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果,一种能当“中药”吃的水果
2018-09-10古晨茜
古晨茜
说起金珠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当地具有百年历史的野山梨。这种野山梨之所以能从山上走入人间,要得益于金珠果协会会长李应贤,这个家住洛宁县马店乡关庙村的退伍军人,36年来在金珠果种植培育事业上的不懈努力。
在洛阳市洛宁县,有一种个儿头不大,皮薄肉厚,外皮黄褐的梨子深受当地百姓追捧。这种梨子,叫作金珠果。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个新品种居然是当地一个年逾半百的农民、退伍军人——李应贤培育出来的。他跋山涉水,苦心钴研,用数十年的时间攻克了许多专家们都未实验成功的优质野生沙梨新品种培育难题。其培育的金珠沙梨,外观美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蒸食软糯可口、止咳祛痰、滋阴润肺。经常食用,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身体都大有裨益。该品种不仅得到了众多农业专家的认可,更是通过了中国农科院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的检验。从培育成功至今,金珠果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敲开幸福门的致富金果。
3月29日,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范小红带领#参谋帮办#小分队一行,来到洛宁县金珠果示范基地进行采访调研。洛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红艺,洛宁县科协主席贾红霞、副主席杨耀平等陪同调研。
退伍回家,为致富开始种果樹
今年61岁的李应贤是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人,他走上培育沙梨之路说起来颇具传奇色彩。李应贤1977年入伍,因表现突出还立下过三等功。当时,以他的条件,退伍后会有妥善的安置。但是李应贤却牢牢记着临行前首长对他的叮嘱,要好好干一番事业。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当他背着行嚢退伍回家,看到全家8口人还挤在一孔没有通电的窑洞里的时候,就立志要留在农村,开创一番事业,改善全家的生活。他的这种选择当时让许多人不理解。李应贤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偏瘫,全家基本上就靠着在学校教书的大哥每月10多元的工资度曰。李应贤明明可以被安排就业,或者是去跟着亲戚做生意,哪一条出路都比当农民强,他却偏偏选择留在村里,为此他还遭了全家人的埋怨。不过李应贤没有争辩,而是默默等待时机。
恰好这时,村子里有一片果园要对外承包,李应贤抓住时机承包了这片果园。最开始,李应贤并不懂果树种植,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他专门购买了全套果树栽培和育种方面的教材,还把自己能找到的相关果树种植的报纸杂志订了个遍。白天他在果园里忙活,晚上回到家就在煤油灯下看书,看得入迷被油灯熏黑了鼻子都不知道。碰到不懂的,他就一条条记下来,有空就搭乘着过路货车到河南农业大学或河南省农科所找教授、专家去问。一趟又一趟,几年下来,他跟农科院校的专家们都变成了熟人。
勤勤恳恳,踏实经营,没几年,原本荒草萋萋的果园已变得郁郁葱葱,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家人的生活条件也因李应贤对果园的经营有方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虽然收入已经不菲,但李应贤并不感到满足。李应贤回忆说,当时种的水果大多都是市面上已经有的品种,成本高,而且不具备太大的市场竞争力。“怎么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呢?”李应贤萌生了自己培育出新品种的念头,他想自己做一次市场中的主角,不再随市而动。
但是,有什么新品种可供自己培育呢?苹果、葡萄等品种在认真考虑却都被他否定后,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品种。然而,一次对专家不经意的拜访居然成了他的指路明灯。在李应贤又一次登门求教的时候,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宋淑贤告诉他,豫西山区内其实有着丰富且珍贵的野生沙梨资源,但回前所有的品种品质很差,如果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出新品种,将对世界林果业做出贡献。听了宋淑贤的话,李应贤当即拍板决定培育野生沙梨新品种。
踏破铁鞋,新品种终被苦心人育成
