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待花 开

2018-09-07宋霞敏

法庭内外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事调解员刘老师

宋霞敏

一朵花在花蕾的时候最为娇贵,小心呵护、精心浇灌会绽放出夺目光彩,不管不顾、任意摧残,则会枯败凋零。

铜铜,11岁,爱好足球,微胖,初次接触,略感阳光。因母亲无法探视铜铜,诉至法院。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需要征求铜铜的意见。庭前谈话由家事调解员刘老师主持,刘老师有过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对孩子具有天然的亲切感。

“宝贝,见过路上走的孕妇吗?”

“见过。”

“来,咱们来模拟一下。”

刘老师随手将自己的背包折叠,塞在孩子的衣服里,接着,将自己的手机放在地上。“来,宝贝,去将手机捡起来。”孩子“挺”着肚子,走到手机旁,不得不单膝跪地,才将手机捡起来。

“你觉得妈妈怀孕,辛苦吗?”

“辛苦……”

“你现在的家庭状况是什么?”

“爸爸、妈妈离婚了。”

“你知道离婚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

“你想见你的妈妈吗?

“不想。”

“为什么?”

“因为她再婚了。”

“她依然爱你。”

“不想,我恨妈妈,因为她再婚了。”

“再过十年你可能有自己的婚姻,再过十年你可能有自己的孩子,而你的父母在一天天变老,你希望他们一直独自一人,无所依靠吗。”

“妈妈再婚了,我不想见妈妈,永远……”

随着谈话的深入,氛围越来越沉重,刚才微笑的少年也越来越沉重,当孩子回忆起3月前外出踢球,妈妈多次在电话里温柔叮咛,时常给自己转钱,不时嘘寒问暖的情形时,孩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不停抽泣;但当调解员握着孩子的手,深切地告诉孩子,妈妈再婚是在1年半以前,之后对你的关心和牵挂丝毫未减时,孩子情绪突然失控,甩开刘老师的手,将手里的纸巾猛丢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此刻,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看似阳光的少年心中有一处不能触碰的痛。

在众人的安抚下,谈话话题慢慢转向孩子的兴趣,聊聊他喜欢的足球,谈谈校园生活……最后,在一个缓和的氛围中收尾。

我们将孩子仍然拒绝见母亲的意见转述给爸爸时,爸爸没有意外地嘴角上扬,但当调解员一次次强调孩子的状态,并一再阐释“一个11岁的孩子,本该阳光、健康,心里却充满了对母亲的仇恨,待到孩子二十多岁时,这颗仇恨的种子可能真正地生根发芽,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婚姻观、人生观……离婚也好,再婚也好,都是成年人的事,不应该让孩子承受这种沉重……”一席话时,原本得意的爸爸变得神色暗淡起来……

而此刻的妈妈,听到孩子拒绝探视的意见,除了哭泣别无他言……少许,母亲抽抽噎噎地说:“我不告了,我不能让孩子为难,即使法院支持我,可是孩子还要同爸爸一起生活,我不能让孩子生活在两难中,我可以等,我等孩子长大……只要孩子好就好……”

铜铜的爸爸妈妈在他6岁时离了婚,5年来一直跟随爸爸生活。爸爸在生活上尽心尽力地照顾铜铜,并且抽空就接送他上下学、辅导功课、陪伴玩耍。而铜铜的妈妈在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节期间可以探望陪伴他。铜铜爱好足球,外出比赛时总偷偷和妈妈通话,但都尽量找一部固定电话,让妈妈打回去,不敢让爸爸知道……直到这次,爸爸得知妈妈再婚后将此消息告知了铜铜,从此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本该充满阳光的花季少年,妈妈却成了他心中不可触碰的隐痛。

我们不知道爸爸是如何与铜铜描述或解释妈妈再婚的事情,我们也无心去纠缠孰是孰非,只是,看到情绪失控的孩子,我们心情从来没有如此沉重。我们突然感觉到手中的卷宗如此之轻,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一个案件结案与否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同时,又感觉手中的卷宗变得如此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一个幼小心灵的倚靠与期许……

司法的权力很大,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生杀予夺;司法的权利很小,甚至无法满足一个母亲探望孩子的小小愿望。少年家事审判或许就是后者的缩影,我们无法强迫孩子见自己的母亲,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问题,对此我们从未放弃,我们在等待,我们在努力……为了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僵化的关系得到缓解,我们愿意多走一步,希望通过家事调解员柔情的话语,温暖的双手,让孩子感受到法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以在这里释放自己的悲与怒。面对铜铜爸爸、妈妈发来的微信,家事调解员耐心回复,解答着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思考离异家庭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不断传递着司法的温情。一个洋洋得意的父亲最后摘下眼镜擦眼泪的动作或许就是我们小小的收获,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前途茫茫,但我们仍义无反顾,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家事调解员刘老师
化身“人民调解员”的立法人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
“家事”和“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