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坐堂
2018-09-10忻秀珍
忻秀珍
Q 忻老师,您好!我是摄影爱好者,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一直用尼康的数码单反照相机,近来受摄影论坛上一些器材玩家的“蛊惑”,也想试试过去手动老镜头的拍照效果,所以买了台索尼的微单机身(二手的NEX-5R),并网购了一些不同卡口镜头转NEX的接圈。我陆续买了几只成色较好的手动老镜头,转接在索尼NEX5R机身上,拍摄的照片质量都不好,特别是网上追捧的日本宾得Super-Takumar 55mm F1.8螺口镜头和东德蔡司耶那28mm F2. 8MC螺口镜头的成像质量远不如现在数码相机廉价的套头拍的照片好。是这些镜头本来就不好,还是我买的二手镜头有问题?亦或是我使用不当导致的?
我近来也对很多胶片老照相机感兴趣,我在2017年第10期杂志上看到介绍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文章,其中讲到法国生产的REXREFLEX双反照相机的镜头板是靠4枚螺钉固定在机身上的,可以卸下来,这种设计对用户来说有什么用吗?是为了维修方便?
另外,我買到了一台挺旧的带自拍机的上海牌201型折叠式照相机,但很多人都说这是台拼装机子,说是用上海202型相机换装了个上海201型的上盖壳,理由是上海201型照相机没有自拍机。请问忻老师,上海201型相机都没有自拍机吗?我这台肯定是拼装的吗?
我见到一台据说产量很少的牡丹牌大摇把卷片上快门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图1),要价8000元,您觉得这机子值得收藏吗?谢谢!
A 过去胶片时代生产的很多老摄影镜头有些还算不错,但用在数码机身上拍摄就暴露了许多光学上的不足,如色差导致的色边现象,广角镜头边缘影像质量劣化等,还有不少大孔径老摄影镜头用在高像素数码相机上大光圈时分辨率较低,使得数码影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
另外,老镜头几十年来有不少会因调焦紧涩、光圈缩放不灵活、镜组内灰尘多、镜片生霉菌等被拆开清理维修过,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条件下,修理者很难再把维修的镜头光学镜组装调到最佳状态,特别是有些老镜头,如东德过去生产的螺口28mm F2.8 MC镜头,其后镜组一旦被拆下来就很难再把镜组的光轴装调正了,再好的镜头一旦镜组出现了光轴不正的问题,其成像质量也就沦落到玩具相机的水平了。
日本产宾得Super-Takumar 55mmF1.8螺口镜头与原东德制造的28mmF2.8MC镜头的光学素质还是不错的,尽管很多宾得老摄影镜头装在数码机身上拍摄的照片色边现象明显,但焦点处分辨率和影像锐度还可以。
自从索尼推出了NEX系列的微单数码相机以来,就被影友们称作是玩转接老镜头的神器,现在又有带五轴机身防抖功能的35mm全画幅无反数码照相机了,转接各种镜头用就更得心应手了。
对于初次想尝试用手动调焦镜头的影友来说,我建议别去买二手的老镜头,因为你没有选镜头的经验,看着外观崭新的老镜头未必没有维修史。想玩手动镜头不差钱的可考虑蔡司、徕卡新品镜头,不想多花钱就买中国生产的一些手动新品摄影镜头。如前段时间我试用了一枚国产的索尼E卡口的55mmF1.4手动镜头,其光学结构是5组6片,镜身为金属材料制造,表面的加工处理比较细腻,操作手感也很好,其14片光圈叶片组成了非常近似于圆形的光孔,焦外形成的光斑很漂亮,厂家宣传这是枚专供APS-C型画幅微单相机用的镜头,将其装在索尼微单机身上试拍,在大光圈时焦点处影像的锐度及色边控制都比很多过去品牌的50mm F1.4、55mm F1.4、58mm F1.4老标准摄影镜头好,这款国产新品摄影镜头网购的售价是800多元人民币,它在APS-C型画幅的微单机身上拍照的效果可比宾得Super -Takumar 55mm F1.8镜头要好得多。
其实影友们在选购摄影器材时不要过度迷信品牌和价格,应以实用且够用为原则。譬如想在35mm画幅上拍出圆形的鱼眼照片,现在尼康的AF-SFISK-EYE 8~15mm F3.5~4.5 E ED和佳能EF 8~15mm F4L USM鱼眼变焦自动镜头在8mm焦距端都能拍出圆形的鱼眼效果照片(图2),这两个品牌的AF鱼眼变焦镜头售价都是8000多元人民币。我手里有只韩国制造的三阳牌AE 8mm F3.5 Aspherical IF MCFISH-EYE手动调焦的定焦鱼眼摄影镜头(图3),它在用中等光圈拍摄的鱼眼效果照片质量并不比尼康和佳能的8~15mm鱼眼变焦镜头的8mm端成像差,而三阳8mm鱼眼定焦镜头售价是1000多元人民币。