要想利用野生梨树培育新品种,就要进入山区采集野生梨枝条,寻找到合适的野生梨做母本。说起当年采集枝条的情景,李应贤沉浸在了回忆里。记得有一次他拉着朋友一起上山采集枝条,发现了几个悬挂在悬崖边树枝上的野生梨子,欣喜地攀上去想要去剪枝条,却没留意上面挂着毒蜂巢,不小心碰到之后野毒蜂倾巢而出,把他们吓得用衣服蒙住头撒腿就跑,后来还是用火把将毒蜂熏走之后,才采集到了枝条。还有一回,他和哥哥两个人一起进山,没想到入夜之后雾气蒸腾,在山下生活了几十年的两个人硬是在山里迷了路,只能摸索着找到一个山洞坐了一整夜,第二天才找到出路。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李应贤采集母本的过程之中数不胜数,在山间被刮伤蹭伤更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从来没有气馁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时间,李应贤走遍大山,找到100多个野生沙梨品种,总算是把豫西山区所有野生沙梨品种找全了。“当时找枝条全靠运气,运气好的话可能一天就找到一种,运气不好,三五个月也没什么收获。”李应贤说,不过在他看来这3年绝不是浪费时间,他说,虽然最后得到的只是一种结果,但是如果不把所知道的野生资源都找到的话,很有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性状会被遗漏掉,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以后的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有了枝条,培育却并非一帆风顺。找齐母本后,他将枝条栽进果园精心呵护,苗子一株株成活了。为了得到基因最好、保健功能最全的沙梨品种,他把采集到的100多种沙梨交叉嫁接,只有27种结出了果实。后来他又把27个品种嫁接到果园里的一棵老梨树上,等待结出果实。年复一年,8年过去了,几十种沙梨树才结出第一批果实。李应贤将这来之不易的小果子逐个品尝后发现,它们不仅小得可怜且十分酸涩,根本没办法投入市场。不得不说这个结果对李应贤打击很大,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的坚持真的对吗?专家们这么多年都没有培育出来,也许自己也培育不出新品种呢?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过要放弃。但是冷静下来后,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已经做了这么多努力了,不能白费。于是他背上行嚢,又一次踏上了求教专家之路。
这一次,他跑到了陕西省林果研究所,林果专家杜澍教授看到李应贤背着一兜干粮专程找他求教,深受感动,腾出一天时间给他讲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讲品种改良和培育的各种方法措施,最后鼓励他改变多个品种的组合方式嫁接和栽培模式以及给肥模式重新培育。有了专家的倾嚢相授,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了。1998年11月,李应贤培育出的沙梨结了果,这个新品种果实个头匀称、颜色金黄、酸甜浓郁、肉质酥脆细腻。李应贤这次满怀信心地带上果子到了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会去鉴定,开始鉴定人员还不相信他一个农民能培育成功新品种,结果品尝了以后根本停不下来,居然把李应贤带去的样品给吃光了。3天后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会搬到了李应贤的果园里进行,该品种“代表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同类空白”,通过了河南省科委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与会的专家建议加大力度推广该品种并为之取名“金珠果”。李应贤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条培育之路,他走了10年。
随后,李应贤在25亩果园里全部种上了“金珠果”,“金珠果”大量进入市场之后,很快得到认可,以其个大、味鲜、品优的特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和果商,每亩的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到1万余元。
造福乡里,金珠果成农民致富果
李应贤金珠果种植收入不菲。起初是亲朋邻居看着效益好,都来向他讨要树苗回家栽种,后来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发现种植金珠果前景好,纷纷效仿种植。面对这样的情形,李应贤不仅没有藏私,还毫无保留地把“摇钱树”移给他人种植。用他自己的话讲,自己穷的时候全靠着大家帮衬,现在自己过好了,得让大家都富起来才行。有能力才更应该为家乡贡献一分力量。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有村民想种金珠果一时拿不出苗木钱,他就把价值上百万元的果树种苗赊给周边的果农。家里揭不开锅的贫困户,他干脆就直接赠送果苗。乡亲们和果农有不懂的地方,他还会去实地查看再给他们讲解,让周围的村民跟着他一起走上致富路。
