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大学破译改善盐碱地水稻生长新基因

2018-09-10左丹曾欢欢李妍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湖南大学耐盐耐盐性

左丹 曾欢欢 李妍蓉

湖南大学对外宣布,该校生物学院刘选明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能够降低土地盐碱化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新基因STRKI,并揭示了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尖植物学期刊Plant Cell上。这项成果将为水稻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目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在中国。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使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是全球植物学家的追求。水稻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喜甜土性,导致容易受到高盐环境产生的高渗透影响而减产或死亡。如何提高水稻的耐盐性,使盐碱地里稻花飘香,湖南大学刘选明团队开展了近5年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功筛选、鉴定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基因STRK1,其转基因株系在正常条件下与普通水稻没有区别,而在高盐渗透条件下能明显提高水稻耐盐性和产量。该团队进一步探究了STRK1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STRK1在受到高盐渗透后发生自磷酸化,并通过磷酸化与其相互作用的过氧化氢酶C的210位的酪氨酸残基,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将过量有害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降低高盐渗透造成的危害,提高水稻耐盐性和产量。”研究团队成员林建中表示。

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提供了耐盐的特征性分子标记。据了解,该论文也是湖南省本土水稻基础研究领域首次发表在Plant Cell期刊的研究成果。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周延彪、刘聪、唐冬英和燕璐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选明和林建中为共同通信作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杨远柱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研究员团队参与了部分研究。

(来源:《湖南日报》)

猜你喜欢

湖南大学耐盐耐盐性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郁金香耐盐性鉴定方法研究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源于大麦小孢子突变体的苗期耐盐性研究
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耐盐高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
甜菜种质资源耐盐性的初步筛选
转OjDREB基因提高烟草耐盐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