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特色小镇金融支持分析
——基于49份案例的实证分析
2018-09-07刘泉钧
●刘泉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导向下,特色小镇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我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型城镇化这几大战略的对接点,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有力的承接平台。特色小镇能够承载特色产业和人口、资源的聚集,促进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1]。但是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推进中仍存在缺乏基础设施,缺乏资金,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的“三缺问题”[2]。基础性环节的短板问题,尤其是“金融短板”问题,直接影响到特色小镇未来的发展。发展特色小镇首要的是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配套,面对巨大的融资需求,如何引入资本,探索建立有效地金融支持路径与机制对于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金融支持四川特色小镇发展概述
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实践,浙江模式的特色小镇主要是指采用“非镇非区”理念创建的非建制小镇。一般来说,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区”[3]。特色小镇是以一些特色产业为基础,例如旅游、商贸、科技等,对特色小镇进行整体的区域开发建设,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将带来万亿以上的投资市场。所以习总书记曾说过,抓特色小镇建设是大有可为的。新型城镇化内涵下的“以人为本”的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需要打破和摆脱以往政府为主垫资的举债开发模式,应该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首先,特色小镇要实现“小而美”[4]的内涵,需要健全燃气、供电、供水等市政设施,医疗、旅游、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尤其需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水利、生态环境等项目而这四类基础性项目是最需要社会资本参与的范围,迫切需要大量有效地金融支持。同时特色小镇的灵魂在于“特色产业”,相对于基础设施等项目来说,发展特色产业的空间巨大,比如说土地一级开发、物业配套、发展特色产业等项目对于资金和资本的参与门槛较高,不仅需要从量上解决资金问题,更需要培育高质量的金融支持体系。
特色小镇的灵魂在于特色产业,在于小镇中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必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必将形成新的金融信贷增长。特色小镇形成的良好具有较强联动性的产业链,将有助于信贷结构的调整,同时也能不断完善特色小镇的市场机制以及小镇内中小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小镇各主体的风险防控能力,从而促进金融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又可通过特色小镇这一平台进一步完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主要参与方
总体来说,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社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领导者,国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服务保障功能,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作用。政府将主要负责特色小镇的定位和规划,执行其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执法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特色产业培育。在配套建设水电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时,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过去的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政府一般大包大揽,大量举债。而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政府应该转变角色,尽量发挥引领作用,打通金融渠道,多引入社会资本从而解决大量的资金需求。
社会资本是指依法设立且有效存续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各类社会企业单独或多家组成联合体对特色小镇项目进行投资。社会资本作为特色小镇项目的实际投资人,是金融支持特色小镇资金的重要来源。社会资本通过成立项目公司,对特色小镇项目进行实际投资,负责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实施。
特色小镇中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小镇建设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为小镇建设和项目开发以及企业融资提供资金供给和融资渠道。特色小镇中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农发行、国开行等;另一类则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比如普遍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特色小镇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能为低收益、长周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等提供大量的金融支持。2016年、2017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小镇的信贷投放提出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同样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能充分发挥其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功能,提供多样化的、多层次的资金融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工具,能有效地实现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图1 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主体
三、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博弈分析
根据对省内外多个特色小镇的调研发现,尽管特色小镇的初衷是依靠特色的地域文化实现特色产业的市场化运营,然而,特色小镇发展所涉及的社会资本大多还是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资本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他们着眼于小城镇文化带来的房地产升值潜力。因此,特色小镇探索成熟可靠的运营模式,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以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导的千篇一律的“地产化”造城运动模式,摆脱过去过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导的建设模式,要通过打通金融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依托社会资本,创造特色小镇项目的自我“造血输血”能力,实现市场化运营,政府要明确自己的地位,更多地以引导者和监管者的身份去协调和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出现的外部性问题,有效实现政策与市场的合力。就目前各地特色小镇的实践来看,除了一些收益率高的项目,很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收益率太低、时间长风险大,很难有社会资本介入。就是前期社会资本进入,在项目建成后,大部分资本采取“名股实债”的方式,利用政府背书,较早地退出项目,并没有实现市场化运营。中低利润项目对财政依赖程度较高导致政府财政在转型过程中难度加大,要改变这一问题,释放特色小镇政府财政压力,必须要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投融资机制变革,利用金融创新实现特色小镇市场化运营。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5]。本文拟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中各方参与者的博弈过程及各方合作的影响因素,为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以及金融工具创新提出理论支撑。
