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坐堂

2018-09-10忻秀珍

照相机 2018年5期
关键词:鱼眼调焦快门速度

忻秀珍

Q 忻老师,您好!我买了台索尼α 6300型微单相机,我手里有只以前用的单触点低压触发闪光灯,可分档设定输出光量,我想把它装在索尼α6300型机顶的热靴插座上用,但索尼这插座前端有很多铜质信息触条,我怕这单触点闪光灯的热靴插脚会把这些细铜条顶变形了影响使用功能。不知这索尼相机的闪光灯热靴插座能否安全的使用单触点的闪光灯?谢谢!

A 索尼的微单和35mm全画幅无反相机顶部的闪光灯热靴插座本身是个多功能的附件插座,理论上来说单触点的低压触发闪光灯是可以安装上使用的,我就把一只3.5V触发电压的单触点国产闪光灯装在索尼α3000型微单机顶的热靴插座上试用过,没有问题。单触点的闪光灯热靴插脚装到索尼相机的热靴里是接触不到插座前面的金属信息触条的,只有索尼的这种专用闪光灯插脚才能接触到这些金属条。不过这并不是说让你就放心地用单触点的闪光灯了,前些天有位影友给我发邮件说他把一只触发电压是10V的银燕牌单触点闪光灯装在索尼α6000型微单相机的热靴插座上进行拍摄,结果相机出现了异常情况。像微单这类数码照相机的闪光热靴触点完全是由机内电路控制触发,原则上是闪光灯插脚的触发电压控制在6V以下为好,触发电压高了可能会对相机有不良的影响。不愿多花钱买索尼原厂的闪光灯,可考虑添置套无线触发的引闪器,也可以用最廉价的光控引闪装置(图1)。

Q 主持老师,您好!我是《照相机》的读者,曾看到您给读者建议为照相手机配增距附加镜的用法。我最近买了一套鱼眼、广角、望远的手机用附加镜,一般加用拍摄效果挺好的。就是我用的苹果iPhone7 Plus手机上有两个并列的摄像头,有时用某些拍摄模式时需两只镜头都工作,附加镜就兼顾不了两个镜头了,结果拍出的图像就不成形了。请问老师這种问题有办法解决吗?谢谢!

A 你说的问题是由于所用的手机附加镜后镜片直径太小了,涵盖不了两个摄像镜头;选择附加镜后镜片能完全涵盖住两个镜头的产品即可(图2),实在不行选购小DC用的镜前附加镜也能用,它们的后镜片直径是能覆盖住手机上的两个摄像头的。

我家的小不点就是个果粉,苹果一出新手机就立刻更换,去年就把这苹果iphone7手机淘汰给我了,针对你说的问题我用一枚37mm直径的DC用附加镜作了试拍,没有问题,就是附加镜的体积比手机用的大了点。

Q 忻老师,您好!为拍摄绿色植物和绿色风景,请问有哪些品牌和型号的国产、日本或俄罗斯的手动50mm焦距标准或微距镜头对绿色的色彩还原较好和表现力较强?

A 在胶片时代,我曾用腾龙的一款中焦微距镜头拍彩色反转片,其对绿色呈现出了高饱和度。

说到国产的50m焦距镜头,过去的华光牌、凤凰牌、海鸥牌多层镀膜标准镜头就不说了,没什么出彩的。现在国内制造的50mm镜头我倒是用过F0.95、F1.1、F1.4、F1.8镜头,色彩还原都不错,但没有对绿色格外呈现出高饱和度的。

前苏联及后来俄罗斯产的58mm、50mm的标准镜头,包括50mm F2.8的大、小微距螺口镜头我以前倒是拍过彩色反转片,并未有对绿色呈高饱和状态的。原东德制造的50mm标准镜头更是没有对绿色表现突出的。日本产的50mm标准镜头因有些品牌的相机我并不喜欢,故也没买过相应卡口的镜头。只能说在我用过的一些50mm标准镜头里并未发现有对绿颜色表现格外突出的产品。

Q 忻老师,您好!向您请教关于鱼眼镜头的问题,以35mm全幅相机为例,号称鱼眼镜头的有不同的焦距值,有能拍出圆形照片的,也有拍不完整圆形照片的,还有能拍满画面的,这些鱼眼镜头是如何界定的呢?另外,超广角号称是矫正变形的,可边缘依然是有明显变形的,用其拍摄多人的合影,照片上两侧边的人都变形了。

