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多维思考

2018-09-10汪磊汪霞胡承宁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汪磊 汪霞 胡承宁

摘 要: 作为发现公共问题、探究社会规律的有效工具,社会研究方法在为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切实提升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现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社会研究方法》必须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多维思考,提升《社会研究方法》的教改质量。本文从课程衔接、教学信息、学生参与、问题意识等不同维度分析了传统《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教改项目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多维思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61-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6.0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自然科学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或其他工具才能研究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借助研究方法才能研究人们的态度、行为以及关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行为空间逐步被映射为数据空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步弱化,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探求和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精准化与确定化。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学科外延快速拓宽、方法论研究相对滞后。《社会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为人们认识、了解和把握社会问题,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法论支撑,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贵州大学《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改革内容,以系统思维为原则,从课程衔接、教学信息、学生参与、问题意识等层面进行多维思考,以期不断提高《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质量。《社会研究方法》具有系统性、工具性和主体性等特征,不仅是实务性的操作方法,还是一种普遍性的认知方法。随着人们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因此,对《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多维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社会研究方法》具有操作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国内诸多学者十分重视《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陈思(2012)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主观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凸显,因而需要对社会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演进与拓展,强调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罗遐,刘雅云,高理想(2015)根据2013年课题组在安徽省10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对社会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情况和教学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研究方法类课程存在设置不完整、不衔接、不合理,教学方式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有待加强,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张云(2016)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都不可或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并强调两者相结合是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从而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肖富群,文诵惟(2017)通过对广西桂林市三所高校521名文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提高统计软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优化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和促进文科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重要着力点。叶荔辉,连莹,邓苏青(2018)以“挑战杯”项目的教学设计作为改革路径,通过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创新,开发出专业理论与竞赛实践相结合的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融合,以此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婧玲(2018)应用“五星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将现实问题设置为学习任务,通过实例完成旧知识的激活与新知识的展示,基于研究性小组实践模式的尝试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方法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上述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的借鉴,然而结合文献分布的特征来看,既有文献大多偏重于社会研究方法的完善,如引入大数据思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等,或者通过对高校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较少发现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多维度思考《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改革模式及体系。

二、贵州大学《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自2016年省级本科教改项—贵州大学《社会研究方法》教改项目立项以来,教学团队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社会研究方法》课题组组建了涵盖问卷调查设计、统计数据分析、质性方法研究以及文献查找研究等专业特长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社会研究方法》教改的进程及内容。其次,教學团队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为目标,从课程特征,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以及学生偏好等角度进行教学改革,先后理顺先导课程、《社会研究方法》以及后续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者,教学团队结合《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内容,构建了以风笑天所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为主讲教材,同时以其他教材为参考教材的授课内容体系,真正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不断丰富授课内容。然后,教学团队以逻辑推导能力、上机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四种能力为教改模式改革的有力抓手,以此作为指导教学改革的行动方案,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同时,教学团队在具体教学中还与暑期社会实践、SRT项目申报,毕业论文撰写等相关具体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学团队本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始终以学生为评价对象,从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等四个不同评价主体,以及学生参与互动、学生平时作业,学生能力评价,学生期末考试等四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最终综合评价。

三、《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之间衔接不顺畅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必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联系。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课程,我们称之为先导课程。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为一个孤立的价值目标而存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中的一部分。作为一门方法论课程,《社会研究方法》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一方面,需要从以前的先导课程,如《统计学》《问卷调查》《文献阅读与查找》等课程中汲取养分,起着承上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研究方法》又必须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结合公共管理、社会实践,运用上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起着启下的作用。然而,教学实践中发现,既有的培养方案忽略了《社会研究方法》先导课程、后续课程与本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时间顺序上存在着衔接混乱,如《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部分核心课程与《社会研究方法》同时进行或者滞后,让学生在学习《社会研究方法》过程中倍感困惑;在课程内容上设置存在环节缺失,如《文献阅读及检索》等先导课程没有事先设置,或者如何发挥《社会研究方法》效果的后续课程也没有跟进。最后,围绕《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完整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课程之间协同性差,课程设置碎片化现象还十分严重。

(二)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

本质上,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文献关注的是互动过程,互动模式,互动内容等事中环节的研究,容易忽略了教学互动的前提之一,即师生互动的事前信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的依据是信息。没有事前掌握准确的信息,任何决策行动都有可能失败。《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团队历时两年的实践发现,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从个人理性出发,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内容就多讲精讲,而不熟悉的不擅长的内容就少讲甚至不讲;对于学生而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认真听课,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听。显然,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但严重扭曲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同时扼杀了师生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对多个班级学生的课后访谈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需要,特别希望老师把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讲透,但由于多数老师对案例教学或者案例分析缺乏专业训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一带而过,学生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三)学生参与教学无载体

