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隔代爱变隔代害

2018-09-10冯宝琴

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椅子隔代阳阳

冯宝琴

“老师,阳阳又发脾气了,砸了同桌的文具盒,摔了同桌的书,还把同桌的书包扔在地上踩。”刚走进教室,班长又来向我报告了。

阳阳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三天两头哭闹、打人、发脾气,每次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次,因为同桌不小心把他的文具盒碰落到地上,他便大发雷霆。我这学期已给他换过好几个同桌了,他好像与谁都难以相处,总是说同桌欺负他,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他的错。批评他,他反驳说:“是他先碰我的。”还不时有学生告诉我,阳阳的奶奶经常在路上拦住他,让他不要欺负阳阳,让着阳阳,有时甚至说要去找家长……看来得去家访,找家长聊一聊了。

阳阳和奶奶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间平房里,跟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阳阳上三年级的姐姐。阳阳的奶奶告诉我,阳阳的父母进城打T了,阳阳是她一手带大的。交谈中,奶奶多次提到同学欺负阳阳的事,比如,弄丢了铅笔、拿走了橡皮、碰落了课本……还不时叮嘱我要好好批评他们,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而阳阳总是无辜的。

正聊着,外面传来了阳阳的哭声,阳阳大叫:“奶奶,椅子把我绊倒了。”“不哭,不哭,阳阳不哭,椅子不乖,奶奶打它。”说着,真的用力打了几下椅子,奶奶笑着跟我解释:“孩子还小,哄哄他。”

眼前的一幕令我目瞪口呆,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奶奶。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安慰我的:被桌角撞了,就打桌子;被椅子绊了,就打椅子;即便走路摔倒了,也要跺几下地……年幼的我总能在奶奶的这种安慰中找到心理平衡。想必阳阳就是在这样的安慰与保护中长大的,难怪他无法与其他同学相处,总会为小事发脾气。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其实,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正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隔代教育中,祖辈们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就像阳阳的奶奶,也许在她看来,打倚子只是为了哄孩子,殊不知,她的这种做法会讓阳阳以为他摔倒是椅子的错,久而久之,就让阳阳养成了遇到事情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想办法推卸责任的习惯。

记得女儿四岁时,有一次她被椅子绊倒了,摔得还不轻,眼看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连忙说:“宝贝,你把小椅子撞倒了,赶快扶它起来,看它有没有受伤。”女儿一愣,忍住眼泪,扶起小椅子,轻轻拍了拍,说:“小椅子,对不起,是我不小心,你不要生气。”以后,只要摔倒了,或者磕了碰了,我都用这招,屡试不爽。现在,女儿上大学了,跟她聊起这些趣事,她很认真地说:“妈妈,您说得对,椅子、桌子静静地放在那里,它们又不会动,被绊了碰了,当然是我的责任了。”其实.我当时只是怕女儿哭个不停,却在潜移默化中让女儿学会了承担责任。

都说隔代亲,祖辈们大都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当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总是护着自己的孩子,指责别人的孩子,舍不得自己孩子受半点委屈。在平时生活中,老人们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会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舍不得批评。如果任凭“隔代亲”这种特殊的宠爱泛滥,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这种隔代爱,一不小心也就变成了隔代害。

猜你喜欢

小椅子隔代阳阳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爷爷奶奶来“听课”
交换秘密
爱思考的小椅子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在熊的家里
神奇的小椅子
隔着代,相亲爱
隔代家长怎样当
聪明de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