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策略

2018-09-07叶爱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小学生策略

叶爱宽

摘 要:目前我国现代化小学教育中,感恩教育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让其相关的感恩行为实现规范化。但是随着小学阶段感恩教育的不断深入,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策略,期望在最大限度上显著提升小学生感恩教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对其强化情感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积极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小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其自身感恩行为实现规范化,从而科学合理的对待他人帮助,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此相关教师要对小学生感恩行为加以重视,让其自身爱国情绪得以激发,推动我国社会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缺失的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上时常出现许多负面新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比如扶老人反遭诈骗等事件,导致很多人看待社会是灰色的,长此以往逐渐变为一样的人。目前很多人过度追求金钱利益,对人情世故愈渐淡薄,将相应的交往建立在利益之上,导致很多人初心不能得以守护,更谈不上感恩。其次,小学阶段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攀比心理,很多孩子对父母的辛苦劳作视而不见,往往过于追捧社会上虚荣等不良风气。很多时候孩子间往往争论的话题是谁的衣服比较贵,导致孩子普遍认为父母为自己带来舒适的生活属于理所应当,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则抱怨不停。曾在杂志上报道,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往往做出伤害身边人的事情,这需要引起人们的反思[1]。

2.不恰当的家庭养育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则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度溺爱导致孩子比较任性,不仅学不会感恩,同时还学不会分享,家长不恰当的家庭养育方式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孩子道德品质不高,感恩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其次,中国式家长往往都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家长普遍认为分数才能決定一切,成绩单也能代表一切,往往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却不加以重视,缺乏对孩子思想品德的积极引导。长此以往,父母煞费苦心的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孩子自身也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欠缺,父母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

3.学校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学校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对孩子智力发展较为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并不加以重视。另外,相关教师在培养孩子人格方面缺乏专业性指导,过于追求分数价值,导致学生不能实现智力发展与人格发展相一致的目标,从而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在不断改革深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仍然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即便有的学校会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但大多趋于形式,导致开展的相关活动不能落实到实处,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规范化感恩行为[2]。

二、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策略

1.社会风气需要净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感恩行为往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要不断净化社会风气,让家庭外的因素能正确指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以及微博等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让相关内容逐渐成为饭后谈资,同时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阅读。其次,相关媒体应该时常报道一些正能量事件,让学生能逐渐耳濡目染,如大家经常听到的“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学生听得多了,潜意识里会逐渐规范化自身行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自身综合素质。

2.从感恩父母层面出发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认为享受父母关爱是很正常的,父母无条件服从属于理所当然,这项调查结果值得引起人们反思。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父母劳动中,让其逐渐理解挣钱的难处,从而有效避免在以后的消费中出现铺张浪费现象。其次,父母虽然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正确引导,过于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恩,逐渐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如在父亲节与母亲节的时候,家长可以简单的告知孩子这个节日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让其准备小礼物送给父母,并且父母在收到礼物后,要对孩子加以感谢,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逐渐意识到动手的快乐,而且能让孩子体会到感恩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伸出援手[3]。

3.多样化感恩教育活动形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的都比较强,传统单一式教学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相关教师应该多样化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以感恩活动为重要基点,切实开展相关类型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吸引其学习注意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规范化感恩行为,让其常怀感恩之心,从而能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赞美亲情的诗歌,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朗读并赏析,同时适当推荐给学生一些亲情感恩内容的作品,让学生能得以理解,同时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受到亲情的熏陶,从而让其自身能引起反思与感悟。

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家长来说,要充分利用合理的资源,让学生逐渐学会感恩。如春节家里长辈都会给孩子红包,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对长辈赋予真诚的感谢,悉心保管别人给予的礼物,从而善待他人的情谊。另外,相关教师在国庆或教师节来临前可以开展“感恩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感恩中存在的快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主动给予他人帮助。对于小学生来说,感恩不仅是生活态度,同时也是自身品德的体现,人与人间交流的过程中,感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感恩才会学会珍惜。因此,相关教师以及家长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其自身感恩行为实现规范化,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以成功。

4.利用对比作用,强化感恩教育到生活细节

很多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对孩子要求都会同意,这样并不利于孩子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家长可以利用对比作用,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到较为偏远的地方体验生活,让孩子逐渐明白生活的不易,从而逐渐激发孩子感恩之情。除此之外,相关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选择《精忠报国》等历史真实故事,让学生逐渐学习相应的爱国事迹,同时让其逐渐了解以前的艰苦生活,从而与当前生活形成对比,让学生能珍惜当下生活,懂得感恩的同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可用人才。

其次,家长要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强化到生活细节,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较多的感恩行为。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人有礼貌,见长辈要问好。虽然这些是小事,但是细节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其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健康思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能热情对待身边人以及事物,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奠定夯实的基础[4]。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是很重要的,其能不断规范化小学生的感恩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同时也是情感教育。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以其他人关注,逐渐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最大程度上才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 2017, 4(4):186-187.

[2]柯桂娟. 谈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与培养策略[J].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17(8):12-12.

[3]曲殿华.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 教师, 2017(18):17-17.

[4]王月英. 激发感恩意识培养感恩情怀[J]. 新校园旬刊, 2017(9):20-20.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高职大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研究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