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 在旅行中转变角色
2018-09-10薛珊
薛珊
正如无数迷人且性格独立的人一样,与阿木聊天,会感觉特别舒服,在她恬淡纯白色的衣服之下,似乎潜藏着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蓝毗尼的颠簸路程、逃离拜县时乘坐的洒农药小飞机、瓜纳瓦托幽暗的地下通道、荷兰偶遇的广场派对、沉浸在维也纳的席勒展览、捷克花市上收获的鲜花……从小酷爱行走的她,足迹遍布各大洲,一个人走了三十多个国家,每年准时出发,似乎从不疲累也未曾停止。
阿木偶尔会开起小玩笑,说自己这两年年纪大了,许多以前旅行中的经历,现在想想都后怕。这样的场景也不由令人会心莞尔,她会让你想起那个在异国旅行中结识的朋友,虽然陌生,但却亲切。
阿木坦言,通过旅行,她获得了很多,也在进行角色的转换。在工作中,她是一个老师,在旅行中,她是一个学生。在过往十多年的独自旅行中,在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当地人生活和文化中,她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丰富着自己。
不褪色的奇遇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吴哥窟遗址已经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早在1907年,就有记载,当时有大约200个游客在三个月的时间中造访吴哥窟。2009年阿木第一次一个人开始国外旅行,选择吴哥窟为目的地的时候,涉足那里的国内游客并不多。而阿木选择吴哥窟的原因也很简单。“去看看建筑。”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阿木来到珠海成为一个美术老师,利用每年的寒暑假,逃离城市里川流不息的喧嚣和无所适从的烦闷,开始了自由自在的一个人的旅行,而她的目的地总是优先选择那些有着独特建筑风格、以艺术为基底的城市。
阿木早些年在东南亚练就了一身旅行的好本领,“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怕,现在反而顾虑多了。”穿梭在蓝毗尼的泥路上用塑料糊住车窗的小巴士、开设外部站位的面包车、没有车门的公交车、飞驰而过的摩托车……这些看似不属于游客的交通工具,曾经带着阿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那些既兴奋又刺激的旅行,如今回想起来都是年轻时的“无知者无畏”。阿木的旅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反复去那些她喜欢的地方。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自然风光都颇有特色的尼泊尔就是其一,在这个谦逊善良的古老国度里,阿木的经历听起来仿佛如同电影情节般惊险。“那时候滑翔伞还很少,在尼泊尔体验了100美金一次,但是还没出发多久就被挂在树上。”当时阿木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保护脸还是相机,在当地人的帮忙下从树枝上解脱。阿木再次出发的时候,同行的教练让她在天空飞了很久,当后来听说在她之前起飞的韩国姑娘没飛多久就吐的时候,阿木还是佩服自己的胆量和体质的。但是在多年后的讲述中,阿木才后知后觉到,可能当时的教练也只是业余水准。还有一次坐飞机去加德满都,等了五个多小时都没有飞机,同航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选择改时间,但是阿木还是执拗地等待,还好最后顺利起飞。“其实按照经验,不应该等的,后来没过多久,那个路线就出空难了。”一个人的旅行,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安全问题。阿木每次都会给家里报备详细行程,尽量每天联系,在外不喝酒,也不去夜场,晚上也不怎么出门,远离一些危险元素。听着阿木这些刺激却饶有兴味的旅行故事,不免会冒出疑问,为什么会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我平时的性格很将就人,不想放假的这两三个月还将就人,那就自己一个人旅行,自由自在。”一个人旅行不会感到孤单的阿木,背着60升的行李包,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处,带着相机、画笔,将美景定格成不褪色的画面。
“而且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好的一点是会遇到很多帮你的人。”2015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时,不仅那些保留着二战痕迹的建筑、蓝色多瑙河让阿木印象深刻,当地可爱的人也让她对这个东欧国家赞许有嘉。“我去一个温泉搭乘公交车时,告诉司机自己的目的地,让司机帮忙提醒她下车。”但是当公交车驶向了类似住宅区的地方,阿木感到奇怪,就询问司机。这时候司机才恍然大悟,自己忘了。阿木表示可以马上下车到对面是坐车,这位可爱的司机坚持要将阿木送到目的地,还给她买了披萨。这样发生在旅行中的温情细节,让人感受人性的美好。
