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生何处安放

2018-09-10

作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殊拜占庭灵魂

1.浙江杭州徐飞

发现鬼金的小说和韩国洪尚秀的电影,在人物的情感纠葛与情色的植入上,形成了艺术的呼应。当然,电影《猪堕井的那天》里并没有出现猪,也没有出现井,但是,你能感受到主人公在生活中与情感上,所遭遇的深井一样的壁垒和困境。当然,鬼金的小说《驶向拜占庭》,最终也没有给出“抵达”的结局。让我体会最多的,是“驶向”过程中,人物内心的颠沛流离与动荡不安。“拜占庭”只能是一个乌托邦。正是这样一个乌托邦向世界敞开着,给灵魂之伤以艺术的治愈,给灵魂之死以艺术的唤醒,给悲情的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情的亮色,而我的阅读,也完成了对尘世之重微茫的分担……

2.广东深圳李瑄

小说采用了双线叙述的方式,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不停地交叉转换,由果溯因,又循因问果,让读者了解到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许是为了强化故事的悲剧质地,鬼金的叙述多用短句,节奏很快,如刀划地,再加上大量的心理刻画和饱满的细节点缀,让人产生“痛苦淋漓”的阅读感受。是的,痛苦,但淋漓畅快。这是鬼金小说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最终,残缺的身体与残缺的灵魂彼此走近,各自配对;他们抱团取暖,相互医治,以己之长补对方之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人生的完整性,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救赎。

3.广东惠州赵淑伟

鬼金的这篇小说《驶向拜占庭》更像一张被修剪过的黑白照片。黑色的背景,医院、监狱、墓地和“我”心里那些蠢蠢欲动的淫念,就连出租屋里的挑逗都被黑色丝袜包裹着。在被所有黑暗包围中的一丝丝白色无疑是那样的亮眼,那样的摄人心魄。白色床单、白色的脚趾再到后面送葬船上白色的海鸟,都是生的写意。小说前面作者对肉欲的重笔设伏,让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有血有肉的痛,对结局灵与肉的高度升华。女主人公理想的“拜占庭”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拜占庭呢?如果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灯塔,那么黑暗还是黑暗吗?

4.湖北赤壁程向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我读完《驶向拜占庭》之后,对其主题多元化特点的基本认识。小说通对“我”与文殊、霍莉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从生与死、爱与被爱、内心的阴影与阳光等多个维度来呈现当代青年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茫然态度。对于内心的阴影,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文殊的阴影是因为她太爱西岳而帮助他“安乐死”之后的悔恨和失落;霍莉的阴影是她身体的残缺;“我”的阴影是一段屈辱的狱中经历。这三个人,只有霍莉心中阳光的面积大于阴影的面积,也是她的大胆和勇敢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而“拜占庭”书店是一个精神的宿营地,在这里灵魂与肉体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和解。

5.四川达州冯晓澜

《驶向拜占庭》讲了一个关于内心隐疾的故事。其叙事语言简短有力,刀刀见血,直指我们麻木的心灵和沉重的肉身。小说以沉重的质地和突围的姿态,叩问生死、疼痛、灵魂等诸多问题,从而,让他的小说有了超拔向上的精神,与为沉重而写沉重、为性而写性的流俗写作,高下立判。小说中的人物能步出内心的黑暗,不仅仅得力于不回避生活的思考,更得力于朋友间相互取暖的对人生黑暗时刻的分担。时下流行对喜悦的分享,但默默分担的爱意,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6.广东汕尾蔡赞生

鬼金小说《驶向拜占庭》借题于叶芝的诗作,他文学传承是西方的,有深深的孤独的气质。小说叙述方式可以让人看到作者娴熟地运用现代穿插技巧,荷兰的场景和国内的生活交替运行,神秘的暗示,奇妙的感应,沉重的隐藏部分,以病态的个体表征呈现出来。而这穿插技巧本身又是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糅合,各个部分被铺展开来的晦暗所合并。从未被说出的部分,无法再被言说,临近于缄默的边界。这种对接手段的结合恰恰使小说脱离了单一叙述推进的方式,让其冷静的、敏感的叙说充满了神秘:魔术般的冷静,却又有刺骨般的疼痛。互相穿插的情节在随意性和可交换性中回旋,而且文本本身也触碰到尖锐的病态人生,以及无法释怀的悲伤世界,无限延伸着整个世界的触角。诚如鬼金曾严肃而真诚地告诫:“我们,都是有病的人。”

