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黄色茧新品种湘彩黄1号

2018-09-07艾均文司马杨虎何行健

中国蚕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杂交种家蚕蚕桑

艾均文 司马杨虎 薛 宏 何行健 唐 芸 郑 颖 刘 勇

(1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127; 2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打造多元、生态、高效的现代蚕业已成为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不断开发出新的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蚕桑精细产品是蚕桑产业摆脱当前产品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不高的有效手段之一[1-2]。用天然彩色茧生产的生丝及丝绸织品能保持色调柔和的天然色彩,不仅免去了印染工序,而且相对于普通白色丝还具有更高的抑菌、抗氧化与防紫外线等特殊功能[3-5],其多元化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为此,我们以天然茧色稳定、内外层茧色基本一致的黄茧品种为供体亲本,以全国推广量最大的夏秋用家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9·芙×7·湘)的4个品系为受体亲本,其间中日系材料分别导入丝质优良的家蚕品种夏芳、秋白,采用轮回回交育成法和多元组配技术,育成了茧色稳定、强健好养、茧丝品质等实用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黄色茧新品种湘彩黄1号[6],该品种于2015年10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2015年夏秋季分别在湖南省不同蚕茧生产基地进行了湘彩黄1号的定点推广,平均盒种产茧量在33 kg以上,与夏秋用家蚕品种国家审定指定的对照蚕品种9·芙×7·湘的平均盒种产茧量相当,该品种适宜在湖南省及中国南方蚕区的夏秋季推广。现将湘彩黄1号的性状与饲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双交原种主要性状及其饲育要点

1.1 双交原种的主要性状

932XM·芙蓉XM(正、反交):中国系统,二化(含有多化性血缘)、四眠,化性稳定,夏秋用蚕品种。越年卵卵色为褐绿色,卵壳为淡黄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380头左右,稚蚕趋密性、趋光性强;壮蚕体形粗壮,素斑,体色青白,腹足显黄色,食桑旺盛,行动活泼,耐高温多湿能力强。老熟快、齐,茧形椭圆,缩皱中等,茧色黄。蛾体白色,发蛾齐,交配性能良好,单蛾产卵400粒左右,良卵率高。催青期经过10 d,蚕期经过23 d,蛰中经过14 d,与7532QM·湘晖QM对交,应推迟2 d出库,迟1 d上蔟。

7532QM·湘晖QM(正、反交):日本系统,二化(含有多化性血缘)、四眠,化性稳定,夏秋用蚕品种。越年卵卵色为褐紫色,卵壳为白色。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450头左右,稚蚕有逸散性,各龄发育整齐;壮蚕体形中等,素斑,体色青白,腹足显黄色,食桑较为旺盛,体质强健,耐高温多湿能力强。熟蚕齐,营茧快,茧形浅束腰,缩皱中等,茧色黄。蛾体白色,发蛾齐,交配性能好,单蛾产卵400粒左右。催青期经过10 d,蚕期经过24 d,蛰中经过15 d,与932XM·芙蓉XM对交,应提早2 d出库,早1 d上蔟。

1.2 双交原种繁育技术要点

1.2.1 催青要求 胚胎发育前期(戊3胚胎前)温度、相对湿度应分别控制在23.0~24.5 ℃、75%~80%之间,自然光照;胚胎发育后期(戊3胚胎起)温度、相对湿度则应分别控制在27.0~28.0 ℃、85%~90%之间,光照18 h以上。该二化性家蚕品种中含有多化性血缘,为了稳定其二化特性,必须在胚胎发育后期确保在高温多湿、长光照的条件下催青。蚕种点青后,进行黑暗保护以促进蚕种孵化齐一。