(一)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博弈分析主要包括参与者、信息、战略和效用与均衡等基本要素。
1.参与者。假设特色小镇博弈模型包括三个参与者,特色小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企业。其中,各类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实施者,政府为其提供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渠道和信贷资金支持。
2.信息。假设在三方博弈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准确的了解到其它方的战略和效用信息等,市场信息为完全信息,因此,此博弈为完全信息博弈。
3.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有“参与”和“不参与”两种行动,政府可以选择“支持”与“不支持”两种行动,金融机构则可选择“参与”与“不参与”两种战略。假设所有参与者同时行动,因此,此博弈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4.效用与均衡。假设特色小镇建设中各参与方都是“理性经济人”,最终目的是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制定优惠税率,提供政府补贴,以此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为特色小镇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获取一定比例的项目收益以及政府补贴。项目实施主体社会资本则收获项目收益以及政府补贴。假设,政府设定的优惠税率为t(0≤t≤1),政府对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补贴分别为s(e)、s(f),其中e为社会资本的投入,f为金融机构的投入。项目总收益为R=R(s,e,f),即项目总收益是政府补贴、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投入的函数,且满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即R’>0,R’’<0。并且假设,只有三方同时参与,项目才能有效运作。当三方有一方不参与,特色小镇项目则无法运作,因此有R(0,e,f)=R(s,0,f)=R(s,e,0)。假设金融机构获得的项目收益比率为i,i(0≤i≤1)。
成本方面,假设政府部门成本:C(G)=(1+r)[s(e)+s(f)];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成本分别为C(f)、C(e),并且假设边际成本递增,C’>0,C’’>0;C(0)=0。因此:
政府的利益函数:
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
社会资本的利益函数:
(二)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博弈分析
在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博弈模型中,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资本进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每一方的决策都对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在考虑了政府给予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条件后,衡量自身参与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做出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决策。而政府又可以根据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反应函数,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来制定税收税率和补贴金额。
1.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决策分析
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基于政府给定的优惠税率以及政府补贴,政府的决策能够影响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
(1)政府补贴和税率对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利益函数的影响
将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分别对t与s求导,可得:
当政府对特色小镇项目征收的税率比较低或税收优惠条件提高时,会对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起到促进作用。当项目补贴越高或者投资收益率越高时,金融机构从项目中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从而其参与小镇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项目的建设,政府应该制定比其他建设项目更优惠的税收条件和高的政府补贴。
(2)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利益决策
对社会资本的利益函数求一阶导,社会资本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为一阶导=0,二阶导<0。
即:
求解社会资本的利益函数的二阶导,得:
同理,求解出金融机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为一阶导=0:
求解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的二阶导,得:
由于,因此
(3)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
对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分别进行微分分析可得:
当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达到利益最大化条件时,将(6)、(8)两式代入(10)、(11)两式,可得: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的利益函数与对方的投入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意味着当金融机构增加项目投入时,会对社会资本的利益产生一个正的外部性同理,社会资本的投入对金融机构的利益也有一个正的外部性。这样,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如果各方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话,那么社会资本或者金融机构两方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总会有投机行为,造成项目建设的无效率。
2.政府部门的决策分析
通过对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决策分析,我们得到了双方的反应函数,求解(4)式可得出社会资本的反应函数:e=e(s,t);求解(5)式可得出金融机构的反应函数:f=f(s,t)。在此基础上,政府则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1)最优税率的决定
要满足利益最大化,则对t的一阶偏导=0;
(2)最优补贴的确定
同理,对s的一阶偏导=0;
(三)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博弈分析小结
通过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中的博弈行为分析,政府部门设定的优惠税率以及补贴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决策,并且与项目收益也息息相关。同时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各自对项目的投入和三方之间的信息因素都将影响特色小镇项目的推进与建设。因此,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制定政策、税率、补贴等总体把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具体路径。
