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互动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07谢斯于大伟

求知导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互动性师生教学内容

谢斯 于大伟

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形成包含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该学习共同体借助和依托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和情感交流,网络教学互动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一、网络教学互动影响因素与分析

1.教师

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性别等因素对网络教学互动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年龄方面,综合来看,40岁以内的年轻教师在网络教学的形式灵活性、效果综合性、意义认知、广泛参与性、民主平等性、角色互换性等方面都优于40岁以上的教师;在教龄方面,综合来看,教龄在10年以内的教师在网络教学的形式灵活性和角色互换性等方面要优于教龄超过10年的教师;在学历方面,综合来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网络教学的效果综合性、及时反馈性方面要优于其他学历的教师;在职称方面,各级职称教师在网络教学的形式灵活性上有显著差异,其中讲师级别的教师的教学形式灵活性最高;在性别方面,女性教师在意义认识、教学形式灵活性方面显著高于男性教师。除了以上教师自身的客观因素,教师的网络教学风格、网络教学技能和网络平台使用技能也对网络教学的互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学生

由于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生需要更多地调动其网络学习手段、技能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更多地需要其自主探索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更依赖其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熟练掌握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技能和多媒体技能,才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各项设置和多媒体资源完成网络学习任务;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时空差,因此教学监督力度不如课堂教学强,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学习主旨,不受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的诱惑,而偏离学习主题,影响网络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联通网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和资料,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围绕教师所给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信息中进行自主搜索、收集和学习相关资料,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越有助于其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

3.网络教学学科特点

有研究指出,在网络教学科目方面,文科教学比理科教学的网络互动性更高。文科学科纸质的融情性让师生互动性更强,而理科知识的理性和抽象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学互动质量。教学论、政治等文科课程的网络教学互动性较好,其中汉语言文学、英语等语言类学科的网络教学互动性明显不如傳统的课堂教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商科学科的网络教学互动性一般,而数学、分析化学、计算机等理科课程的网络教学互动则很不理想。

4.网络学习资料特点

不同的学习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特点会对网络教学互动产生直接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较适合要素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前人所发掘和积累的知识经验,要求教学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习得。网络教学则比较适合问题解决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学习者需要围绕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和学习主旨,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发布的有关教学内容信息和所提出的问题情境,以及在互联网上自主搜寻与学习任务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解决学习任务的活动。

5.网络教学主题

网络教学主题对网络教学互动也会产生影响。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当教学主题和教学任务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主题和教学任务产生兴趣,启动已有知识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搜寻相关信息,对教学主题和教学任务进行意义建构,在这过程中必然能够促进和增强网络教学互动。理论性教学主题由于其抽象性、客观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实践性教学主题由于其具体性、主观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兴趣、疑问和探讨,有利于网络教学中的互动。

6.网络平台交互方式

网络教学互动的性质可以大致分为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两种,网络教学互动的途径大致可分为视频互动、语音互动、文字互动三种。不同的网络平台为网络教学互动提供了不同的途径,包括视频会议教学系统、手机通讯工具、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BBS、论坛、电子邮件、留言板等,而不同的互动途径会使得网络教学互动的强度不同,师生互动的受益面也会有所不同。视频会议教学系统、手机通讯工具和社会性即时通讯软件可实现网络教学的同步互动,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摄像头看到彼此,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相互传递信息,进行视频和语音互动,但由于摄像头的摄像范围有限,这会造成彼此所传递的信息受限和丢失;BBS、论坛、电子邮件和留言板则主要是通过文字方式实现师生异步互动。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同步互动方式能够为师生提供一对一的即时交流互动机会,互动强度较大,但由于受学生人数和授课时间限制,不可能实现与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因此互动受益面较小;BBS、论坛、电子邮件和留言板的异步互动过程中,教师发布教学内容和问题,之后学生对此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回帖、邮件等方式作出回应,教师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回应内容进行再次反馈,此种互动方式不是即时性的,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互动的强度,但由于互动途径主要是文字互动,能够在发布后长时间保留在交互平台上,所有登录平台的学生均能看到,因此互动受益面较大。

二、混合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互动各因素的合理运用

混合教学模式是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混合教学模式的整体教学效果,在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应根据面授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分配,从上述网络教学主题因素的分析来看,可将理论性教学主题分配给面授教学,实践性教学主题分配给网络教学;从上述的网络教学内容的分析来看,面授教学较适合要素学习,网络教学则比较适合问题解决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网络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对网络交互平台进行选择,为了提高网络教学的互动质量,需重视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技能、多媒体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葛 缨,张大均.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的调查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42-46

[2]张 凡.网络环境下互动性教学初探[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3]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互动性师生教学内容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