A 鱼眼摄影镜头因前镜片向外明显的凸出,仿佛似鱼的眼睛,故得名叫鱼眼镜头,其也应属于是广角镜头里的一个类别。鱼眼镜头从拍出的照片效果上又分为:1、圆形鱼眼摄影镜头,其拍出的照片是圆形的;2、对角线鱼眼镜头,其画面周边的影像虽然也呈夸张的桶形变形,但影像充满了画面,没有黑角现象。3、在成圆形照片的鱼眼摄影镜头中由于焦距或镜头前后圈设计的问题,使其在35mm画幅上拍出的照片上下各被切掉了块圆边,其不是完整的圆形照片,像从侧面看的灯笼。

几十年前,那时的鱼眼摄影镜头少且贵,摄影人更多的是在普通短焦摄影镜头前面加用廉价的鱼眼附加镜来拍出夸张变形的鱼眼效果照片。我当年就托人给买到只镜前鱼眼附加镜,是日本产的,将其加在28mm的广角镜头前视角可达180°,在135型的底片上能拍出圆形的照片;装在35mm镜头前拍出的照片有四个小黑角;装在50mm镜头前拍出的照片四边景物夸张变形,但影像充满了整个画面。为了形象地描述这些鱼眼效果照片的不同,当年摄影人就把拍的圆形照片叫作鱼眼照片;把不成圆形的这类照片称为半鱼眼照片。至今我还习惯把拍这两类照片的摄影镜头称为鱼眼镜头、半鱼眼镜头,当然这样称呼并不科学。界定鱼眼镜头应以其视场角来算,鱼眼镜头的视角要大于180°。大于180°视角的鱼眼镜头并不一定就是拍出圆形照片的,其也许是能拍满35mm全画幅的对角线鱼眼镜头。厂商在设计制造鱼眼镜头时通过控制镜头的前或后镜筒边,可以在对角线鱼眼镜头的基础上切出圆形鱼眼摄影镜头;就如想用一枚国产的7.5mm可装卸其花瓣式遮光罩的鱼眼手动摄影镜头在索尼全幅无反机身上拍出完整的圆形照片,那就卸掉了花瓣式遮光罩,网购只由多个滤镜转接环组成的遮光罩(厂家称作是“万能的遮光罩”)取其中的62-67mm转接环卡装到这鱼眼镜头的前镜筒上就能拍出完整的圆形鱼眼照片了(图3)。

目前鱼眼摄影镜头的视场角在180°~220°范围,超广角摄影镜头主要是针对桶形畸变作了矫正,使其画面中的直线物体不会产生弯曲变形;这种矫正使得相同焦距的超广角镜头的视角小于鱼眼摄影镜头。超广角摄影镜头虽然矫正了桶形畸变,但光学上的透视变形依然会有啊,它成像的四边角影像会产生向外的辐射变形,拍摄多人合影,靠边缘的人像就会出现变形的问题。所以摄影人应了解每种镜头的成像特性,正确的运用才能拍出好照片来。鱼眼镜头里我偏爱拍出圆形照片效果的,拍满幅的对角线鱼眼镜头也不错(我习惯称其为半鱼眼镜头),拍出上下被切边的灯笼圆形照片是最难看的了。国产的有款用于APS-C型画幅拍出圆形照片的6.5mmF2微单鱼眼镜头,其在设计制造时也是由镜筒切边出圆形的成像图,在APS-C型画幅上拍摄的圆形夸张照片效果还算不错,只是分辨率不高,一千元人民币左右的售价也不算贵。

Q 忻老师,您好!我是摄影新人,买了套入门级的数码单反照相机,使用说明书我认真的看了,有些功能在拍摄时的应用还不太明白。我知道光圈和快门速度都是控制照片曝光量的,它们互相配合才能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光圈大小能够控制照片的清晰范围,用AV档就能根据选用的光圈自动组合出正确的曝光了;而TV档是由摄影者选定快门速度光圈自动配合曝光,我想问这快门速度的设定有什么拍摄效果的作用吗?还有,M档是光圈和快门速度都由摄影者来设定,请问这在拍摄上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么?

另外我在杂志上看到介绍说,有的摄影镜头是利用变焦原理在调(对)焦,镜头不是分定焦鏡头和变焦镜头吗?难道定焦镜头在调焦时也是变焦镜头?请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科普一下这些技术问题吧!谢谢!

