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铅山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2018-09-10肖学农严琦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可行性一带一路

肖学农 严琦

[摘要]本文从打造铅山县特色小镇的可行性入手,分析其特色鲜明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与地方产品,并剖析其主要发展障碍,探讨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能将铅山县打造成江西的特色小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可行性;品牌提升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合作倡议,旨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江西省地处内陆,如何充分发挥好“一带一路”倡议契机,成为“一带一路”内陆腹地战略支撑,是当前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将以特色小镇为切入点,探讨特色经济发展有助于江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可行性[1-2]。

特色小镇于2014年发源于浙江,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打造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带动小城镇全面发展[3-5]。2017年政府一厂-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小镇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各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规划,并初步设定了建设目标,同时出台了配套政策支持建设的推进。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一镇一策”,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

1 铅山县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1 铅山县特色小镇建设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机遇

铅山县曾被誉为“八省码头”,在历史上极为繁华。明清时铅山以纸业撑起江南五大手工产地之一,连史纸风光一时无二;铅山河红茶曾是中国红茶翘首,为华夏首次问世之茶,被欧洲人称作“茶中皇后”;明清时各地商贾往来不息,各省会馆遍布河口镇九弄十三街,铅山县政府所在地河口镇与景德镇、吴城镇、浮梁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

2017年7月,江西铅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江西省首个、全国第五个具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身份的地方,同时被列入“国家森林步道”范围。这给铅山打造特色小镇创造了新的机遇[6-7]。

1.2 铅山县的自然环境优势

铅山县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河口镇的明清古街保存尚好;县城内建有辛弃疾广场、文化公园等八个主题公园;鹅湖书院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瓢泉、带湖等地因辛弃疾晚年在此定居而令人神往;“太平天国藏宝”说为仙人寨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葛仙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石塘古街家家户户门口泉水潺潺,各乡镇都有旧日繁华时留下来的古宅、会所或万寿宫;如世外桃源般秀美静谧的武夷山风光。

近年来,铅山县政府致力于打造秀美乡村。2017年组织了“恋山恋水恋乡愁,秀美乡村铅山游”推介活动,推出了“赣东北最美乡村旅游带”“最美民族风情带”两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8-10]。

1.3 铅山县的人文环境优势

历史上铅山经济的繁荣与自然景观的优美造就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南宋时铅山“鹅湖之会”被视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开中国书院会讲先河;之后陈亮、辛弃疾“鹅湖之晤”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千古流传;鹅湖书院历经数百年而风貌依旧,留存完整;铅山也是名宰相费宏、戏剧奇才蒋士铨故里,著名词人辛疾弃、欧阳修曾在此定居,描写铅山的诗词占了辛弃疾现存诗词的三分之一;明朝时铅山县令笪继良亲手镌刻的《白菜碑》也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

2 铅山县的特色产业优势

2.1 河红茶文化产业

河红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由中国茶农创制于明代,因产自铅山县河口镇而得名。河红茶自问世后,就贏得世人青睐,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辽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产于江西铅山和福建崇安的茶叶,经铅山河口集散,由荷兰人输入欧洲,这是一条与唐代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路。河红茶过去四百多年一直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之“茶中皇后”,曾是中国打响世界的一张名片[11-15]。

2010年铅山县“河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7年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达到0.5万公顷,并将打造“万里茶道第一镇”作为全县“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

2.2 连史纸文化产业

铅山县河口镇的连史纸因其“妍妙辉光”与“千年寿纸”的美名而曾在全国纸业市场独领风骚。但鸦片战争后,连史纸业迅速衰败,1992年,连史纸彻底停产,其生产技艺濒临失传[16]。2006年5月,连史纸制作工艺人选国务院“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传统技艺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后,连史纸先后在多个国际博览会获得大奖,并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杭州西泠印社、上海杂云轩、北京荣宝斋等多家知名单位建立了业务往来[17-18]。

2.3 饮食文化产业

铅山县因为水土优良而盛产优质农作物,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特色农产品,如红芽芋、荸荠、甘蔗等。2017年,铅山红芽芋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汇集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各类手工食品花样繁多,灯盏粿、千层糕等特色小吃令铅山游子魂牵梦绕。2015年铅山被认定为“江西美食之乡”。

2.4 当地政府的全力投入与支持

早在2011年铅山县政府就把旅游列入了铅山“十二五”计划的重点,致力于将铅山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2012年,中国旅游设计院为铅山县量身定制了2012-2025年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千年访古游产品体系、休闲度假游产品体系和文化风情游产品体系。2016年铅山县形成了“一城三重点,一轴一带”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以河口古镇为中心,向四周乡镇发散,从而带动全域旅游。2016年2月铅山县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进一步提升了铅山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3 铅山县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发展障碍

