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京海畔十八载

2018-09-10孟兰英

世纪风采 2018年5期
关键词:宋庆龄故居孙中山

孟兰英

北京市西城区,美丽的后海碧波荡漾。垂柳北岸,有着许多名人的故居,后海北沿46 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

故居内碧水回环、山石嶙峋,花木荟萃、芳草萋萋,楼堂亭榭、错落其间,好一处娴静典雅的庭园景观。

踏进故居,人们来不及仔细欣赏这里幽深秀丽的景色,就迫不及待地走进宋庆龄展馆参观。

这里用图片、文字和实物,向参观者展示着宋庆龄的传奇人生,讲述着宋庆龄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讴歌她为中国革命做出的杰出贡献。

毛泽东致亲笔信,邀请宋庆龄进京商筹建国大计

1913 年8 月, 宋庆龄从美国径直来到中国革命党人集中的日本东京。1915 年10 月25日,她毅然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合, 成为孙中山的战友和伴侣,投身到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中。1925 年3 月12 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5号———他在北京的临时行辕。那时她只有32 岁, 与孙中山结婚整整十年的宋庆龄,第一次来到了古都北京,竟然经历了与丈夫的诀别。

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为维护、贯彻孙中山的政策主张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发表了著名的“七一四声明”,抗议国民党右派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行为,毅然决然地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坚定地同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一起。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主张举国团结,抵抗日本侵略,反对国民党当局“欲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争取人民正当的民主权利,她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保护、营救了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她还发挥了自己的特殊作用, 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她在香港发起组织了“保卫中国同盟”,争取了大量的国际援助。她毕生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在国际事务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9 年6 月28 日,怀揣着毛泽东与周恩来两封亲笔信的邓颖超来到上海, 会见了宋庆龄,向她面交了中共领导人的亲笔信,邀其北上与中共中央商讨建国大计。北平(今北京)在宋庆龄心中曾是最伤心的地方,她当年就是在那里送别了孙中山。但现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共中央领导人又如此殷切邀请,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大业,她果断地下定决心北上进京。

1949 年8 月28 日这一天,天气晴朗,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自来到北京前门火车站迎接宋庆龄的到来。下午4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宋庆龄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了前门火车站。

宋庆龄凝望着曾经的“伤心之地”北京,此时正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列车到站停稳后,宋庆龄身穿黑色旗袍,步履轻盈,仪态优雅地走出车厢,欢迎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此后的10多天里,宋庆龄在北京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活動。9 月21日,宋庆龄出现在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会场上,9 月30 日,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并出席了10月1 日的开国大典。

周恩来主持筹划,为宋庆龄修建寓所

1949 年10 月15 日, 宋庆龄从北京返回了上海。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这一职务又需要她长期留在首都北京工作于是,1950 年的4 月,宋庆龄再次来到北京,住进了为她准备的第一个寓所,位于建国门附近的方巾巷44 号。这是一座日本商人留下的二层小楼,楼房前后有小花园,宋庆龄在这里居住了9 年。

时间到了1959 年, 为了迎接建国10 周年大庆, 北京要兴建十大建筑。其中,新北京火车站的选址就离宋庆龄住所方巾巷很近, 于是她从方巾巷搬出,迁入了她在北京的第二个住所,前海西沿18 号。但是,由于此处施工时间太短,房间潮湿,而宋庆龄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环境对她的健康不利。而门外又是面对什刹海游览区, 嘈杂吵闹。细心的周恩来知道她好静,一再坚持另建府邸。于是中央准备再次为宋庆龄选址建宅。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宋庆龄物色了后海北沿的一所宅邸,也就是宋庆龄居住时间最长,最被人们所熟知的醇亲王府花园,即现在的北京宋庆龄故居。

1963 年, 醇亲王府花园改造工程完成。主楼外部造型为古典式大屋顶,内部按照宋庆龄起居习惯, 设计为西式现代风格。

当初设计方案还特请梁思成提了意见。竣工后,周恩来陪宋庆龄参观了一遍,宋庆龄觉得房子太大。周恩来说,经常接待外宾,会客室应该大一些。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宋庆龄频繁往返于京沪两地,搬进新宅后,因为工作和政治需要等原因, 她开始常住北京。她始终觉得,在北京是“上班”, 回上海淮海中路旧宅才是“回家”。上海家中,留守着她在大陆仅剩的“亲人”———跟随其几十年的保姆李

燕娥,后半生她们相依为命。宋庆龄寄去自己和后海新居的照片,李燕娥把照片摆在卧室内, 便于随时看到,以慰思念之情。

就这样, 在这座新的寓所里,已经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工作、生活、接待外宾,在妇女儿童事业方面承担着越发重要的职位与工作。

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在故居的院子里,有两棵傲然挺立的西府海棠,已经有200多年树龄了。宋庆龄在世时,每到海棠花盛开的春天,她常常在这两棵树下漫步。宋庆龄还经常邀请友人赏花并曾亲手制作海棠花酱,送给友人们品尝。宋庆龄的好朋友、美国援华医生马海德夫妇常常是宋庆龄居所的座上宾,他们就曾经受到宋庆龄邀请,来到这两棵海棠树下,赏花饮宴。

