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贵族
2018-09-10李宏明李承宇
李宏明 李承宇
伊顿公学由20多栋错落有致的二层建筑组成,这些建筑又组成了9个风格相似的院落。院落中间有方形的天井庭院,内侧还有石砌长廊,散发着古典气息。
伊顿公学的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古老简朴的红砖外墙,被时光镌刻上历史的痕迹。和一些大学类似,伊顿公学的主楼大厅里也设有“校友光荣榜”——刻着考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姓名的木板。不同的是,一些大学是将知名校友的名字刻在大理石上,比如剑桥大学,而伊顿公学则是刻在木板上。
主楼所在的院落中央,矗立着学校的创始人亨利六世的铜像。铜像身后的塔楼建筑为建于17世纪的高级书院,里面陈列着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各界名流的半身塑像。看着这份光芒耀眼的“成绩单”,让人不禁感叹这里不愧是“精英摇篮”。
主楼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始建于1441年的哥特式建筑——教堂。教堂外观简洁大方,内部高挑壮观,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教堂前有一小片墓地,里面埋葬着在战争中牺牲的伊顿校友。
伊顿公学对学生的着装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学校的校服也很特别——燕尾服。伊顿公学只招收男生,翩翩少年穿上燕尾服,很有绅士风度。
主楼庭院中还有一个有趣的设计——“走捷径”。在主楼与教堂或教学楼之间,都铺有“门到门”的青砖路,这条路就是通往目的地的捷徑——走青砖路最省时间。为什么说这个设计很特殊呢?因为一般来说,学校庭院中都会铺设草坪,如果去往其他大楼,需要沿着方形庭院的直角边行走。像伊顿公学这样“走捷径”的庭院设计,还真是少见。
小嘴说
名为公学,实为私学
伊顿公学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私立中学。设立这所学校的最初目的是为贫穷的优秀学子提供优质的免费教育,并把这所公学作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直到17世纪以后,学校才逐渐贵族化,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争相将儿子送进去就读的学府。
没有门牌的学校
温莎小镇的街道如此静谧,风光如此旖旎,而与这美景不相称的就是伊顿公学主楼的入口。主楼是伊顿公学的标志性建筑,但主楼的大门却毫不起眼,甚至可以称得上破旧,而且大门上没有悬挂校名牌匾和校徽!如果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很容易错过。
爸爸说这其实并不奇怪。大门朴素一些没有关系,因为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名校,不需要用牌匾来标榜和张扬自己。
朴素的食堂
伊顿公学中有一座于1450年建成的学生食堂。这座红砖白漆的建筑与校园内其他建筑的风格一致,但是看起来更为简朴、古旧。食堂里较为拥挤,桌子和长椅仍然是几百年前的样子,真是一所“怀旧”的学校!
似曾相识的图书馆
我发现伊顿公学的图书馆和牛津大学的“网红”建筑——拉德克里夫图书馆看起来非常相似!两座建筑都有着标志性的圆形拱顶,同为巴洛克式建筑。
贵族学校与“贵”校
历史上,伊顿公学是贵族学校,只有贵族和王室的孩子才有资格就读。现在,虽然也会招收非贵族出身的学生,但入学条件十分苛刻,学生必须有“才”又有“财”——不仅要有超乎常人的才能,而且要有殷实的家境。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小孩送到这里,因为就读于伊顿公学,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的大门。
漫步在校园中,仿佛置身于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所贵族学校,但我看到的不是奢华,而是简朴;不是炫耀,而是内敛。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低调的贵族。
正是这份低调的气质,才赋予伊顿学子独立能力、竞争意识、时间观念、目标意识和历史传承下来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