A 你这些问题提的好,很多刚开始学摄影的人都想了解这类问题的。照相机上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快门速度主要有两大作用的,一是正如你理解的那样,是与光圈大小相配合组合出合适的拍摄曝光量;二就是设定快门速度值对拍摄效果的影响,摄影人在光线较暗的环境或手持长焦摄影镜头拍摄时,要考虑到设定的快门速度能保障所拍的影像不会因为抖动发虚:在相机和镜头都没有防抖动功能的情况下,一般快门速度值的设定不低于摄影镜头焦距的倒数;若用的是有防抖动功能的摄影器材,则快门速度值还可以适当的再降低些。另外,用高速快门拍摄可以清晰的凝固住运动物体,也可以用较慢些的快门速度对移动物体作追随拍摄,以获得动感强烈的画面效果。再如,我们拍摄海景、瀑布、溪流等,用高速快门可以把流动的水、飞溅的浪花凝固住,用中等速度的快门拍摄可使水流呈现出动感(图4);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水流则呈现出虚化的流动感(图5),而作长时间的曝光拍摄,流动的水则幻化成曼妙的轻纱般效果(图6)。这就是快门速度对拍摄效果的影响,你可以试拍一下就能明白这快门速度的运用了,就如同用不同的光圈作个试拍能理解光圈对景深范围大小的控制效果一样。

照相机上的M档是指快门速度与镜头的光圈均由摄影者手动设定拍摄时的曝光组合值,这在较复杂的拍摄条件下由摄影者凭经验来确定快门和光圈的曝光组合,避免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较麻烦的一些补偿设置;对于有经验的摄影者来说,有时用M档拍摄操作更简捷些。

关于摄影镜头的调焦方式,早期的大画幅(现在的技术型相机)和后来的一些中画幅照相机是以调节伸缩皮腔的方法对焦,摄影镜头本身没有调焦机构。大部分中、小型的照相机都把调焦机构设计在了镜头上了,其依靠一些多头螺纹的旋转形成摄影镜头光学镜组的伸缩移动来达到调焦的目的;这样的结构大都是摄影镜头的整个镜组在前后移动,称为整组调焦,整组移动对焦的摄影镜头光学镜组的焦距不会发生变化。有些结构比较简单的中、小型低档照相机采用了旋转摄影镜头前镜片的方法来改变整个镜头光学镜组的焦距值,以达到改变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现调焦的目的。

AF的自动调焦摄影镜头里,焦距短、体积小的轻便摄影镜头会采用马达驱动整个镜组伸缩的方式来对焦,属于整组移动调焦,这样调焦的镜头在任何距离上焦距都是不变的;而体积较大的中、长焦之类的摄影镜头马达不可能驱动整个镜组移动对焦,因此就选择设计了通过移动镜头内体积较小轻便的一组镜片移动来改变整个镜头的实际光学焦距值,以达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聚焦,这种AF对焦方式也属于运用了光学变焦原理,平常说的采用内对焦方式(手动对焦的摄影镜头也有内对焦的)调焦的镜头是运用变焦距的方式对焦。运用变焦原理对焦的摄影镜头在近摄时会出现焦距值明显缩水的现象,这是正常的。

Q 忻老师,您好!请教个问题,过去生产的手动摄影镜头上大多数都有红外线距离补偿标志,而现在的AF自动对焦镜头上已没有了红外线调焦距离补偿标志,如果把数码照相机改成红外线照相机,那么用AF镜头调焦后如何再作红外线的焦点补偿呢?

A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在普通摄影镜头上难与可见光聚焦在同一焦点上,红外线的聚焦点比可见光的焦点要靠后一些,因此有红外线调焦补偿标志的摄影镜头在用可见光调焦后还要按红外线补偿标志把焦点再向近处调回一点,这在过去用红外线胶片摄影及现在把不能靠Live View实时取景调焦的数码照相机改成红外线机拍摄时同样适用这种调焦补偿方法。至于说现在的许多AF自动对焦的摄影镜头上已无红外线调焦补偿标志了咋办?这要看具体的情况,短焦镜头的红外线与可见光的聚焦误差很小,若拍摄时用的光圈也不太大的话,那么就不用再考虑红外线调焦补偿的问题了:现在大量运用消色差、低色散玻璃制造的中、长焦摄影镜头也使得红外线与可见光的聚焦误差减小了些,用小光圈增加景深可以弥补调焦精度不足的问题,如果是用可以机背LCD屏取景对焦的数码照相机改制的红外线机子,则不必再考虑上述的那些问题了,因为它直接就是在进行红外线的取景对焦,没有焦点误差的问题。我手里还有台闲置着的索尼NEX-3N机身,要不是为无尘环境条件犯愁我早就把它改成580mm波长的红外线照相机了。

现在二手市场上出售各型索尼NEX系列微单相机挺多的,价格才三、四百块钱,买台改个红外线机子,这夏天即将来临了,是拍红外照片的好季节啊。

Q 忻老师,您好!我想给手里的微单相机选一款50mm焦距的手动镜头,看影友们说过去的50mm Fl.4镜头往往要把光圈缩到F2以下才实用,所以我想在QBM卡口的禄来Planar 50mm Fl.8 HFT、M42螺口或PB卡口的卡尔·蔡司耶那50mmF1.8 MC、潘太康50mm Fl.8 MC、PK卡口的理光50mm Fl.7这四种镜头里选一款,请您告诉我哪款镜头在数码相机上成像质量好?谢谢!