市场上还有一种7artisans牌的7.5mm F2.8定焦鱼眼摄影镜头(图4),其光圈为12枚叶片组成,调焦范围在0.12m~∞,售价800多元人民币。特别有意思的是我在网上搜索选择时看到有店家的这类镜头卖帖(7.5mm国产定焦鱼眼镜头也有其他的品牌产品)宣传上说明:这是用于APS-C型画幅微单相机的镜头,用在35mm全画幅无反机身上拍摄的画面四周会有黑角。这个介绍实在是太逗了,如果追朔一下鱼眼镜头的由来一定不会这样做宣传的。其实我们看一下真正的鱼眼照片就明白了(图5),在感光画幅上(底片、影像传感器),四周若没有黑角那咋形成圆形的鱼眼照片呢?如影像能覆盖住35mm的整个画面那不应该是半鱼眼或超广角镜头们干的事情吗?把7.5mm或8mm的鱼眼镜头装在APS-C型画幅数码相机上拍摄的照片是半鱼眼的成像效果。
对于短焦距的鱼眼镜头来说,是否具有自动调焦功能并不重要,因为其景深范围大,用在数码相机上为了让边缘成像质量好些,尽量用F5.6~ F8的光圈,这样手动对焦的鱼眼镜头看距离刻度估焦调整就可以拍摄了。像国产的7.5mm F2.8手动调焦的定焦鱼眼镜头装在索尼35mm全画幅无反数码机身上在F8左右的光圈时可拍出质量很好的鱼眼效果照片(要注意遮光罩会挡边),大光圈时圆形图像的边缘会虚松,色差明显,几乎所有品牌的鱼眼摄影镜头无论其售价有多高,在大光圈时圆形图像的边缘都会有明显的色边现象出现(指在全画幅数码机身上用),所以选择F5.6~ F8光圈拍摄会获得理想的鱼眼效果照片,在F11及更小的光圈拍摄时,受光线衍射的影响照片的可视分辨率有所降低。所以说普通影友若想玩手动镜头,买两只国产的新品镜头就可以了,新品镜头总比二手老镜头的质量有保障啊。
在與摄影有关的网站上是少不了介绍各种老摄影镜头的帖子的,这一方面是有些“老”影友在胶片时代手里留存了一些老镜头,卖不了几个钱,或对这些老镜头留存着一份过去的情感舍不得卖掉,有时会把这些老镜头装在数码机身上再拍拍片子。还有就是各种老镜头的存世量也不少,这就形成了二手照相器材产业,不仅有专卖二手器材的,也有专做二手器材翻新的,经销二手器材的人当然也要通过网络来宣传一些老镜头的好,让更多的人对老镜头感兴趣、买老镜头玩,这样生意才会兴隆。
当然也有一些老摄影镜头在成像效果上极具个性,如原德产的卡尔·蔡司耶那75mm F1.5 Biotar中焦摄影镜头(图6),以焦外旋转散焦成像著名,有人对这样的焦外效果痴迷,现在成色好且无维修史的二手这种镜头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还很少遇见呢。也有人不喜欢这种旋转的焦外成像,认为看这样的照片会令人头晕目眩的,我对镜头的成像效果没有偏见,任何有独特成像效果的镜头我都要买一只或两只,甚至是很多只。用一只,余下的保存起来。有老朋友就说我,一样的镜头买一只还不够用?钱都让你瞎花掉了。我告诉他,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存的。
我个人觉得,如果想玩镜头的拍照效果,那有些镜头是应该拥有的,老镜头像上面说的蔡司耶那75mm F1.5Biotar中焦摄影镜头、佳能的50mm F0.95旁轴大孔径标准镜头,其最大光圈拍摄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画意。奥林巴斯OM卡口的50mm F1.4单反标准镜头,其大光圈时焦外的鱼鳞斑状散焦也很有特点。新镜头我觉得尼康和佳能的带防抖功能的200mm F2镜头应该有一只,它在用大光圈拍全身的外景人像时画面极具魅力。分辨率较好的折反射式镜头要有一只,为了焦外那迷人的甜甜圈。还有一只镜头也是要备上的,那就是前段时间我用过的国产徕卡M卡口的七工匠牌50mm F1.1旁轴镜头,其用F1.1~ F2光圈在逆光下拍中等距离的景物,焦外形成的圆光斑在照片上呈现出跳动感,画面极具空间感和动感,了解了这种镜头的成像特性,恰当的运用能拍出焦外具有独特魅力的照片。
你在用索尼NEX-5R型微单机身转接手动镜头拍摄时要仔细对焦,还要在按快门时端稳了相机,因为机身和镜头都没有防抖功能,对焦不准及抖动都会导致照片模糊的。
关于法国过去生产的REXREFLEX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其用4个螺丝钉来固定装卸镜头板是为了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图7),这种双反照相机就像日产的玛米亚C系列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一样,可以一组一组的装卸更换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每组镜头板上都固定着取景和摄影的镜头。
