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事实特征、理论阐释与政策建议*

2018-09-07赵周华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变化

赵周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一、引 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农民生产生活变化明显。但历史原因导致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凸显,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更迫切。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基础上的重要举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看,无论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构建,还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及最终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此过程涉及各方面因素。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近几十年中国农村人口发生巨大转变,显著特征是农村人口空心化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呈不断加快加深趋势,且此变化较长时间内不可逆转。中国农村人口变化深刻影响社会经济,成为中国农村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基本国情。

事实上,人口问题是影响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发学术界对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间互动关系的关注和探讨。分析此问题,可进一步丰富人口经济学理论,通过把握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特征和趋势,讨论中国农村人口变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从人口视角制定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分析。第一,从中国农村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及农业就业人数等变化,分析农村人口近几十年发展变化基本特征;第二,借鉴人口经济学理论,构建农村人口变化与实施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及理论框架;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口经济学视角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从经济角度看,学者将人口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本文从两方面梳理相关文献,一是人口影响社会经济的人口决定论,二是“三农”问题中的人口因素。

关于人口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是人口决定论。人口决定论源于两种观点,一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二是斯大林人口决定理论(陈功等,2016)。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指出人口增长与食物增长的关系,支持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的学者认为人口增长会给食物生产、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将社会贫困及其他社会问题归咎于人口增长。斯大林指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增长三因素共同决定,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增长的作用无足轻重,引发人们对人口决定论的批判(汪树敏等,1998)。上述理论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后继学者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提出如适度人口学说等较具影响力的人口理论观点,倡导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王婷,2017)。近年相关学术研究重点是人口变化与经济增长间关系(齐明珠,2013;杨静,2012;李昕等,2009;陈宇学,2012;王丰等,2006)。

关于“三农”问题中人口因素的探讨,基于中国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三农”问题始终受学者高度重视且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成果丰富。部分学者从人口学视角研究“三农”问题。主要涉及农村居民生育水平、农村人口城市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及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等方面,关于“三农”问题与人口因素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近年“农村空心化”问题引起较多关注,学者将农村空心化归结为农村人口空心化,研究集中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特点及挑战,农村人口空心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农村人口空心化测度等(周祝平,2008;陈坤秋等,2018;陈涛等,2017;于水等,2013)。此外,部分研究关注人口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如中国古代人口与耕作关系,研究发现古代人口因素与耕作制关系即人口数量过少导致耕作制落后的规律(阎万英,1994);有关泰国农业生产发展与人口增长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两者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徐琪,1993);对中国“三农”问题与劳动力关系的研究指出,应充分认识农村人口资源开发和劳动力资本投资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赵晓芬,2014)。部分研究从区域视角分析人口因素影响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结果表明,人口增加、减少及人口素质变化影响农牧交错带生产环境,人口增加、人口素质低导致农牧业生态环境退化,人口减少及人口素质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其其格等,2005)。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学者主要分析乡村振兴理论、模式及实施路径(蒋和平,2017;叶兴庆,2018;廖彩荣等,2017)。

综上所述,关于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及“三农”问题中人口因素的研究均认为人口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各种基本资源投入,人口为要素之一。过去的30多年间,农村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减缓,同时经历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农村人口空心化及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各项目标均须在人口主体作用下实现。因此,本文从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特征中梳理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相互关系和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提出人口经济学视角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三、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的特征

(一)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经过几十年努力,在人口政策和工业化政策共同作用下,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迎来历史性转折。

由图1可知,近20年来,中国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其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在1995年达最高点8.59亿人后持续下降,2016年降至5.90亿人。农村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压力有所缓解。

图1 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由表1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从2000年36%升至2016年57%,呈上升趋势,农村人口比重从2000年64%降至2016年44%,呈下降趋势。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反映中国人口逐渐城市化的过程。

表1 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表1 续

总之,中国农村人口规模及比重变化主要由于农村人口自然变迁和向城镇地区迁移所致。在人口自然变迁和城乡间人口迁移共同作用下,即使生育政策逐步放宽,未来生育水平实现稳步回升,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仍将持续下降。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且城乡倒置

根据统计数据,人口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特征,相应改变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表2可知,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7%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982~2010年,城市、镇、乡村老年人口系数不断升高,此变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主要由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造成,但中国人口老龄化另一重要原因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从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看,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水平是同步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在城乡人口转移及城市化双重因素作用下,由于人口迁移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明显选择性,迁出农村的人口大部分为农村青壮年,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显示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农村老龄化程度始终保持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的老龄化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1982~2010年市、镇、乡村老年人口系数

此外,从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系数对比看,农村老年人口系数高于城镇,学术界将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称之为“城乡倒置”现象。此现象在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特殊背景下形成,与经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演变规律相反。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将持续较长时间。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巨大挑战,体现在老年人口庞大数量和老龄化程度、速度上,也体现在人口老龄化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上。中国半数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将在农村地区提前出现。

(三)乡城人口流动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人口变化又一特征是农村进入城镇的流动人口迅猛增加,农村人口迁移频度和规模呈逐步增加趋势。而乡城人口迁移过程中,除农村人口迁移主体为农民工,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乡城人口流动使得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推动经济增长,但使未来农业人口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务农劳力缺乏的“农民荒”及连锁反应等系列问题。此趋势将导致农村大量耕地撂荒、弃耕,务农农民日益减少,严重限制农村经济发展。

(四)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

经济活动人口和从业人口是人口产业结构形成变化的直接基础。由图2可知,中国就业人口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7年69 820万人增至2016年77 603万人,增加11.1%。但从城乡就业人数看,城镇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农村就业人数逐年减少。