四、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中的博弈行为分析,政府部门设定的优惠税率以及补贴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决策,并且与项目收益也息息相关。同时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各自对项目的投入和三方之间的信息因素都将影响特色小镇项目的推进与建设。而且针对不同种类的资金需求,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支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主体不同的融资需要,区别对待,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创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探索差异化金融支持的路径,保证各融资主体能有效利用各种金融资源,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基于此,本文对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体系以及金融工具创新提出再思考建议。
(一)建立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依托社会资本和金融工具实现特色小镇的市场化运营
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在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实现特色小镇市场化运营的关键一步。可以参照上市公司进行重大信息披露的机制,建立特色小镇项目的信息披露制度。设置明晰合理而又富有弹性的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条例,严格限制资信程度较低的社会资本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进入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对于一些信用良好,实力较强的企业和机构适当放宽条件。同时在小镇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及时适当地披露各方的信息,让小镇项目的参与方都能准确及时地了解其它方的投入以及选择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因素,同时也防止建设过程中的搭便车、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发生,有效保障特色小镇项目的健康推进。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关键作用,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保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效发挥社会资本和金融工具的市场功能实现特色小镇的市场化运营。
(二)借助金融精准扶贫机遇,制定合理税率政策,提高政府补贴的“量”与“质”
特色小镇能够集聚特色资源,承载特色产业和人口,能够把小镇融合到乡村中,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尤其在四川来说,在纳入《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的200个特色小镇中,有62个小镇属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定的88个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在精准扶贫贷款方面,截至2017年4月,四川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2700亿元;相比较商业银行普通涉农贷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成本降低了1.48,仅为5.57%,大大降低了贫困地区的贷款融资成本①。同时金融精准扶贫也推动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也在同步发展,对接重点项目与地区金融需求,为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金融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抓住精准扶贫政策和金融帮扶机遇,针对特色小镇项目制定合理的政策与合理的优惠税率,提高政府补贴的“量”与“质”。政府部门应该将用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财政资金统一规划调拨,按照项目的质量及收益设置合理的补贴等级。坚持高质量项目拥有高收益的原则,对原本就具有较高质量和收益的项目适当降低补贴额度;对于一些收益较差的特色小镇项目,为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参与,政府应该合理地降低税率,并提高补贴,使得项目能以高额的政府补贴弥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投入成本。但是政府部门应严格设置政府补贴的获取条件,并对获取补贴的社会资本及金融机构后续的行动进行跟踪,保证补贴的质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在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上。
(三)为项目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提供便利,并鼓励发行债务等直接融资方式
首先对特色小镇贷款项目提供审批和授信的绿色通道。政府可以通过筛选,将一部分特色小城镇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目录,通过政府采购融资模式,项目则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然后金融机构可以针对特色小镇项目贷款提供“绿色通道”,尽可能地优化流程,提高特色小镇建设项目融资贷款审批的速度。具体来说,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可向上级行申请授权,开办符合特色小镇项目特点的地方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这将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服务模式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优势,满足项目建设各个阶段资金的需求。
其次对特色小镇及优质企业鼓励发行债务等直接融资方式。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积极做好债务融资业务的前期宣传和引导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债融资需求,帮助和支持优质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发行,支持资产质量好、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发行项目收益票据或项目收益债等,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投资,从而加快满足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
最后要对金融机构参与特色小镇设立风险补偿和制度保障。政府可以设立特色小镇建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制定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政策保险等配套支持政策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提供优惠税率,政府补贴等;人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银监局、四川省金融局等金融工作部门应适时出台差别化的扶持政策或监管措施,如对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增加并单列信贷规模,对该类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考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7/4/20/10420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