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道与德
2018-09-10李海峰
李海峰
《道德经》中谈到的“道德”与日常生活中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谈到的道德,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外在规则。而在《道德经》中,道与德这两个字都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它是通向天人合一的途径,达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境界的密钥。
“宇宙在乎手”,就是指心怀博大,宇宙的规律尽在手中掌握,学识智慧超人,胸怀韬略;“万化生乎身”,指宇宙万物的变化与人的身体变化规律一致,参破人身体蕴藏的奥秘就能够领略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合道而行,无往不胜。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观念,贯通儒道两家,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以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指向都是内向性的,即向内反省,通过内在的人格修养完成知道、修道、证道的过程,达到与万物相通的天人合一。
“道”最初的含义是指人行走的道路,《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也”,是指有一定指向的道路,引申为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轨道,通称为“道”。因此日月星辰所遵循的轨道为“天道”,人类生活所遵循的轨道为“人道”。“道”后来被引申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事物发展的规律。道既产生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
“德”是形声字,从彳(chi),惪(de)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德”的本义是登高,攀登。《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德,升也。”《易·剥》里讲:“君子德车。”是指君子登车之义;“德”的第二个合义是感激,《左传·成公三年》说“然则德我乎”,意思是“那么你要感谢我的恩德了”;“德”的第三个意思通“得”,即取得、获得的意思,是指人获得了道之后,道在人行为举止中的体现。
“道”体现在人格完善理论上是“以德养生”,即道德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延长寿命。生命的完善可以通过内在的方式,升华境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何为尊道贵德
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是平安吉祥的,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我们相互祝福的时候也会说“祝您心想事成”。而现实中,却有人顺遂,有人坎坷。《道德经》提倡尊道贵德,要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道而行。没有合道而行的人就如同驾车在公路上逆向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也许偶尔一次不会出事,但出交通事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日子久了难免会面临灾难。尊道贵德的必要性可以直观体现为深厚德行才能承载起厚重的物质与财富,即所谓的“厚德载物”。德行如同人生的航船,德行深厚是大船,德行浅薄是小船,在人生旅途航行中,风起浪涌的时候大船才不会翻船。而真正合道而行、德行深厚的人自然而然地心想事成,愿望和理想更容易实现,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究竟怎么做才是尊道贵德?
一是,积累阴德,默默做事,做救病救人、修桥补路等善行不留姓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无为、无得之心去做,收获的福报与德行能量将是无量无边的,因为做这些事情是发自真心,没有计较分别与个人私心。古人经常讲这个故事,有个赶考的书生算命认为自己寿命已尽,懂易学的同伴和算命先生都劝他回家等死。在他准备回家的路上,在河边他碰到了因为卖猪收了假银子无法向家里交代而准备跳河的孕妇,书生悄悄将孕妇的假银子换成真银,救下二条人命。书生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继续留下科考,不想后来不仅没有死还考取了功名。
二是要敬畏父母师长和德行高的人。父母是对我们每个人最有恩情的人,师长是教导我们开启人生智慧的导师,对他们的敬畏也是提高道德的方式。
三是以广大的胸怀和格局去做事做人,所谓合于天道。天道是指时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拥有大的胸怀与格局,事业才可能做得大、走得远。这也意味着要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川页应时代发展,只有把握趋势,才能敏锐地发现发展趋势中的商机,才能找到自身的定位。可以说,合于天道,才能有美好前景。
四是要合于人道才能凝聚人心。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家庭,都应该提倡精神和修养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提升,这样才能让企业员工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增强家庭凝聚力。
最后,除了前面提到的要积累荫德,還要积累微德、显德、玄德等。微德就是细微之处的德行,比如在地上捡起一片垃圾,又比如在待人接物时能够表现出对每个人的尊重与重视,小到在上下电梯的时候能够照顾他人,在与人交谈时能够去温暖他人的心灵等;显德是和阴德相对而言的,比如在企业中,公益有时候需要为了企业形象而成为显现在大众面前的德行;玄德是《道德经》中非常强调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就是天地德行的体现,生养万物,不去干涉万物,就如同阳光普照万物,哺育万物成长,只是惠及而非主宰,这就是玄德。无论是开创一个企业,能够不以占为己有为唯一目的,保持谦下平和,如同海纳百川一样礼贤下士并不容易;还是生养、教育孩子,能够适时得体地放手,尊重他的个性爱好,不强制他按照自己需要的方式改变,这都是玄德的体现。
无为之道
达到尊道贵德途径的关键就是放下强烈的目的心和执着,以一种无为的方式去做事。如同《道德经》所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知识的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求道的方式是不断减损的过程,将后天的欲望、主观的想法减到没有,内在的清明与智慧自然显现,按照规律行事,自然就从无为而达到无不为,每个当下都能清明觉知,如同婴儿那样能量满满,阳气充足,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
当精神上进入无为就可以领略到虚静之妙,“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这就需要内心虚静,复归于天地之道。人惟有收心归静,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达到虚极静笃,自然万象皆空,一真在抱。人心虚静状态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复见其天地之心乎。”如果真能经常致虚极,守静笃,即可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身。那么,我之性体,可与天地并立;我身中之炁,可与万物并通。阴阳消长的规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
总之,人遵循尊道贵德之法,惟有收敛浮华,归于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最终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实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