3.1 交通不够便利

铅山县依托信江在明清时得以迅速发展,发达的内河船运使铅山县成为“八省码头”,成为各种货物的集散地。但是到了现代,内河运输已被发达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取代。铅山县没能抓住交通变革的关键时期,缺乏铁路运输对铅山县的发展来说是个硬伤,无论是外来旅游还是本土货物输出,都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另外,铅山县内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点比较分散,县城里没有规划合理的旅游公交线路,也没有正规的出租公司,比较适合的旅游方式只有自驾游,这对于铅山特色小镇的建设也是一大阻碍。

3.2 品牌意识不足

缺乏足够的品牌意识是许多铅山企业的通病。以河红茶为例,虽然铅山县武夷山的地理条件更适合茶叶生长,质量远超福建产红茶,但是品牌效应明显低于对方,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茶叶市场。目前河红茶手工作坊遍地开花,缺乏有组织的大规模生产与加工;制作工艺参差不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清晰统一的行业标准;茶农多处被动状态,坐等厂家上门收购,缺乏有效多样的销售途径;茶农以出售散装茶为主[4],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河红茶商标与生产厂商。要想让优质的“正山小种”成为铅山县的特色产品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19-20]。

3.3 缺乏管理与设计人才

铅山县将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县发展重点已经有六年,县财政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秀美乡村改造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但是收效不尽人意。秀美乡村里出现许多雷同的设计,缺乏新意,清一色的马头墙与原建筑搭配勉强;特色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得到提高,旅游业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这些都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与设计人才[5]。

3.4 宣传力度不够

2016年2月铅山县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提升了铅山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但是该活动受众面较窄,参与盛会的多是邻近县市的居民,这也反映出该活动的影响力。作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铅山县的发展远不及景德镇,景德镇在被列为“资源濒临枯竭城市”后,仍然能借助其传统产业,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成功建设为现代化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铅山的知名度亟待提高[6]。

4 铅山县特色小镇建设的应对措施探讨

4.1 改善交通状况

结合铅山县现有交通情况,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交通状况:第一,增加铅山与高速的对接;第二,开通从机场到铅山的公交路线;第三,增加从河口县城到各主要景点的公交线路;第四,进一步完善秀美乡村之间的公路建设;第五,增加公共租车服务。

4.2 提高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整合零散作坊,统一工艺与包装,将铅山的特色产品进行准确定位,采用代言人、“互联网+”模式等方法提高新产品知名度,利用网上直播、组织潜在客户参观体验等途径拓宽销售途径,打造品牌效应,并凭借优质、稳定的商品逐步占领市场份额。

4.3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宣传力度

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途径,增强与外省市及国外客户的交流。向其他地方政府学习成功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举办茶叶展销会、美食节、旅游推介会等各种活动,利用网络营销模式,通过点赞、转发、抽奖等方式加大铅山的特色产品与优美风景的推广力度,扩大铅山县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外省、外国的客户前来观光旅游、洽谈业务[7]。

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底蕴,铅山县可以趁“双遗”的东风,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造其独特品牌、发展特色产品、推广特色旅游、创建特色小镇,使铅山河口古镇成为江西一张靓丽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樊茜.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支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7.

[2]崔宁.基于特色小镇视域下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J].农业经济,2018 (3):36-37.

[3]雷兴国,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杭州市茶文化旅游推广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4]陳永忠,罗健,王瑞,等,中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 (1):10-12.

[5]齐拴禄,杨昆.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与运营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8 (1):4-16.

[6]邓小侠.温州市特色小镇旅游开发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7]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 (4):12-19.

[8]李郁华,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8-07-31 (7).

[9]李冰,宋宇虹,王飞,等.基于“钻石模型”的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 (4):47-52.

[10]樊明怀.安徽特色小镇良性发展的思考[N],安徽日报,2018-07-24 (6)

[11]白麓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文化陕西城市环境建设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2]李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3]周梦,特色小镇是民族团结新载体[N].中国企业报,2018-03-13 (2).

[14]王林生,金元浦.文化自信、文化协同与文化创新发展——2017年文化北京研究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1):31-37.

[15]洪玉凤,张之峰.“一带一路”视域下文化地产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创新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 (1):11-13.

[16]曹军,任佳佳.探讨兰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发展的新路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8):30-33+17.

[17]王林生,金元浦.“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与文化创新发展——2016-2017年人文北京研究综述[J].城市学刊,2017 (5):30-39.

[18]李振伟,丁方:艺术小镇需要有历史文化的定位[N].中国美术报,2017-07-17 (11).

[19]林峰.从国家六大顶层设计谈雄安新区[J].中国房地产,2017 (20):32-34.

[20]王国灿.论“一带一路”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大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0):7.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可行性一带一路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