A 你说的这四种标准摄影镜头我手里倒都有,从拍彩色反转片上看,禄来Planar 50mm Fl.8 HFT和理光50mm Fl.7两种镜头的色彩还原好。目前禄来的50mm Fl.8 HFT和东德卡尔·蔡司耶那pancolar 50mm Fl.8 MC镜头成色相同的在二手市场上价格也差不多,潘太康50mm Fl.8 MC镜头则更便宜,最廉价的当属理光50m Fl.7镜头了。

用在APS-C型画幅的微单数码机身上,可以认为潘太康50mm Fl.8 MC与卡尔·蔡司耶那50mm Fl.8 MC是相同的镜头;而理光50mm Fl.7镜头在数码机身上除了大光圈时紫边比较醒目之外,其分辨率和锐度并不比其它三款镜头差,而禄来50mm Fl.8 HFT鏡头综合表现略好一点点。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选择QBM卡口的禄来planar 50mmF1,8 HFT镜头,其次考虑最便宜的理光50mm Fl.7镜头;东德生产的那两种牌子的50mm Fl.8 MC镜头就算了,尽管有些人很喜欢东德老镜头的成像“味道”,但我不觉得它们有多好。

Q 忻老师,您好!想问个关于镜头成像质量的问题,现在新出的一些大孔径摄影镜头有的光学结构复杂,用了很多的镜片;有的光学结构则比较简单,所用镜片较少;应该是镜片多的成像质量好吧?还有用5片5组、6片5组的光学结构设计制作了大光圈的APS画幅摄影镜头,如果没有使用特殊的光学镜片,其在数码照相机上清晰度行吗?

A 你这问题正好说到了现在大孔径镜头市场上的热闹景象,目前大厂和小厂都在向市场上推出形形色色的大孔径摄影镜头,有点鱼龙混杂的味道。

首先我们看到日本适马推出的光学结构复杂的Art系列镜头就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锐利度的成像质量,而有些自称是复古一些名镜、光学结构简单的摄影镜头用于数码机身上大光圈拍摄的影像分辨率和锐度都不好。有些光学结构不算复杂的大光圈镜头,如果运用了非球面技术、低色散镜片等,也能明显改善摄影镜头的成像质量。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小品牌的大光圈摄影镜头,均为手动镜头,光学结构不太复杂,有的做工比较细致,有的则粗糙,有的镜头成像还不错,有的成像却很差。在市场上卖几百块钱的镜头未必不能用,而有卖几千元钱的镜头却纯属是蒙人的玩艺儿。

对于使用高像素数码相机的人来说,选择大光圈摄影镜头还是要考虑其光学分辨率的;而高分辨率的大光圈摄影镜头的光学结构也不会太简单的,就如去年我买了只适马Art系列的135mmF1.8镜头,其转接在索尼α7R2型无反机身上分辨率和锐度都很好,大光圈时的分辨率超过了目前所有的135mm焦距的摄影镜头。现在适马的105mm Fl.4Art摄影镜头也上市了,而且有索尼FE无反卡口,这也是一只光学结构较复杂的镜头,有人不喜欢适马镜头的色彩表现,用数码相机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色彩进行设定啊,后期也能调整嘛。

国产的有些50mm左右焦距的APS画幅大光圈镜头,其光学结构有5片5组或6片5组的都没有使用特殊的光学材料做镜片,这样光学结构在过去的35mm照相机标准镜头上也就把相对孔径设计为1:1.7或1:1.8;而缩小些像场圈是可以把光圈再做得大一点的,至于说这样的摄影镜头成像质量如何,这也取决于镜片的设计加工及装配调试精度,有些不知名的“洋”品牌和国外“复活”的某些老品牌手动摄影镜头其实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贴牌产品,具体我也别给说破了,以免影响人家这些“品牌”镜头的销售啊。

猜你喜欢

鱼眼调焦快门速度
汤学海:流水行云
快门您用好了吗?
粘上塑料假眼睛鱼贩卖鱼“装鲜嫩”
鱼眼明目鱼头补脑是真的吗?
航天508所自研软件用于在轨相机试验
永诺50mm f/1.4镜头上市
逆光之美(下)
奢侈的标准
逆光之美(上)
囊括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