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时空性”关联攻克全国卷主观题
2018-09-10张础伟
张础伟
2017年全国卷高考“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而“历史学就是人们认识客观历史的记忆,是意识的产物,是思维的结晶[2] ”。可见,高考对历史学科思维的考查是必然趋势。“当人类思维的触角一旦涉及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历史思维便产生了。”[3]可见,“时空性”是历史思维的基本特征,而“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则是对历史思维下“时空性”关联的具体要求。那么,究竟如何运用“时空性”关联,从历史思维层面找到解决全国卷主观题的规律?
“我们习惯于用时间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来认识历史事物,较少考虑从空间的延展性来看问题。事实上,从空间延展性的特点认识历史也是认识历史事物内部联系的一种主要途径。”[5]“通常,人们从因果关系、继承发展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物,并把这种分析能力归纳为思维能力。”[6]结合上述思想,笔者将历史思维的“时空性”关联分为承接关联和因果关联两种,并以此为指导整理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科的主观题(不含选做题)。如下: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历史思维之下历史事物的两种“时空性”关联涵盖了高考全国卷主观题(不含选做题)的全部,那么,究竟如何具体将“时空性”关联的学科思维运用于解答主观题呢?笔者下面将分别举例说明。
第一种,承接关联。承接关联,是指历史事物在“时空性”关联下有内在的一致性,它表现为历史事物在时间上有持续性、在空间上有延展性,解题的关键是找寻出其共同的发展方向或共同特征。下面笔者以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2题来说明这一思路。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从表4的材料中可知,这些历史信息是以多个历史事物呈现出来的,是以“世纪”这一时间要素和“中国”、“外国”的空间要素呈现出来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在这种时空不断变化的思维环境中找寻出多个有关联的历史事物;题干继续发问“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进一步要求考生揭示这些历史事物之间具体是如何关联的?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表4材料中的历史事物之间既有承接关联,也有因果关联,这里,笔者仅就本题中属于承接关联的历史事物来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步,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有“时空性”承接关联的三组历史事物,即,第一组:“郑和七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第二组:“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和“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第三组:“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第二步,分析各组历史事物发展的共同方向或共同特征。虽然“历史与世纪没有什么关系”[7],“其实世纪不过是计年的方法而已”[8],但是,以世纪来划分历史阶段却可以相对客观、平等地对待处于这一阶段里面的历史事物,结合相关史实,梳理出其多组关联。如下:
第一组依据“14~15世纪”这一时间要素联系地理大发现的史实,再结合这两个历史事物之间在空间上的延展性,可以判定它们共同的发展方向是:促进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密切。第二组同样可利用表4材料提供的“16世纪”这一时间要素推测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结合两个历史事物的内容分析其发展呈现的共同特征,即“人文主义的发展”,同时由于“人文主义”具有普世价值,不因空间的延展而失去其本质特征。第三组虽然处于16世纪和17世纪两个不同的时间中,但符合历史事物发展在时间上有持续性、在空间发展上有延展性的特点,关键是找寻出它们分别持续或延展的具体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作为反映近代工业因素萌动时期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不但在中国科技史上前所未見,树立了光辉的里程碑,而且先后被译成日、美、德、法、意、俄等多种外国文字,在世界科学技术从古代中世纪传统向近代科技转变的潮流中也居于前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
第三步,在时间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上理清他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抑或一方是否是另一方在空间上的延展等等。这在本题上就表现为“阐述”,当然,本题在阐述“论题”时还可以再补充所学知识中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历史事物,来共同阐述一个论题。
可见,“时空性”关联的历史思维这类题目,关键是回到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理解历史事物发展的共同方向或共同特征。
第二种,因果关联。因果关联,是指历史事物之间有一种因果逻辑关系。“因果是什么?‘有甲必有乙,必有甲才有乙,于是命甲为乙之因,命乙为甲之果。”[10]“因”在历史阐释中一般表现为背景、目的、原因等,“果”在历史阐释中一般表现为影响、作用、意义、地位等,也存在表现不是很明显的“因”和“果”。解决这类题目要注意避免简单套用公式化的模式,钱穆曾提到:“事实可以范围理论,而理论不足以改变事实。”[11]笔者认为,把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还原其全貌,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下面笔者以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1)来说明这一思路。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解题思路:本小问在2017年高考广东考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4分到6分,8分满分的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官方答案中的“《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极少数考生能够作答到。评卷场上评分细则虽然也有可以替代的答案,但是也不会离开命题专家给的四个标准答案的框架。那么,官方提供的标准答案体现命题专家怎样的学科思维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跟随笔者从“时空性”关联的学科思维层面一起来解剖这道题。
题干要求“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首先,判定属于要求揭示两个历史事物,即作为“因”的“大革命”对作为“果”的“民族主义”的“促进作用”的因果关联。其次,准确定位作为“果”的“民族主义”内涵的时空性。材料中关于“民族主义”的内涵从“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到“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的变化,这里隐含了“民族主义”形成的历程,即全体法国人从感受到“主权在民”那一刻起“民族主义”就形成了,这即题干所说形成了“近代民族主义”。最后,找寻作为“因”的“大革命”对作为“果”的“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产生作用的关联点,也就是“大革命”具体做出了什么行动,促使最后全体法国人感受到“主权在民”,取代之前的“主权在君”的?
通过分析官方答案,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发生的时间都在1789年“大革命”爆发的那一年,而最后一个答案“《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正体现了材料一关于民族主义含义的一个方面,即法兰西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其实,《人权宣言》在促进“民族主义”的形成上更大贡献更应该是它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12],官方答案没有指出这一点笔者认为比较遗憾。
官方答案: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可见,从“时空性”关联历史思维的高度建构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可以更准确地找寻出它们之间的关联要素,避免作答试题疏漏或者不准确。
总之,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历史学科思维的“时空性”关联,将其有意识地运用于解决历史事物的关联逻辑上,笔者相信,我们将能更加理解和适应全国卷主观题的命题思维,在高考的道路上也将会走得更远!
【注释】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65頁。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北京师范大学考试测量研究中心:《高中历史考试测量新坐标》,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5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页。
北京师范大学考试测量研究中心:《高中历史考试测量新坐标》,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79页。
同上,第79-80页。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同上,第80页。
曹大为、郭小凌主编:《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湖南:岳麓书社,2014年,第27-28页。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6页。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54页。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