图2 中国就业总人数及城乡就业人数变化趋势

由图3可知,根据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1956~199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绝对值不断上升,1991年达最高水平39 820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绝对值不断上升,第二产业自1996年以来增长态势不明显,2013年开始呈平稳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保持大幅增长态势。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已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且已完成一个过渡阶段。转变过程主要特点是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拉动在业人口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中国在业人口从“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型,主要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提高。

图3 中国就业总人数及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趋势

(五)人口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明显集中于沿海地区。在农村老龄化进程中,尽管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受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类型区域差异影响,此发展态势在东中西部区域存在差异,呈东部严重,中西部逐渐递减趋势。东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和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农村人口区域差异特征显著。

综上,中国农村人口在过去几十年发生巨大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经济发展使得农村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同时经历大规模乡城人口迁移,导致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显著后果即农村人口空心化。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趋势将长期存在。中国农村将面临养老压力、劳动力短缺压力及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面对中国农村人口变化的现实特征及未来趋势,厘清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间相互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体现

结合人口经济相关理论,分析中国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农村人口与乡村振兴分析框架。根据相关理论及文献,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相对独立性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人口因素变化与乡村振兴实现目标间依存关系客观存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口,人口必须为乡村振兴服务,人口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演变过程。但人口变化及乡村振兴间关系有其独立运行过程和运动规律,此特殊关系构成“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独特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2.适应协调性

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间存在适应、协调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任何关联事物间的协调、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协调、不适应是绝对的、经常的。如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是基于农村人口较多现状,人地矛盾存在不协调的体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使得城镇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且拉动城市经济高速增长,但随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流失人口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且男性居多,即适龄农业生产劳动力不断外流,农业劳动力结构严重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因此,乡村振兴应不断适应中国农村人口的持久变化。

3.相互作用具有广泛性

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涉及面广。农村人口变化必影响乡村振兴的实施,有时直接影响,但大多以间接形式表现。在一定时期,人口变化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积极作用,随人口经济关系作用条件变化,此关系可能反转。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空间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关系可能不同。因此,在关注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时,应注意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联系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直接联系,也应注意间接影响;既要考虑人口变化积极性,也要考虑人口变化的不利后果。

4.相互作用具有长期性

农村人口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一旦形成某种人口发展态势,一定时间内很难扭转。同样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是长期发展过程,短期内实现此目标需政策和制度保障。因此,两者间变化是渐进过程,特别是人口变化与乡村发展依存关系一旦形成并产生效果,改变需较长时间。总体而言,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间相互依存关系发生较大改变,形成新的关系需较长时间。

(二)分析框架

人口作为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体现者,是社会生产行为及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主体。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口是经济运行中的内在因素。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同时,也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因此,乡村振兴需在加入各种要素的同时改进现存要素,其中人口因素应占首位。因此,本文以农村人口变化基本特征及农村人口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特点为基础,构建农村人口与乡村振兴分析框架(见图4)。

图4 农村人口与乡村振兴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

图4描述农村人口与乡村振兴目标间关系。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基础,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兴旺必然依赖农村劳动力要素。但从中国人口变化特征看,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农业新技术,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农村人口与乡村环境不平衡、不和谐因素仍存在。因此,从人口与自然和谐可持续角度看,乡村振兴应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只抓经济、不抓文化的问题,乡风文明是农村人口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有效治理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保障。农村人口作为乡村振兴主要参与主体,村民自治功能的完整发挥不仅需要村民积极主动参与,且要求村民具备一定自治能力。外流农民大多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乡村精英一般为外流农民主要部分,此群体外流使得乡村自治力量日益弱化,导致村民自治功能弱化;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综上,农村人口的数量、结构、质量的变化及农村人口流动是影响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人口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五、政策建议

(一)及早出台全面放开生育且鼓励生育的政策

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政策和其他社会经济政策相互依存、相互协同才能发挥应有作用。不论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是发达国家及其他人口控制国家的经验,人口变化及发展态势均为促使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制度性需求。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20世纪70年代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在几十年内完成人口转变。随中国人口转变逐步完成,工作重点已由控制高出生率、高生育率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于2013年底出台“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29日出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采取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

但从官方公开数据及学者对人口政策变化后的研究结果看,政策实施效果未达预期目标,因此,从人口与经济长远发展看,乡村振兴要有人口基础,政府应尽快实施全面放开生育的政策。此外,生育政策调整不仅调控人口生育数量,还通过限制育龄妇女生育时机推进预期政策目标实现。因此,未来生育政策的调整应趋向多元化,且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生育。

(二)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须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华。乡村振兴人才培育重点是培养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这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甚至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由劳动力实现。近年随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存量年龄结构呈老龄化且文化程度偏低特征,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因此,对农村劳动力开展针对性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素质,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

此外,应注意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引进。乡村振兴需要专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一方面提高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保障,国家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三)强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性供给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更深层次上与制度供给不合理、不均衡、低效率有关。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让制度激活人口因素并保障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强化制度性供给实现。

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较大,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偏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应进一步健全,切实保障农民平等享受财产权利和发展权利。因此,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如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农民基础养老金,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等。

(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协调发展

农村人口变化与乡村振兴存在必然内在关联性。因此,乡村振兴既要把握中国农村人口变化区域特征,也要科学把握人口及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优化顶层设计。中国农村人口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特征,从区域看,东中西部在人口与乡村发展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可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和人口政策协调区域发展,逐步减少区域差异。因此,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时应具有地区针对性。特别是西部目前发展相对落后,人口流失阻碍西部农村发展,长期政策倾斜会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国家可通过政策倾斜促进中西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通过转移公共支出手段,加大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社会保障支持力度,进一步缩小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差距,使东中西部地区人口与乡村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人口变化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从9到3的变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五年的变化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