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强国密钥的找寻
2018-09-08杨华森
德国创新强国的密钥到底在哪里?北京最应该诚心向学的独门法器是什么?带着问题,作为市委党校专题研修班的学员,现将在德国进行短期培训的思考,辑录如下:
沉思之一:北京专题研修班为何选德国?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态、能源、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发展都较均衡,是一个综合型强国。它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相比,均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德意志民族在哲学思辨力、区域中心意识、历史文化传承和维护等心理特质上,与我国有着许多相似性和共通之处。从世界近代历史看,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多年间,德国从一个战败国、分裂国,在战争废墟上迅速重建、统一、复兴,领导并主导欧盟一体化。从国家当代形势看,中德两国建交四十多年来,两国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加深,政府间对话交流深度空前。特别是共商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德中欧合作力度倍增,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不断拓展。综合起来,与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关联度较高,研修选德国比较合适。
沉思之二:人少地小的德国如何再造强国?从Hohenemser先生“隐形冠军”课堂,我们总结了德国人的观点,认为德国小而强源于六个原因。第一,合理分层分级分权的政治体制和健康分散的多中心经济体系。第二,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群体支撑起世界闻名的“德国制造”。第三,严格多元强大的教育科研体系。第四,从外因方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冷战方式在德国角力,客观上成就了东德、西德在战后重建的强大外部推动力,东西两边均快速实现工业化。第五,从内因方面分析,在近代史上,德国本就具有较强的现代工业产业基础和现代科学技术积淀。20世纪初,阿德勒斯霍夫地区就是世界第一个航空中心,第一个风洞就在那里创立。第六,德国人从历史上形成了个人的人性自觉、区域中心意识、多元包容、竞争图强意识、理性思辨意识、战后内省自警意识,构成了德国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使之成为世界多元力量格局中较强的一极,并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丛林。
沉思之三:德国城市化道路得失是什么?德国城市化道路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80年至1960年,由农村向城市发展。第二阶段从1960年开始,进入后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向郊区延伸,第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第三阶段是1980年后,生活重心由城市重回农村,由于就业机会主要在城市,导致交通时间成本居高不下。第四阶段是2005年后,又从农村回到城市,推动城市再度复兴。目前的柏林就属于城市发展的第四阶段。一言以蔽之,一百多年来,德国的城市化经历了“城市化-城市衰退-再城市化”三个时期。德国城市化道路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第二,在几轮螺旋往复式发展中,区域内城乡之间发展得更加平衡;第三,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城市的人口不足问题、乡村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设施不足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第四,基本有效解决了交通、空气、环境等“大城市病”;第五,南北地区的不平衡,特别是原東德、西德地区的不平衡,还将长期存在,仿佛还有一段墙的存在,心灵隔阂远没有消弭。结合当下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德国城市化经历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在城市衰退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思考得更系统、更深入、更辩证。
沉思之四:当代德国城市治理利器是什么?德国拥有五大城市治理利器。一是有主动善治的意愿与理念。二是注重建立战略思维,系统整体谋划全面工作。三是强调多元化主体的分层分工与合作共建共治。突出表现在政府与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与市民、非政府组织与协会等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与关系协调方面。四是始终强调全面深度的公众参与。五是注重运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发展电子政务,增加市民便利性,提高公共事务透明度。分析这些所谓的城市治理利器,北京其实也并不陌生,关键是如何坚持执行以及如何保证执行不变形、不走样。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政府、市民和各类非政府组织依法有序地整合起来,凝成合力,成为城市治理中善治的中坚。
沉思之五:德国如何实现教育强国?德国教育体制既严格又多样化,能够及时分流,兼顾各种需求。幼儿和小学为初级教育,差别不大。初中教育分为四类:职业预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实科中学(较高等职业需求)、文理中学初阶(以上大学为主)、综合中学(主要对于偏科严重的学生)。高中教育,也称“高级Oberstufe”:分为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度的职业学校和文理中学的高年级。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包括340所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综合大学,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较少,特色极为突出,偏重于应用,强调实习;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因材施教小班教学。德国以前只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与国际接轨增加了本科学位。梳理德国的教育,可见其严格中却不失灵活,通盘体现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意味。在优先保证职业需要,再提升精英教育的过程中,就像手自一体化的汽车变速器,既能手动自动两相方便,又可以转换自如,并驾齐驱推动国民教育。这种教育结构,暗含“二八”定律,80%以上受教育者以就业优先为主,持续稳定地向德国制造工业输送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集中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推动学术型的精英教育,致力于高端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应用研发,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与经济创造、社会发展的最佳组合。