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强调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教学中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载体和抓手,让学生有途径可以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实践环节发现:首先,硬件方面,教室座椅布局不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教室座椅布局都是固定的,如果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堂上实现快速分组讨论比较困难。如笔者课堂教学中以“重大节假日我国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为题进行分组讨论,发现由于教室固定座椅的限制,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空间上的集中,影响了学生参与集中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其次,除了硬件上的制约外,学生参与教学必须还有软件上的载体,即从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等层面上事先设计好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如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或社会实践展开分析,而不是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临时做法。由于传统《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教学既缺乏硬件上的有效支持,又缺少软件上的有效支持,使得学生参与教学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从机制上保障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

(四)发现问题意识不强烈

社会科学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以问题为导向,最终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于公共管理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社会现实场景看到社会问题的本质。教学团队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主观上,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对公共管理问题的认真观察,熟视无睹,多数本科生很少会对社会现象有过认真观察,更无法将外在的客观世界映射为内在的主观世界;客观上,即使有学生对社会现象有过认真观察,但很难上升到问题意识,无法将低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高级的思维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过如为什么贵阳市城市交通拥堵这么严重,如何有效解决贵阳市的交通拥堵?有学生回答,目前全国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现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很拥堵,他们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贵阳估计更难解决。本来,问题产生疑问,疑问引发思考,而学生认为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现象,思考的意義不大。由此,凸显了多数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意识不强。

四、对策建议

(一)理顺课程之间的先导关系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因此,《社会研究方法》不单单是该课程自身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着眼于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处理好《社会研究方法》与先导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团队结合《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梳理了《社会研究方法》的先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然后结合《社会研究方法》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建议学院修改了本科生培养方案。具体而言,《社会研究方法》的先导课程有:《社会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问卷调查与设计》《文献阅读与检索》等;后续课程有:《毕业论文撰写》《SRT项目申报》《公共管理案例撰写》等应用型较强的社会实践课程。只有实现先导课程、《社会研究方法》、后续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夯实学生的前期基础与后期应用,疏通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最终打通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制约,提升《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质量。

(二)消除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

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动态收集《社会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学生的兴趣偏好、教学方式方法的选取,消除或减弱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只有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对称,才能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团队采取的策略是:在《社会研究方法》开始的第一次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做好全面调查,收集学生在课程、教师以及兴趣等方面的信息分布,为后续调整课程方案,教学模式改革等提供依据。其次,在授课期间,通过设置学习《社会研究方法》的微信群,QQ群,实时动态地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需求信息变化,通过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沟通,答疑解惑。最后,在课程结束之际,再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总体效果的反馈信息,为下一学年《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教学团队的实践表明,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够很好的消除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引入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

除了从硬件上对教室空间与学生座位进行重新布局外,更重要的是从教学方法上为学生参与教学找到有效的载体。我们教学团队的运行经验表明,通过在《社会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公共管理问题,或者社会实践问题,事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心理体验,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笔者曾经以贵州省产业扶贫中农产品滞销问题为例,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贫困户、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从产业选择、品牌塑造以及市场营销等环节开展协商、讨论,分析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共政策效果,市场风险防范等内容。通过这种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产业扶贫中的难点痛点到底在哪里,从思维层面加深了对现实问题的认知,而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上被动接受。通过结合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公共管理问题的情景设计,将学生引入虛拟的情境之中,在情境迁移中获得职业体验,身份体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实现个人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尽管《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类课程,但方法的本质在于应用,应用的本质在于发现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教学团队的具体做法是从理论中发现问题(顶天)与从现实中发现问题(立地)两条途径着手。从理论中发现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要掌握理论知识,关注理论前沿,通过借助中国知网、Elsevier数据库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引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新的变量,从而发现新的问题;从现实中发现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要接地气,需要借助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自媒体等捕捉社会热点事件,公共政策,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等。当然,还包括通过有组织的实施社会实践调查,实地调研等发现相关问题,然后从这些事件、案例中提炼出共性问题,发现关键问题,由此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笔者带领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去贞丰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并应用相关研究方法展开问题分析,结果发现市场类型的缺失是制约农户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发现了新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新观点。

参考文献:

[1] 陈思.对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数字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拓展[J].新闻传播,2012(5).

[2] 罗遐,刘雅云,高理想.社会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2).

[3] 张云.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浅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 (3).

[4] 肖富群,文诵惟.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对文科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影响——基于对52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高教论坛,2017(10).

[5] 叶荔辉,连莹,邓苏青.“挑战杯”项目教学推动青年“四维”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基于青少年调查项目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开发为例[J].青少年学刊,2018(1).

[6] 任婧玲.论五星教学模式在高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1).

[7] 胡莹.“互惠学习型小组”在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应用——基于《社会研究方法》实践教学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责任编辑:赵广示)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