7.广东清远向明伟

文殊虽有一个菩萨般的好名字,却无助于她与往事达成和解。从她在异国签字了挚爱男友的安乐死开始,便背负伦理上的自责与悲恸,甚至两度自杀未遂——那是她内心难以化解的黑暗。而“我”曾遭受狱霸性侵,那段经历成为“我”出狱后难以启齿的耻辱和梦魇,是属于“我”的黑暗。黑暗相逢黑暗,像水融入水,彼此就再也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爱文殊,然而两个深陷黑暗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有圆满的爱情。小说在现实与往事之间闪回、穿插,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挣脱心灵羁绊的艰难历程。人生在世,其实每个人都在跟内心的黑暗搏斗。“一个人活着,更多是在煎熬,在挑战自己……不是吗?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黑暗,这是老天爷给的,像墙一样,撞上去,绕过去……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小说中一个叫霍莉的女人说的,她因为患上乳腺癌被切除了一只乳房。她是一个残缺而明亮的人,是作者鬼金送给读者的一抹阳光。

8.陕西西安阿探

小说以覆盖灵魂的黑暗统摄着进路相反的两种不同时空的叙事流:爱的毁灭与重生。文殊如刽子手般送走了挚爱,历经生死,最后直面、重生;美丽女人霍莉失去一只乳房而拥有爱情;“我”无以摆脱的噩梦却是飞来之祸与人做之孽。这只不仅仅是疾病所赐,更是生命无常。冰火两重,只是几年之间的发生。文殊似乎承载着莫大、至死的重击,承受的不过是明伤,霍莉与“我”才是不能诉说的重疾、隐疾的长久受难者。如何穿破无尽的幽暗?唯有爱,足以拯疗灵魂重伤。看似活得没心没肺的邛与,处处占尽了生命的主动与先机。自囚与自舒,生命不同的状态选择而已。拜占庭,不仅是个事业理想,更是精神和光同尘的出口。小说叙事从容,收结陡然仓皇,有损整体气韵。

9.甘肃定西杜小龙

探讨死亡和人性的作品,总无法拂去阴郁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也许,作者的写作态度隐忍而疏离,他企图建构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之外的“新生”。是西岳的“死亡”让我们看清人性的不堪、坚韧、负重又不抛弃的一面,在这个维度上,一种道德力量逐渐“‘拯救我们”,连邛与这个貌似很坏的人物最后都来唤醒文殊,这是一种被低估的“黑暗”,它彻底颠覆了我们可怜的認知:孩子的世界就一定不如大人完美,“黑暗”的人就一定不比我们这些“好人”更善良?小说结尾推翻了我们一贯的偏见,黑暗是人生光明边缘的阴影,也是每一个真实活过的人该有而不轻易舍弃的“灵魂”,我们对合理的欲望要坚守。

10.河北邯郸乔民英

读《驶向拜占庭》,就像读鬼金这个名字一样,让人一次次望见和触摸到那团像金属一样呲呲作响的鬼火,恐怖而温暖,绝望而铿锵,恍惚而真实,黑暗而向往。小说情节有点像吊车司机鬼金操纵吊车那样,抓起又放下,悬念迭出又平稳落地,惊险之际难免要出身冷汗。我想,作者笔下的“鬼”就是主人公“生命中的黑暗”,那“火”则是希望之所在“拜占庭”吧!

