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具体应用
2018-09-07刘丹花王利
刘丹花 王利
一、传统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学实验教学是临床学专业理论教学的一项重要补充,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对奠定学生的临床医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而言,不仅需要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还需要通过强化实验教学,让其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当前许多院校医学实验教学来进行分析,它们依然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授获取方法有一定的忽略。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只会根据教师的复述机械化地模仿教师开展重复性验证。此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缺少合理性的安排,学生在开展实验过程中会感觉到杂乱无章,无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对基础医学相关操作方法无法全方位掌握,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临床实习环节的学习。
二、微课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基础医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其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建设微课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基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认真分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以此为中心认真为学生设计微课资源。在进行微课资源设计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学习资源。比如,微视频,微教案,微病例等。将相关微课资源上传到相关平台中并分享给学生,可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与巩固。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印象。通过多元化的微课资源,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得到有效拓展,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细的CBL或者PBL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资源来参与相关病、案例的分析,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组建一个微信群,方便学生在群中针对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进行互动与提问。给学生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可以更好地解决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疑问。通过合理化、灵活化地应用微课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为其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微课制作
1.合理化选择微课内容
前文对微课建设思路有了粗略的讲述,合理化利用微课资源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所以,在制定微课时,教师必须认真选择微课的重、难点内容。结合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化、抽象化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拆分,将其制作成微课教学资源,可以让其知识点的信息量更加适宜学生的学习。比如,在开展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神经组织章节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教师可以将其章节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拆分,将突触知识点作为微课制作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的拆分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突触结构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重点对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突触结构与信息传递进行划分,并分别将两个难点制作为微课教学资源。
2.明确主题,精心设计微课内容
在设计微课内容之前,必须明确微课主题,确保学生在观看微课开篇内容时就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借助新闻或者图片来进行导入,让学生的感官在微课资源的刺激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再比如: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知识点或者复杂机制教学时,可以利用微课的动画展示效果,让其知识转化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素材
在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微课设计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大量的病、案例资源,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中展示的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在微课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思考,有利于培養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专科学校学生对基础医学的认知能力,制作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轻松地学习基础医学的重、难点知识。
4.微课视频录制与剪辑
微课视频录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可以在学校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的演播室来进行录制。录制微课视频可以划分为摄像机拍摄与屏幕录制两种形式。利用摄像机录制时,可以在演播室内完成,并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抠图软件针对人像进行处理,让其与录屏画面进行整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录制教师与PPT讲解过程,增强微课资源的亲和力。因为许多学生认为,微课视频中出现教师画面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录制与剪辑环节,确保讲解过程自然流畅,让微课更加连贯,方便学生的学习。
5.微课视频发布
教师可以根据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任务,制作系列化的微课资源,并利用网络将微课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中进行分享。同时还可以根据所上传的微课,为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的习题以及学习课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主性地选择微课资源。教师再利用教学平台中的下载统计功能,可以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然后借助微信群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微课应用的价值分析
1.微课资源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差异化需求
专科院校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对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所满足的是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主要是集中于对中等学习水平学生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会对两端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微课资源的灵活应用,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灵活掌握学习进度及学习难度。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观看微课资源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构建。让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讲解对实验知识和内容进行扩展,进而更好地满足自身学习的需求。
2.微课资源的应用可以实现与临床工作对接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但教材内容的更新相对较为缓慢,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通过微课资源灵活应用,可以将先进医学科学技术进行融合,或者与合作医院合作拍摄相应实验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消除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实现与临床工作的对接。
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资源的灵活应用,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 明.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职教论坛,2014(6):65-70.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