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8-09-08李勇杰汪凌霄张建飞潘红珍

浙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硬化危险动脉

李勇杰 汪凌霄 张建飞 潘红珍

312000 绍兴,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主要在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发现,约70%~80%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可并发大血管并发症,是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视黄醇结合蛋白 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并可能进一步参与糖尿病患者As的发生。本研究探讨RBP4与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subAs)的关系,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防治提供新的临床线索。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146例,男74例,女72 例,年龄 28~73(51.90±9.10)岁。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999年WHO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既往已明确诊断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或脑出血)、有间歇性跛行临床表现等。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血压、身高、体重,并计算BMI。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免疫比浊法测定RBP4。应用荷兰飞利浦iU22型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髂总动脉(common iliac artery,CIA)及股动脉(femoral artery,FA)的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每个部位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将IMT≥1.0mm和(或)3个测量区域内任一处出现斑块定义为subAs状态[2]。根据有无subAs,分为subAs组及非subAs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subAs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subAs组RBP4、TC、LDL、年龄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subAs组(P<0.05或 0.01),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RBP4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提示,RBP4与 BMI、TG、subAs呈正相关(均 P<0.05),与其余观察指标之间无相关性(见表2)。

表2 RB P4与各指标间相关分析

2.3 影响T2DM患者subAs的多种危险因素分析 以有无 subAs为因变量,年龄、BMI、FBG、PBG2h、HbA1c、TC、TG、HDL、LDL、RBP-4、高血压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TC、RBP4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详见表3。

表3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lo g i s t 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非传染性疾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3]。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约70%~80%的T2DM患者可并发大血管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脑、下肢等外周大血管,是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主要为As。早期的As常无临床症状,但大血管内中膜可出现厚度增加和(或)斑块形成,处于subAs状态。目前IMT是公认subAs的无创定量指标,且IMT已经被多项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能有效地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4],因此subAs状态可作为As的早期标志,预测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防治T2DM慢性血管并发症。

RBP4是Yang等[5]于2005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脂肪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BP4不仅参与了T2DM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与T2DM的进展相关[6]。而且RBP4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的作用,引起血管内皮受损,从而有利于As的发生[7]。Syed Ikmal等[8]研究发现,RBP4对T2DM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冠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章晓燕等[9]研究发现,T2DM伴下肢缺血患者RBP4水平升高,且RBP4是下肢缺血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Zhang等[10]在对T2DM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发生大血管病变者血清 RBP4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大血管病变者,RBP4可作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发现,将所有初诊T2DM患者按有无subAs分为两组后,subAs组患者的RBP4水平明显高于非subAs组。且相关性分析显示RBP4与subAs呈正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BP4是sub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我们认为高RBP4水平能促使新诊T2DM患者subAs的发生,其可能是除了目前已知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之外的一个新的As危险因素。因此,RBP4升高的患者应注意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筛查,进一步探究其潜在的机制将有助于寻找更多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方法。

综上所述,初诊T2DM患者的RBP4水平与subAs密切相关,RBP4升高可能是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子。但RBP4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相互关系的机制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硬化危险动脉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