小说直面创伤记忆,直抵人性困境,展示了一段青春往事的黑暗与光亮、荒谬与守望、放纵与收敛、死亡与救赎。熟稔干净的叙事语言、恍兮惚兮的故事情境令人称道。唯感结尾邛与和文殊的结合于情于理有些牵强,缺少有说服力的过渡。

11.广东东莞叶瑞芬

鬼金笔下的文字时常碰触死亡这根底线,《驶向拜占庭》也不例外。在这篇小说里,他引用神秘主义诗人叶芝笔下的拜占庭诗句作为题目,他用诗性的语言去解构现实。文中的西岳只有一副垂死的肉身,最终假借女友文殊之手实现自我生命的终结。然而他却留给文殊一个无法走出的噩梦。文殊这个女子再也无法走出去,去爱一直深爱她的“我”,两度自杀,她甚至把自己的灵魂封锁在一个植物人一般沉重的肉身里。作者以洋洋洒洒四万字的笔墨,以及宏大的气场直面了安乐死,以亲历者的姿态来唤起读者的思虑。当我们有一天真要面对至亲的求告无门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帮对方收拾生活的烂摊子?安乐死真的就能让人安心离去吗?这应是《驶向拜占庭》的可贵之处。

12.江西南康刘理海

鬼金的《驶向拜占庭》可以说是一篇双重人格的小说。“我”的禁欲与内心的“黑暗”,与邛与的风流和坦然形成对照;文殊的“紧闭”与身体的完美,与霍莉的奔放和身体的残缺成为对比。双重人格的切换,让生与死轮流上场,小说看似大篇幅在写处于死亡边缘的文殊和完成死亡的西岳,但笔下处处呈现的却是生命腥甜的滋味和强劲的欲望。“我”对文殊柏拉图式的爱,被邛与从中破解,从而赋予文殊新的生命;而“我”内心巨大的“黑暗”,也终于被霍莉击碎,让“我”重新看见光明。“我”从没有觊觎文殊完美的身体,却对霍莉残缺的身体爱得热烈,这是一个复合体,把四个人物的爱与欲综合在一起。鲜亮的性格对比和坚挺的人物形象,把四种人物关系编织在一起,便成了这样一篇具有强劲脉搏的小说。

13.甘肃兰州赵武明

鬼金剑走偏锋,看似是波澜不惊的随机,实则有静水流深的玄机,把几个青年的命运纠缠给予精神的皈依。《驶向拜占庭》中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跌宕起伏,故事玄机四伏,令人遐思万千,惊喜迭出。一个落魄的青年,通过巧合地认识了两个不同的女性:一个是心灵残缺,另一个是身体有缺;一个是灵魂逝去,一个是精神丰盈。交织的情感,演绎出了一幕幕人生咏叹调。小说不仅展现了各类人物关于创造命运奇迹的故事,也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在面对诱惑与忠诚、利益与坚持、放弃与选择时的众生百态,是灵魂间的赌注,也是彼此人生之间的较量。

在讲故事方面,鬼金总是略胜一筹。一支生花的妙笔和一双观察细致的眼睛,或许加上一点愤世嫉俗、一点逸性、一点臆想,总会给读者捧上一道令人咋舌的“精神大餐”。他的创作总是独树一帜,让人在阅读中难以释手。这是个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没有人不被裹挾。我们不会强求我们喜欢的作家超然世外。相反,越接近现实沉浸其中,越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14.北京陈泽宇

在鬼金的《驶向拜占庭》中,“如何谅解美无回应”是小说的主题。文殊对西岳,霍莉对“我”,我对文殊,甚至西岳的父亲对西岳之间,都构成着“无回应”的人物关系。这种没有回应的美不是无法回应,而是一种失效,类似于《边城》中的“不凑巧”。对纯粹美学的不懈追求,让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三岛由纪夫和黑塞的熟悉,但与二者不同,在美的极致是毁灭和不断的美学超越之外。鬼金对“美无回应”的谅解方案来自世俗,如同叶芝同名诗歌里表达的对永生(也就是美的极致)的渴望,小说末尾两张怀孕的照片表达着作者的态度:烟火气是对人世“美无回应”的唯一谅解。

责编:梁红

猜你喜欢

文殊拜占庭灵魂
文殊菩萨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探究拜占庭镶嵌画的美学风格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的东地中海世界
灵魂树 等
拜占庭之光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