2017年,阿木的足迹来到了挪威。在这里,她不仅仅收获了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路途中的惊喜。她乘坐的火车从卑尔根驶向奥斯陆的7个小时路程中,路过森林、峡湾、戈壁、草滩、城镇,涵盖了人们所喜欢的一切风景。阿木在旅程中,拍了一个坐在她隔壁的男生的照片,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凝视窗外的风景。闲淡的火车旅行,因为各种景色入眼而变得值得回味。在挪威爬山的经历,在阿木的手机里保存了好多视频,每一个点开都是白雪皑皑的一片。“当时向导说很简单,我看身边的队友都是年纪比我大的人,觉得自己能跟得上。谁知道会很吃力。”阿木在冰川前进了20多分钟后,就赶紧把胸前的相机装了起来,“实在是没精力拍照了,气都喘不上来,一对母女、一对新加坡夫妻一起跟我都落在后面,现在想想可能那对夫妻是想陪我。”雪掩盖到膝盖,每一步都走得不稳,阿木担心自己会拖累团队。“一路上还看到当地人一家老小在喝咖啡野餐,拿出来炉子热奶,一点都不怕小孩子会冻到。”在阿木的旅行故事中,你会发现不光是惊险这么简单,保存在手机里的视频和图片,总能勾起许多明朗的回忆。
在旅行中获得满足
阿木拍摄的图片里有许异国广场上游人在画画的场景,“他们画得很投入,我会跟他们聊天,然后坐下来一起画。”持续专注当代艺术的阿木,在刚毕业的时候,因为专业成绩好做过一些展览,给自己的定位是艺术家。“出去看得越多,越来越觉得自己是艺术业余者,现在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正如阿木自己所说,出去旅行是去学习的。每当旅行,角色就会转变为学生的阿木,旅行线索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设计师、艺术家或者建筑。她曾因为传奇女画家佛里达专门去一趟墨西哥,为自己钟爱的艺术家席勒的特展专门去一趟维也纳,喜欢一个设计感极强的墓地专门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好奇一个外观长得像水桶的教堂而专门去芬兰赫尔辛基……阿木也曾经因为直岛上安藤忠雄设计的南寺感到震撼。
“2015年去濑户内海直岛,之前不知道会有这么一个寺庙。”在南寺这个全黑没有光源的空间里,观者的感官似乎被无限放大,时间仿佛被拉长,阿木在适应两分钟的黑暗后,才开始逐渐感受到隐隐光源和袭面而来的震撼。“听向导说,在这两分钟里面,很多人都放弃了。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还是要沉淀下来。”在旅行中不停沉淀的阿木,这几年开始了在柏林的艺术课程。“不是什么考学历的课程,单纯去跟着老师学。”阿木在接下来的今年暑假行程中,就包括在柏林学习的一个月时间。《Lonely Planet》曾如此描述柏林的艺术界:“在柏林,艺术爱好者的指南针转得根本停不下来。”“自由的艺术之都”是人们给它的定义,如今阿木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指南针。
她的画里有桥、博物馆外的午后、柏林路上的行人,尺寸如同明信片大小的水彩画,记录着阿木旅行中的细枝末节。“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现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画的这些画,是我旅行中常见的状态,觉得很满足。”艺术在国外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更像是融入生活的日常,是与生俱来的的习惯,人们不会因为你去看一个展览而大惊小怪。在近十年的旅行中,阿木的摄影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她不仅拥有了几十张相机内存卡,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文章持续了两年半,也是她在此之前意想不到的。为了能更好地跟德国的老师同学交流,她还在学习德语,这些都是在旅行中不断增长的技能。
对二手物件情有独钟的阿木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买手,帮朋友在国外淘各种漂亮的宝贝。“后来觉得浪费时间,就买自己喜欢的,一个城市的二手市场一定要去看。”阿木有一张父亲帮自己拍的图片,手里提的棕色皮包就是在二手市场淘到。省下的时间,阿木更愿意陪伴家人。“这几年开始,我会用一个假期带着父母一起出去旅行。”喜欢黑胶从事建筑行业的父亲,对阿木的影響很大,小时候是父母带着自己在国内到处跑,现在是她带着父母在国外到处走。“我在柏林上课的时候,我爸就在学校附近自己走走逛逛。”父母在跟她一起旅行后,也逐渐接受了女儿的生活状态。
阿木的相片里有一张是对焦失败的海边直岛,下午的灿烂阳光不再刺眼,反而变得和睦美好。阿木不遗余力地在旅行中丰富自己,又简单随性地进行着学习,即便舟车劳顿也难掩内心的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