上海照相机二厂的确没生产过带自拍机的上海牌201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1960年上海照相机二厂在上海201型的基础上加装了机械自拍机后推出了上海牌202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
在1962年初夏,上海照相机二厂的维修部门面向已购买上海201型照相机的用户推出了付费加装机械自拍机的服务,当年连工带料的加装费好像是6元人民币,肯定有需要自拍功能的上海201型用户把照相机拿去加装了机械自拍机的,这是当年厂家为相机用户提供的加装配件拓展使用功能的服务,它本身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极具收藏价值,只是知道当年中国照相机这些历史故事的人很少很少。但也不排除你买的这台相机是给上海202型换装了个上海201型的上盖,这得仔细观察此相机的镜头部分,判断它是否是上海201型相机改装了自拍机。
从你提供的图片上来看,这分明就是一台造假的拼装相机,它的机身壳体是海鸥4A的早期机型,其取景器罩盖、铭牌、镜头和前面罩均是牡丹MD-1型的部件,图中相机的上下两个镜头的压圈上不都刻着MD-1的字标了么。采用大摇把卷片上弦的叫牡丹MD-3型双反照相机(图8),你把真与假的牡丹MD-3型双反相机图片一比较就看出区别了。真机的上下两镜头压圈上都刻着MD-3的字标,假机子刻的是MD-1;真机的取景镜头相对孔径是1:2.8,假机子的是1:3.5;真机的调焦手轮防滑条纹比较宽,假机子用的是海鸥4A的早期型机身拼装的,其调焦手轮的防滑条纹比较细一些。另外,假机子用的海鸥机身底盖锁轮多一个保险开启拨杆。这样的造假牡丹大摇把双反照相机你觉得它值得收藏吗?如果遇到了成色和功能都好的牡丹MD-3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8000元的价格是可以考虑拿下的。
中国老照相机收藏的水很深,准备不充分的人最好别趟这潭浑水。
Q 忻老师,您好!向您咨询一下,买镜头时商家往往会赠送一枚UV镜,这是否就是极廉价的劣质滤镜?不能戴在镜头上用吧?
A 买相机或镜头时商家的确会送块UV镜等,有些确属假、劣质的滤镜,装在镜头前拍摄会对照片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个透明的镜头盖来用嘛。
有的摄影镜头在出售时附带有生产厂家配送的滤镜,有些滤镜的质量往往是不错的。有位影友买了只国产的中焦镜头,厂家随镜头附送了一枚UV镜,他拿给我看看这UV镜的质量如何,经检测这枚标称UV镜的镜片对紫外光线的滤除能力很有限,严格来讲这不能算是真正的UV镜,只是块镜头所谓的保护滤镜。不过这枚滤镜的镜片质量还行,装在镜头上拍照也看不出对照片质量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只是在逆光拍摄时会降低照片的反差及产生眩光。故我建议他在逆光拍摄时摘掉这枚保护滤镜,或给镜头安装上长度适宜的遮光罩,避免阳光照射在镜片上。
Q 忻老师,您好!我喜欢摄影,有台索尼微单带两个变焦镜头,因器材的局限,很多题材拍不了。我记得您曾介绍过用天文望远镜+DC机,甚至是望远镜配合照相手机都能拍月亮和鸟类题材。我若买台小型的天文望远镜与手里的索尼微单相机配合能拍摄鸟儿和月亮吗?如何组合使用?盼您能赐教,我对照片的质量要求并不高,能在电脑上欣赏及网络上交流看看就行,为的是照片的效果好就行。谢谢您!
A 用天文望远镜和观鸟镜接上照相机玩远摄的摄影爱好者也不少,只是想要拍出质量较好的照片需要一架优质的天文望远镜或观鸟镜,其价格也不便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迷上了“研究”UFO,买了两架天文望远镜,天气晴好时就在楼顶架好望远镜,体积大些的望远镜质量好就转接上照相机,体积小的那只望远镜用于观察星空,傍晚泡好了茶在楼顶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这种爱好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三年多,从来没看见过UFO,更不可能拍到UFO的照片了。倒是用天文望远镜拍了不少月球环形山的照片。
用天文望远镜或观鸟镜远摄有两种方法,对于固定镜头的照相机(DC机、照相手机等)来说,把望远镜调节清楚了用照相机或照相手机对着望远镜的观望目镜拍摄就行了,若用的是可换镜头的照相机(如单反、无反等),则需要卸掉望远镜的目镜,通过接圈把照相机的机身接在望远镜的后口上,通过相机的取景器或LCD屏观察调节望远镜至拍摄主体焦点清楚了即可拍照了。图9是用APS-C型画幅的微单机身转接在我那架小型的望远镜上拍摄的乌儿照片,不能说质量好,但用于网络图片观看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