他的举动在洛宁县引起了关注。在洛宁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洛宁县金珠果协会,带动洛宁县推广金珠果种植面积1万多亩,带领干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成立协会后,不仅定期免费挙办培训班,他还自费进行整理并印刷了万余份栽培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种植了金珠果的农民,每亩地都能受益上万元,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金珠果的魅力,李应贤每年都自费带着金珠果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农博会,得到了不少地区农民的认可,目前陕西、四川等省也引进了金珠果。
已经取得的成就并没有让李应贤停下脚步。金珠果育种成功之后几十年间,李应贤一直致力于品种的改良增收。在解决农药残留方面,他为了保证品质,在实验园中保证不喷洒农药,利用杀虫灯照明技术消灭虫害,近两年舂天他还高价请蜂农带着蜜蜂把从砀山采到的梨花花粉和从豫西山区采集到的野生原梨花粉对金珠果授粉,既保持了金珠果的口感又提升了其保健功效。
在学习过程中,李应贤还不断借鉴山东、陕西以及国外先进种植经验,譬如在订阅的报纸杂志中看到国外先进的培育技术,通过改良加工,用在25亩野生沙梨试验园,于是他便模拟野生沙梨的生长环境在试验园内撒上草籽种起了草,“每半月割一次草再喷洒上益生菌”,让割下的草产生腐殖质,用天然肥料使果树增产高产。又如他还会在果实膨大期喷洒硼肥、铟肥,这是借鉴了山东烟台种植大樱桃的成功技术。
2017年,李应贤锐意创新,专门开辟了200亩金珠果矮化密植园区,这是这一技术在全国首次应用在沙梨这一品种中。普通的金珠果想要收获最起码要3-5年,而这200亩矮化密植园区,第二年便能产生收益。并且每亩地能够栽种100多棵梨树苗,苗间距离适宜机器开进田地。这一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金珠果结果期,同时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准,前景十分广阔。在我们调研时,看到了园区边上正在建设的冷库库房。普通的庫房大多是灰色或是蓝色,这所却是军绿色的。李应贤说,自己当过军人,始终对军绿色有挥之不去的感情,待到冷库建成之后,就能够降低季节对金珠果的影响,掌握销售主动权了。
多方重视,金珠果迎来发展新机遇
马店乡关庙村,作为河南省民盟定点扶贫村。2018年年初,河南省副省长、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河南省委主委霍金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太安等领导专程到这里进行调研。当地金珠沙梨产业扶贫基地发挥原产地优势,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电商服务中心,提升群众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马店金珠沙梨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到户增收、互助资金、县乡补贴政策,带动贫困户增收致福。现今已吸收了会员600多名,带动洛宁县推广金珠果种植面积3万多亩,帮助50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副省长霍金花在调研时,对该基地给予了高度赞扬。
范小红表示,作为地方特色产品,金珠果具有“新、奇、特”等特点,品质优异,推广过程中,可深度挖掘“金珠果”的文化内涵与情怀,将其打造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近两年,农家参谋持续探索“河南省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建设工程,旨在走出一条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营销之路;发掘河南省各市、县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精准扶贫富农项回;同时利用农家参谋杂志社全媒体平台与多种合作单位的媒体力量,用互联网加出优质农产品的服务品牌、技术品牌、模式品牌,将优质绿色、健康的优质农产品送进干家万户。此次调研,就是要将金珠果产业协会纳入该工程网络之中,让“金珠果”名气打出来,从深闺走出去。
洛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红艺也表示,金珠果产业,对村、镇、县的脱贫攻坚工作都颇有助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后将考虑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推动本土产业发展。
2018年,农家参谋杂志社要将1河南省科协现代农业大讲堂开到关庙村的田间地头,特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知名梨树种植专家为农民授课,送科技下乡,推动金珠果产业发展。
奋斗了几十年,李应贤的金珠果事业,如今由他的女儿女婿逐渐接手了。但言谈之中,加强冷库建设、果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今年61岁的李应贤依旧不停歇地规划着下一步的发展,对事业信心十足,热情满满。闲暇时,他会到自己事业的起点——梨园中那棵百年梨树下去坐一坐,吹吹风,看看松鼠在林间跳跃,一切疲惫都会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