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散落在时评中的碎金
2018-09-08王淦生
王淦生
时评,在一般人眼中不过是一些对时事较为敏感的“豆腐块”,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相对粗疏。事实上,前人留下的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评论作品里,时评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中,不少就是时事评论,像中学课本选用过的《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皆为评论中的上品。好的时评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质: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表达。其作者必须具有深邃前卫的思想、明察秋毫的眼光和精准睿智的表达。中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和收集相关时事评论,并把一些时评内容作为素材,恰到好处地运用在作文中,必将为作文增加厚重感和个性化特色,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
“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并不能和“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画上等号;不想当科学家也并不代表一定拜金,并不意味着不尊敬科学家、不崇拜科学。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生都想着当科学家,那恐怕才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現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多种运行机制,也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有多种选择,有多种追求,有多种机会。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家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制造者和贡献者。对科研的投入,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这一方面需要吸引愿意从事科研、能够从事科研的优秀人才顺畅地进入到科学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得体面、有尊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这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面貌。
(摘自赵清源《不想当科学家的大学生未必不是好学生》)
[点赞] 中国人民大学不久前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于是,舆论界有了“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之类的喟叹。赵清源针对这些观点发表了一篇反驳性时评,从“社会常态”和“多元社会”两个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合理性。同时,他呼吁全社会重视科学,体现出辩证、理性的思考。
阅读量大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归根结底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应用,恐怕“阅读”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对于只会读书、不会实战的人来讲,人们会批评他“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考和应用,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有许多读书人总结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大家公认的一条,就是要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读书既要有“量”,也要有“质”。对于李自豪这样的“书霸”,相信爱书的人都能理解他的“疯狂”。有位作家在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时,就说他有一段时期在“吞噬”般地读书,什么都读,连产品说明书都不放过。大量的阅读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过了这段“疯狂”的读书期后,他开始冷静下来,甄别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思考这些文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但收获却更多了。
这个例子也适用于大多数人。我们不太可能都成为李自豪这样的“书霸”,却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注重阅读与思考、应用之间的关系。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不做“书霸”其实没那么重要。
(摘自土土绒《惊讶于“书霸”只是因为我们常常忽视了这种能力》)
[点赞] 中山大学2017级中国史博士生李自豪的阅读速度是每个小时100页,每天可以看3本书。从本科阶段以来,就一直保持每年读书1000本的习惯。这种超人的读书速度让网友惊呼,也促生了一个网络新词——“书霸”。土土绒的这篇时评呼吁人们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注重“阅读质量”的提高,注意阅读与思考、应用之间的关系。这则时评的优势在于它的理性思维和对读者的指导意义:不看重读书的量,而注重阅读的质。
这些年回老家过年,让我感受深刻的发现是: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乡土语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代际割裂。很多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接受了普通话教育,爸妈也操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基本都处于普通话环境,导致很多孩子已不会讲方言。
年青的一代以普通话为日常交流语言,固然无可厚非,也符合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然而乡土方言也不应完全被遗忘,方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什么能比春节期间说一口方言拜年更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呢?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在乡土社区教育和地方特色教学课堂中,不妨开设与普通话并行的乡土方言教学,让农村的孩子们具备从小会讲地方方言的语言能力,从而为乡土文化传承和接续提供语言基础。
乡土传统涉及面广,地域差异巨大,我的回乡观察,涉及的或仅是庞大春节图景中很小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乡土传统是乡土性的文化根基,是“留住乡愁”的前提,这应是乡土春节所应当坚守的“初心”。
姚华松《富起的乡村重拾乡土传统》
[点赞]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着文明的成果。语言同时又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传递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变体,是乡土文化的根基,是文化的活化石。留住方言,便是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座岛屿。姚华松从乡村中方言的式微想到了乡土文化的失根,想到了“乡愁”的远逝,可谓忧虑深远。一叶知秋,这是时评写得深刻的重要因素,此文得之。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