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花自满园

2018-09-10吴一凡

成功密码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昌市江西省学校

吴一凡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饮酒(其五)》的诗篇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南昌市启音学校正是这样一种于闹市中寻得一片静谧,在清静中守得一寸心宁的地方,固守着安详姿态。学校创建于1946年,前身是“南昌市私立启音学校”,是江西省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聋哑学校。1956年,学校被南昌市政府接管并改名为“南昌市聋哑学校”。在72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由一所普通的听障人士识字场所逐渐成长为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集学前康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师资培训、特教研究为一体的听障教育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特殊教育更加重视,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昌市启音学校”。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南昌市政府决定将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列入南昌市2009年三大重点工程进行重点督办。2011年3月,南昌市启音学校正式迁至南京东路879号,现总建筑面积为16242m2,整个校区由以前的不足4666m2扩大到现在的16666m2,形成了以教学综合楼为中心的康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职业教育、生活休闲四大区域。校园规划分区合理,功能明确,环境整洁优雅。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南昌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先后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平安示范校”“江西省心理健康达标校”“南昌市文明单位”“南昌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70多年来,南昌市启音学校始终抱有“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理念,为听障学生倾心尽力,润物无声,花开满园。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用之人”

特殊教育作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重要标志之一,是其社会文明程度的部分展现。做好特殊教育不仅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南昌市启音学校都秉承着“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用之人”的办学理念,竭力为听障孩子提供教育服务和社会帮扶,帮助听障群体树立自信品质、习得自立本领、形成自强意志,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办校多年,学校始终围绕着“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的目标前进,立志把学生培养成“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有用之人。为了更好地教育、培养听障学生,学校梳理教育思路,制定教学策略,将教育目标细分为“三步走”。一是做好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残疾和缺陷,帮助学生接纳自身;二是提升教学,给予学生自立本领,拥有一技之长,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三是培养自信,养成学生乐观意志,树立信心做生活的强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规模越发广大,目前学校在校学生为187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年级。随着教育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与不断重申及逐步发展,学校也积极发展自身的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对听障学生的教育教学加大资金投入以改善学生的教育环境。为此,学校分批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全力打造现代化、专业化听障学校。学校先后采购了20台一体机设备,引进了24台先进缝纫机和2台包缝机,修建了可容纳2个班级同时使用的计算机教室,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升级了图书管理系统。目前,学校正筹备建设特殊教育专业录播教室,以促进学校专业发展。此外,为帮助听障学生提升听觉能力,更好融入社会,学校还打造了专业的听力语言测听室,并依据听障学生特点分派律动教师,解决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难题。现如今,学校的教育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丰富化,各方面都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气息。

做好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让听障学生享受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让听障学生借助先进发展成果“修炼”自身,提升其生存能力。为贯彻“让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用之人”的教育理念,近些年,学校积极拓宽各类资源、渠道,着力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捧着一颗教育之心,在特殊教育的路上奋力前行。

“多层次、多渠道、面向社会培养人才”

一直以来,听障学生的就业都是社会的一大难题,虽然南昌市启音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考取了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就业问题相对而言不如此突出,但学校依旧积极破解听障群体就业难题。

在教育教学规划上,学校对各年级段听障学生开展针对性课程,做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自身才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并制定详尽的课程设置以应对学生未来就业。学校形成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启音模式”,即小学通过兴趣引导学生接触专业,中学以兴趣爱好开展专业技能训练,高中依据专业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水平,让听障学生学到知识和一技之长,以应对社会或高等院校的实际需求。

为遵循“多层次、多渠道、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原则,本着适应听障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学习特点,学校在积极开设了美术绘画、服装设计(缝纫)等职业课程的同时,还主动接洽社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努力结合社会力量共建职业教育新途径。2017年,学校与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开展友好合作,开设瓷板画专业,成为南昌市首批瓷板画进校园试点学校,课程全力打造“1+1”双师教学模式,每周二邀请瓷板画绘画大师进校园开展教学工作。此外,学校还与聚福堂酒楼进行合作,打造江西省首家听障人士文化主题酒楼,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听障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创业的平台。

帮助听障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是启音学校教育本责,为此,学校不仅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还多方跑动,积极与社会企业开展良性合作,旨在更好地推送学子融入社会,成就各自的精彩人生。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面对听障学生,特殊教育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心血,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强大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严把入口关,在引进教师时特意将学校的基本情况、任职的特别要求告知应聘者,以确保对特殊教育认同,对特殊学生热爱的教师进入学校。

目前,学校拥有在职教师58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中学高级教师2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西省第三批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骨干教师”4人,且多名教师荣获“南昌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昌市师德先进个人”“南昌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温暖人、用待遇吸引人”的方针,积极打造“竞争上岗、多劳多得”的用人机制,让教师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成果。同时,学校也积极开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教师责任感。

德为人之品性,师为生之典范。只有把握好德育教育,才能教人成人;只有把握好教师德育,才能育生成材。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实施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持零容忍态度。为此,学校定期开展学习研讨以增强思想政治素养,讲好身边好人故事,树立师德模范,并及时通报反面素材以做好警示教育、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以处理违规行为。

在立德樹人方面,学校实施师生德育并行的教育政策,教师与学生一齐修身。身体有缺陷,但人格万万不能有。学校积极利用日常的班队会开展学生教育,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或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思想宣传,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校高三年级学生胡心怡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偏远山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美好的校园生活为她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在学习上,她认真努力、严格要求、脚踏实地,而学习外,作为“花儿与少年”舞蹈队的骨干队员,她带领队员们坚持刻苦训练,积极参与各项舞蹈比赛和文艺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2018年,她也被南昌市青山湖区推荐为“新时代好少年”参加市级评选。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自办校以来,南昌市启音学校一直遵照这样的理念执行自身的办学策略。

在特殊教育还不为社会、家长所重视的早前,学校一方面积极宣传,让听障孩子的监护人了解上学的好处,知道哪里可以接收听障孩子入学;另一方面又积极争取,向社会各界寻求资金帮助,以确保听障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保障听障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学校基本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在此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让每个听障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了学校进阶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转而成为新的办学目标。

现如今,学校正在努力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充分实现家庭、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让每一个听障孩子都能接受到知识和文化的熏陶,能够习得一技之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在重教育质量的办学初衷下,学校不断加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赋予学生一技傍身,因此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学生吴凡兵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残疾人IT大赛,获最具人气奖;胡心怡、许梦娇在全省听障学生古诗默写大赛中分获第一名、第二名。2017年,学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残疾人岗位经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多个一、二、三等奖和道德风尚奖;2018年,学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跆拳道锦标赛获多个单项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此外,学校“花儿与少年”舞蹈队先后参与了省、市残联艺术展演,表演的舞蹈《鄱湖渔家》《E时代》分获省、市的一、二等奖,并代表江西省和“心连心”艺术团同台进行演出。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南昌市启音学校不忘文化知识的重要性。2018年,学校高三学生参加全国特殊教育高等院校招生考试,13位学生考取了高等院校,录取率为100%。其中,7位同学被本科学校所录取,学生周剑龙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吴仪、吴轩、吴卓考取了长春大学,李玮铭考取了郑州师范学院。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是一所普通学校所追求的目标,更是一所特殊学校所努力的方向。南昌市启音学校不畏现实艰难,即便遇到办学条件、师资短缺的桎梏,依旧不怕辛劳困苦,勇于担当教育重任,在特殊教育领域昂然向前,花开满园。

猜你喜欢

南昌市江西省学校
模拟成真
时代漫画
时代漫画
请到康都来
于晓明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