沉思之六:谁是德国制造的隐形冠军?有数据表明,德国330万家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其中一千多家企业,在全球细分行业市场份额占有率数一数二,有“隐形冠军”美称。究其成功秘诀,主要有历史传承、传统技能、专业化、灵活性、国际化竞争、靠近市场、员工团队强大、创新力、集群式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等原因。延伸思考提出另一个问题:是德国中小企业成就了德国经济?还是德国经济成就了德国中小企业?二者既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又相冲相克、矛盾转化。主观上,既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不思进取、自甘平凡,也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想扩张做大、称王称霸。客观上,则有市场容量、融资瓶颈、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绝对数量在德国之上,但隐形冠军却屈指可数。培养中国的隐形冠军,必须从最基本、最基础做起,回归产业本质、回归生产制造业本质,发扬工匠精神,高品质做实业,做高品质实业。
沉思之七:工业4.0是时代营销还是凤凰涅槃?全面把握德国工业4.0,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德国工业4.0最核心的是把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加式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升级,可谓凤凰涅槃,再次高飞。第二,加快扬长补短,保持德国在硬制造方面的优势,并强化软性的信息网络技术,与美国由软信息加硬制造的再工业化,异曲同工,相向而行。第三,在提升硬制造工业的同时,统筹协调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AI技术,减少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促进制造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继续保持德国制造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些对“中国制造2025”有绝佳借鉴意义。
沉思之八:德国如何破解城市环保困境?一是能源转型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在大气微尘污染中,德国的交通排放和热电排放是重点,占比近三分之二。德国新能源转型目标是新能源供电2020年达到35%,2030年达50%,2050年达80%。在整体能源转型中,北京可以向德国的目标规划、思路方法和具体项目借鉴。二是垃圾经济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在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发电的基础上,选择立法保障,建立全市通用的回收系统。三是绿色城市与环境保护的互动。把留白增绿这篇大文章做好,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除了常规的绿化带、平原造林之外,创新地在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建筑绿化等全面行动,立体式建设生态绿色之城。四是攻坚行动与市民参与互动。要把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面,从方案设计、宣传引导、舆论氛围等多点发力,发动市民广泛参与、全程参与。五是公交出行与自行车出行互动。柏林的自行车出行交通占比27%,法兰克福的地面公交有轨电车特色突出。管理好共享单车,重新审视交通体系,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綠道系统,让公交出行与自行车高效衔接,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沉思之九:柏林如何打造创新之城?创新投入之城,柏林名列世界第一。一是完善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和模式。政府确立了五大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卫生与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型高端交通物流产业,光学和摄像产业,信息通信、媒体和创意产业。政府从产业政策方向加强指导,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二是独特高端的全生态高科技园区体系。柏林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园,占地4.2平方公里,现有7000名大学生,17000名员工,1000多家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德国最成功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园区有大学、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非大学类科研所等三类合作伙伴,10所全国顶尖的研究机构和洪堡大学的6个自然科学学院在园区教学和科研。园区资产由柏林市政府所有,由私营公司WISTA-MANGEMENT开发、运营、管理,市政府组织监督委员会实行考核、评价与监督。产业全生态和生活配套基础设施非常完备,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三是市场主导的产业经济政策机制。由企业主导、政府论证制定出稳定的产业政策,值得借鉴。
沉思之十:德国创新发展的思想法器是什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德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需要提升四个层面的思想认识。一是城市治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北京而言,首要的就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二是要整合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求实思维、实践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系统建立起首都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三是始终坚持“法治、精治、共治”城市善治的治理理念。组织多元化的相关方参与,共同建设好城市,运行好城市,管理好城市,享受好城市。四是借鉴德国严谨务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和尊崇真理、正义、公平的人文精神。
(作者:杨华森,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 / 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