宋庆龄当年在这里邀请友人欣赏海棠花的传统被故居的工作人员延续了下来,每年4 月初海棠花开,在娇艳动人的海棠花下,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都会举办海棠花节,邀请文人雅士前来, 大家在琴声中赏花品茶,观看中华女性传统文化研习班表演的熏香、插花、挂画等技艺。此情此景, 引得诗词名家诗兴大发、纷纷吟出佳句,书画名家则泼墨挥毫即兴创作。

在故居主体建筑二层卧室与书房之间, 有一间小小的厨房,里面所有的厨具都是供宋庆龄自己使用的,老式冰箱,台式电炉, 一条棉布围裙, 各种锅、铲、盘、碗一应俱全。宋庆龄喜欢在家里招待客人,她有时也会亲自下厨,做上几样小菜,她的烹饪技艺也非常精湛。她生前有许多外国朋友,其中,她的老朋友,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也曾经在这间餐厅度过了愉快的生日。

在故居的餐厅中,留下了许多宋庆龄与老朋友欢聚一堂的记忆。而她在这座住宅里的生活却朴素而简单。她一日三餐,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她每个月的伙食费是40 元人民币, 是从她的工资里直接拨给伙房。

在主楼二层,宋庆龄的卧室和办公室里,她使用着许多陈旧的家具。办公室后面的椅子,椅套已多处磨破。桌旁的地灯的灯罩是她让工作人员用布缝制的,她使用的两个皮摇椅,是从上海带到北京的,到了她晚年,摇椅的皮面已经磨破并开裂,身边的人要去换新的, 她总说还可以用,不同意更换。

宋庆龄一生没有子女,她把满腔的母爱全部献给了普天下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为儿童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大量精力与心血。在宋庆龄故居中,有她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两架秋千,这里曾经回荡着孩子们的阵阵笑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身兼要职, 尽管国事繁忙,但她仍然关心着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的发展。1950 年8 月,由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改组为中国福利会,宋庆龄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儿童的福利事业。

1981 年4 月底, 宋庆龄被确诊为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这时传来消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决定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对于此事,维多利亚大学十分重视。因为这是该校第一次在国外授赠学位。

5月初,维多利亚大学的校长率领相关人员, 专程远道赶赴北京。这时的宋庆龄已经多日卧床,一直发着高烧,身体十分虚弱。

考虑到她的健康状况,有关部门建议,请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代表她接受学位证书。出于对远道而来的贵客们的尊重,宋庆龄拒绝了这个好意,坚持要亲自接受学位。于是大家又劝她在家里接受学位,以免路上的颠簸。对这一建议她依旧没有同意。在宋庆龄眼里,接受学位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更是国家的事,她坚持要亲自去人民大会堂出席这一庄严仪式。

那天,在人民大会堂,乐队高奏中加国歌,身着大礼服的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华德·佩奇博士亲手将学位证书交到了宋庆龄手里。佩奇校长致辞后,宋庆龄没有允许工作人员播放她事先录制好的讲话,而是亲自用清晰流利的英语致答辞。她说:“我接受这一学位, 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把它看作是你们对中国人民的崇敬和友谊的象征。”她温和灿烂的笑容,雍容大方的举止,使人无法想象她正在重病之中煎熬。在场的人们也不曾想到,这将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

早在1981 年3 月, 宋庆龄的病情开始恶化时,有关部门便开始考虑她的后事安排。按照常理,宋庆龄应该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当时也有些人推测,说她可能会埋葬在南京中山陵。然而她在病中,却多次表示说,自己死后不要葬在中山陵,而要葬在为普通百姓服务的上海万国人民公墓。宋庆龄不愿借助丈夫的名望、地位,来提高自己的殡葬规格。这一年的2 月21 日,她在致友人的信中說,她将葬在上海宋氏墓地。她说:“在那里,朋友们会比在高耸的紫金山更容易找到自己。紫金山是只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她不愿挤进中山陵分享中山先生的光辉,不愿中山陵因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为此花费国家、人民的更多钱财。

宋庆龄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国民,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中。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她峻洁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将永远被后人敬仰和怀念!

1981 年5 月16 日,在宋庆龄病逝前夕,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

1981 年5 月28 日晚上11点多,宋庆龄已经恶化的病情开始急转直下,卫生部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了紧急抢救,抢救工作持续了20 多个小时。到了5 月29 日晚8 时18 分,宋庆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1981 年6 月3日,宋庆龄同志的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981 年10 月,党中央决定把宋庆龄生前居住了18 年的居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这块匾额上的字是由书法家启功书写,宋庆龄故居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 年5 月29 日,宋庆龄故居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3A级景区的北京宋庆龄故居吸引着无数游人进入参观。

如今, 自1982 年宋庆龄故居对公众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36 个年头, 宋庆龄故居内珍藏着两万多件孙中山、宋庆龄文物, 保持了宋庆龄生前在此工作、学习、座谈、宴请、喂鸽、赏花等生动场景, 每年接待20 余万国内外游人前来参观学习。宋庆龄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伟大贡献,永远值得后世瞻仰。

猜你喜欢

宋庆龄故居孙中山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孙中山的绰号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白色恐怖下的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