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桑菊止咳颗粒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2018-09-07李玉凤
李玉凤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药剂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多发于5~14岁儿童,约占小儿肺炎10%~20%,为亚急性起病,初期伴有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头疼、咽痛及发热等不典型症状,随病程迁延,少数可发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多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患儿服用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桑菊止咳颗粒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6例,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4岁,平均(8.29±1.67)岁,病程2~12天,平均(7.64±2.14)天。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15岁,平均(8.47±1.43)岁,病程2~13天,平均(7.42±2.01)天。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支原体肺炎相关诊断标准[2]。
纳入标准:意识清晰,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随访;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伴有肺结核、百日咳、细菌性肺炎,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研究中途终止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桑菊感冒颗粒(四川同人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2172)11g,日3次口服。
观察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麻黄9g,生石膏18g,甘草6g,杏仁9g,蒲公英5g。咳嗽痰多加瓜蒌皮5g,浙贝母5g,竹茹5g;体热严重加黄芩5g,羌活5g,柴胡5g;气喘加苏子5g,葶苈子5g,水煎至300mL,多频服用,日1剂。
两组均持续治疗3周。
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及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及体温好转,肺部啰音减弱,X线检查肺部阴影减少。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加重。
比较两组止咳、退热、肺啰音消失、住院时间。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比较 (分,±s)
表2 两组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比较 (分,±s)
组别 例 止咳时间 退热时间 肺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8 4.18±1.09 2.15±0.57 4.08±1.05 5.76±1.15对照组 38 5.49±1.24 3.41±0.84 6.27±1.28 8.26±2.48 t / 4.891 7.651 8.154 5.63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6 讨 论
支原体肺炎可由免疫学紊乱、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上皮吸附引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发热、咽痛及麻疹样皮疹等症状,若未能采取有效治疗,还可出现白色、黄绿色浓稠性痰液,易出现混合感染,可导致多器官、系统损伤,影响患儿生存质量[3]。
支原体肺炎属中医“喘嗽”范畴,外邪袭肺,致使肺气郁闭,化热生痰,痰滞气道,气滞血瘀。故以活血化瘀、宣肺平喘为治疗原则。桑菊感冒颗粒主治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由桑叶、菊花、甘草、芦根、薄荷、连翘、苦杏仁、桔梗等中药组成,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共为君药,联合其他中药共奏疏风、止咳、清热、宣肺之效。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为辛凉解表经典剂方,主要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麻黄为君药,可宣肺泄热、补气通肺;石膏为臣药,可清热泻火,用于外感热病、肺热喘咳;杏仁清肺平喘,与麻黄、石膏为伍可清肃协同;甘草可益气和中,生津止渴,调和诸药,与杏仁共为佐药;纵观全方,配伍严谨,共奏宣肺辛凉、平喘止咳、活血化瘀之效[4]。现代药理发现,麻黄具有发汗效果,可促进机体汗腺分泌,且麻黄有效成分麻黄碱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其挥发油可抑制流感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5]。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桑菊感冒颗粒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