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价值遵循
2018-09-08黄世虎孙彤
黄世虎 孙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更高层面再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们党的各项工作的价值依归,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同样也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基本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系统梳理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思想,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为了人民”: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艺工作时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1]在这里,他从文艺角度阐释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问题。“为了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逻辑前提,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为了人民”首先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为谁服务”的政治立场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始终凸显“为了人民”这一目标导向,这尤其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上。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它们都始终紧密围绕一个根本话题,那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毛泽东思想准确把握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摆脱压迫剥削,寻求国家独立的强烈愿望。邓小平理论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追求富裕的迫切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解答了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要求。科学发展观真切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全面发展、幸福生活的新期待[2]。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这一基本目標导向,深刻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3]可以说,党的指导思想每一次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人民群众现实要求的积极回应和理论解答。正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党的指导思想才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从根本上讲,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坚持“为了人民”目标导向,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践行者,它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人民”,都是力图解决人民的现实需要,回应人民的发展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元的、多样的,其中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当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是多元、复杂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问题或矛盾势必会反映到人民群众的精神领域,造成人们的思想困惑、心理矛盾。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社会问题或矛盾被无限放大,形成社会舆论,有时甚至会激化矛盾。多变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民群众的思想复杂化,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给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以“为了人民”为目标导向,就是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仅是多元的、复杂的,而且是不断复杂变化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质量、品味、风格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4]为此他立足“为了人民”的价值立场,从各个角度阐释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问题。在谈到文艺创作时,他指出:“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应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5]在谈到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问题时,他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在谈到网络空间治理时,他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6]可见意识形态领域中各项工作的创新都要以“为了人民”为目标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依靠人民”: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主体力量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还要回答“依靠谁”的问题,前者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目标导向问题,后者是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主体来源问题。“为了人民”的思想为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依靠人民”的思想为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明确了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有精彩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列宁认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8]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和重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各项事业要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同样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关键就在于要立足改革开放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上升到理论高度,切实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只有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出的它的理论魅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是在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来源就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之中。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进入新时代,就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来源于人民群众实践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从根本上讲,正是人民群众实践的发展推动了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界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因此只有“依靠人民”,扎根人民群众实践,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创新才能彰显理论魅力。
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固然应该深沉、抽象,但其表达话语应该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否则它将永远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冷面孔,让人们望而却步。早在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提出了改进文风的三点要求:“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虽然这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但同样适用于意识形态话语风格的改进。习近平总书记从自我做起,身体力行,非常注重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形式,通常用精煉的、新颖的、通俗的语言风格表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他在解读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在鼓励大家为实现中国梦的而奋斗时,他提出:“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谈及外交关系时,他提出:“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这些论断中,“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等词的使用,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和语言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表达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善于从人民群众那里学习和借鉴语言形式,善于将群众的语言融入自己的话语体系之中。可见只有“依靠人民”,借鉴群众话语,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形式,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才能富有成效。
文艺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10]因此他高度重视文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但是文艺要成为人民的文艺,它必须自觉到来到人民生活中,深入到群众实践中,汲取其理论素材和精神要素。“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这就是说,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结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或概念,它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个体构成的社会群体,这些个体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活动于特定的社会实践之中,他们的活动构成一幅幅精彩无比的社会画卷。文艺创新如果脱离丰富的、生动的、鲜活的人民群众实践,必然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另外文艺反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应该是机械的、冰冷的,它还应该具有温度和高度,它要饱含深情地抒发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11]只有如此,文艺界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因此只有“依靠人民”,只有深入群众实践,体悟群众生活,文艺方面的意识形态表达形式才能富有活力,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文艺。
“人民共享”: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实践旨归
“人民共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中贯彻和落实的实践旨归。如果说,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主体力量是“依靠人民”,那么检验和衡量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志就是意识形态成果能否为“人民共享”。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人民共享”的是精神文化成果和意识形态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目的就在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普遍提升,推动整个社会向一个更高层级的精神境界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要共享意识形态的理论成果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有条件共享理论成果,这些条件包括理论阐释、文化资源、网络空间等。
理论阐释是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从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所谓彻底,要求意识形态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紧跟实践,才能抓住事物本质,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其自身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思辨性,必定与民众认知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论阐释,用人民群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才能彰显理论的彻底性。但在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彻底性”并未能有效地被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或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2]。针对以上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因此理论研究和阐释是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前提条件。
文化资源是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的载体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3]文化与意识形态是相互交错和交融的。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特性,它蕴含意识形态内容,承载意识形态功能。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的重要路径。从文化角度看,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首先是要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植根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次,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离不开党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软件和硬件构建两个角度论述了公共文化供给问题。从文化软件建设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5],将之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中,让民众在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从文化硬件建设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措施有:按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社会价值优先,尊重市场规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网络空间是人民共享意识形态成果的技术条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网络空间的生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特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非法信息在网络上也有栖息和生存的空间,这使得网络空间难以成为一片净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16]为了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主流意识形态,避免非主流意识形态或非法信息的干扰或侵袭,党和政府有必要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17]具体措施有:一是完善网络技术服务条件,通过革新网络技术,完善网络基础实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实惠地共享主流意识形态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强化网络信息的法治管理,加强网络法制建設,完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能共享丰富多彩的合法信息;三是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网络宣传方式,加强正面宣传,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3][4][5][6][10][11][12][13][16][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4,30,315,315,337,351,319,329,349,336,337.
[2]唐秀玲.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11-1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8]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5.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4][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2.
(黄世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孙彤: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