experiment material to study effects of mulching thickness of oyster mushroom residu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winter potat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yster mushroom residue mulching could sprout the potato seedlings earlier by 2-5 days, shorten growth period by 2-9 days, improve large-size and commercial tuber ratio and increase yield of fresh tuber, decrease the ratios of green and cracked tubers. Mulching thickness of 2 or 3 cm mushroom residue could receive a better effects, which increased large-size tuber ratios by 16.07 and 10.23 percentage points, commercial tuber ratios by 5.74 and 4.94 percentage points, yield of fresh tuber were 29333.97  kg·hm-2   and 28 121.41  kg·hm-2   that were higher than open field cultivation (CK) by 26.51 % and 21.28%, respectively. So it was suggested to  cultivation of winter potato use mulching thickness of 2 or 3 cm  mushroom residue in productive practice and could obtain relatively higher potato yield.

Key words:  Winter potato; oyster mushroom; mushroom residue; mulching thickness; yield

馬铃薯是福建省一种重要冬种作物,种植面积维持在5万hm2 左右[1] 。马铃薯因其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越来越受各方的重视[2]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国内科技工作者提出利用农用薄膜[3-5] 、干稻草[6-8] 、作物秸秆[9] 等作为覆盖介质的栽培技术。实践表明,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加上其具有操作方法简便的优点,易被种植户接受。因此,在生产上得以大面积应用。但利用菇渣作为覆盖物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还鲜见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菇渣废弃物产生,菇渣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碳氮化合物、维生素等,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10] 。菇渣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用于作物栽培上,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能减轻环境污染。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经验和生产情况,进行平菇菇渣覆盖马铃薯栽培试验,研究平菇菇渣不同覆盖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11月16日至2018年3月2日在闽侯县荆溪镇仁洲村进行。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种植地前茬为花椰菜,土质为红壤土,地力中等,肥力均匀。平菇菇渣采用高温发酵法处理后使用。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为裸地栽培(CK),处理2~5为马铃薯种植后畦面平铺覆盖平菇菇渣1、2、3、4 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2 m2。

1.3 种植及管理

播种前先剔除病烂薯,挑选出健康薯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 min,晾干后切块,每个薯块重约40 g,带1~2个芽眼,切口蘸草木灰,用沙堆催芽,幼芽萌动1~2 cm后播种。按株距20 cm,行距80 cm开穴种植。每穴放置1个薯块,并点施复合肥600 kg·hm-2  ,之后盖上细土。试验地四周均设保护行,生长期间覆盖区只清沟除草,对照区常规管理。

1.4 测定方法及数据分析

以薯块重量大于100 g为大薯,50~100 g为中薯,小于50 g为小薯的标准分成大中小薯。各小区单独收获,实测小区产量和大中小薯重量,统计大中小薯数、绿薯数、裂薯数等。采用SPSS 19.0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相关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平均数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覆盖平菇菇渣处理的出苗率均较高,高于裸地栽培(CK) 1.35~3.60个百分点,其中以覆盖平菇菇渣2 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99.55%。覆盖平菇菇渣处理的出苗期比裸地栽培(CK)早2~5 d,出苗最快的为覆盖平菇菇渣2 cm处理,从播种至出苗天数为17 d,其次为覆盖平菇菇渣3 cm处理,从播种至出苗天数为19 d,分别比裸地栽培(CK)早5 d和3 d。覆盖平菇菇渣处理能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成熟期比裸地栽培早2~9 d,最早成熟的为覆盖平菇菇渣2 cm处理。试验表明,覆盖平菇菇渣处理对冬种马铃薯有提早出苗、缩短生育期的作用。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薯块及商品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覆盖平菇菇渣2 cm处理的大薯率比裸地栽培(CK)高16.07个百分点;大薯重比裸地栽培(CK)高43.8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各处理的中薯重和小薯重差异不显著,可见单株薯重的差异主要来自大薯重量。覆盖平菇菇渣4 cm处理的绿薯率最低,为0.65%;裸地栽培(CK)的绿薯率最高,为2.90%,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覆盖较多的菇渣对降低马铃薯绿薯率有一定的作用。覆盖平菇菇渣处理的裂薯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品种特性有关,而与覆盖物 无关。与裸地栽培(CK)相比,覆盖平菇菇渣处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马铃薯产量高低依次为覆盖平菇菇渣2 cm、覆盖平菇菇渣3 cm、覆盖平菇菇渣4 cm、覆盖平菇菇渣1 cm、裸地栽培(CK)。4个覆盖平菇菇渣处理的鲜薯产量与裸地栽培(CK)对比,增加产量1890.92~ 6146.14  kg·hm-2  。其中以覆盖平菇菇渣处理2、3 cm的产量较高 ,分别为29333.97 、28121.41  kg·hm-2  , 比裸地栽培(CK)增产26.51%、21.2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冬种马铃薯覆盖平菇菇渣能增加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冬闲田发展冬季马铃薯生产,是一条农业生产创收、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栽培模式中,采用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方法较为普遍。近年来,各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生的大量菇渣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可用于作物生产上[10] 。菇渣营养丰富,可为众多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元素。为此,本研究探讨了覆盖平菇菇渣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采用不同厚度平菇菇渣覆盖栽培与裸地栽培相比,可提早出苗2~5 d,缩短生育期2~9 d,提高大薯率、商品薯率及鲜薯产量,降低绿薯率。其中以覆蓋2、3 cm的平菇菇渣处理效果较好,大薯率增加16.07、10.23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增加5.74、4.94个百分点,鲜薯产量分别为29333.97 、28121.41  kg·hm-2  ,比裸地栽培(CK)增产26.51%、21.28%。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覆盖平菇菇渣比裸地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增加单株大薯重的优势。从生产效益和低碳生产角度来讲,采用菇渣覆盖种植马铃薯,无须中耕除草且收获后无环境污染,既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是替代传统栽培方式的措施之一,值得应用和推广。食用菌品种众多,大田生产上采用何种菌菇菇渣及覆盖厚度,要根据当地食用菌生产情况、环境条件和农民需求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生产上建议使用2 cm和3 cm厚度的平菇菇渣作为覆盖物栽培冬种马铃薯,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参考文献:

[ 1] 罗文彬,李华伟,纪荣昌,等.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系)多点比较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3(4):30-32.

[ 2]翁定河.薯类作物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5-150.

[ 3]陆昆典,韦小贞,李春光,等.南方冬种马铃薯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2,26(6):344-347.

[ 4]鄢铮,王正荣,林怀礼,等.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29(3):359-364.

[ 5]张淑青,张铁石,封志明,等.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春季多膜 覆盖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马铃薯,2015,29(4):213-216.

[ 6] 张宇平.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2):142.

[ 7]吕巨智,邝伟生,梁和,等.广西冬种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增产潜力及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8,22(5):304-305.

[ 8]赵海红.水稻育秧棚中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探讨及展望[J].中国马铃薯,2014,28(2):123-124.

[ 9]刘连成,陈洪江,叶巍,等.威海市秋马铃薯小麦秸秆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9,23(5):312-313.

[10]尹翠翠,卜崇兴,张艳苓,等.菇渣废弃物利用概述[J].现代园艺,2013(7):14-16.

猜你喜欢

平菇产量
平菇平菇快出来
平菇生长记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平菇种植记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