1.2.2 饲育条件 稚蚕期中系原蚕有趋密性,日系原蚕有逸散性,每次给桑前均要做好匀座、整座工作,力求家蚕稀密适当;壮蚕期应注意及时分箔、除沙,控制高温多湿。1~2龄全防干育,饲育温度28.0~28.5 ℃,相对湿度90%;3龄半防干育,饲育温度26.5~27.3 ℃,相对湿度80%~85%;4~5龄普通育,饲育温度25.0~26.0 ℃,相对湿度70%~75%。特别要注意壮蚕期通风排湿,尽量减少照明时间,如温度超过27.0 ℃,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生种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1.2.3 叶质要求 稚蚕期要喂食适熟叶,避免喂食偏老偏嫩叶,减少小蚕发生;壮蚕期要给足桑叶,特别是5龄盛食期食桑量大,要做好补给桑工作,秋季遇干旱要注意选叶喂蚕,防止喂食偏老叶。

1.2.4 种茧保护 应掌握适时上蔟,及时清除蚕沙以确保蔟室空气流通,温度控制在24.5~25.5 ℃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早采茧时间应掌握在以上蔟后55 h为中心,温度高可适当偏早采茧。采茧后,温湿度应分别控制在24.0~25.0 ℃、75%~85%之间,避免长时间接触28.0 ℃以上的高温或22.0 ℃以下的低温,做好排湿与补湿的管理工作。整个上蔟与种茧保护期间,应始终保持光线的昼明夜暗。见苗蛾后,相对湿度可适当提高至80%~85%。发蛾调节应从蚕期开始主动控制,避免不得不用过高或过低温度进行被动调节而影响蚕种化性的稳定。

2 一代杂交种性状及饲养要点

2.1 一代杂交种性状

湘彩黄1号系夏秋用四元杂交(932XM·芙蓉XM×7532QM·湘晖QM)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二化(含有多化性血缘)、四眠。以932XM·芙蓉XM为母本的杂交种越年卵卵色为褐绿色,卵壳为浅黄色,克卵粒数1 700粒左右,克蚁头数2 300头左右。以7532QM·湘晖QM为母本的杂交种越年卵卵色为褐紫色,卵壳为白色,克卵粒数1 800粒左右,克蚁头数2 400头左右。蚕种孵化齐一,蚁蚕体色呈黑褐色。幼虫素斑,体色青白,从腹足等处能辨其黄血,老熟时体色偏黄(图1)。各龄幼虫食桑快,行动活泼,发育整齐,体质健壮。熟蚕齐,营茧快,多结中、上层茧,茧形长椭圆,黄色茧,缩皱中等(图2)。夏、秋季生产蚕茧的茧层率20.5%~22.0%,茧丝长800~1 000 m,解舒丝长650~850 m,纤度偏细,洁净优。适宜在湖南省及中国南方蚕区的夏、秋季推广饲养。

图1 湘彩黄1号的幼虫

图2 湘彩黄1号的蚕茧

2015年秋季分別在广东省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湘彩黄1号的实验室联合鉴定(部分单位开展了夏季鉴定)。湘彩黄1号的虫蛹率平均为92.78%,与夏秋用家蚕品种国家审定指定的对照蚕品种9·芙×7·湘相仿;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高于9·芙×7·湘;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9·芙×7·湘高8.4%、11.0%;茧丝长1 124.6 m、解舒丝长871.6 m,分别比9·芙×7·湘长91.8 m与76.1 m;解舒率77.5%,洁净94.89分,鲜茧出丝率15.50%,体现了优良的丰产性与实用性。

2014年秋季、2015年夏季分别在湖南省的津市市、君山区、湘潭县、湘乡市与沅陵县等县(市)的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湘彩黄1号的定点示范推广。秋季平均盒种产茧量34.84 kg,夏季平均盒种产茧量33.12 kg,分别与同期饲养的对照蚕品种9·芙×7·湘的平均盒种产茧量相仿或略高,展现了良好的稳产性与适应性。

2.2 一代杂交种饲育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是收蚁当天感光不宜过早,宜适当提早收蚁;二是稚蚕生长快,用叶要适熟,每次给桑前要做好匀座、扩座工作,壮蚕食桑旺盛,要注意及时分箔,确保良桑饱食;三是壮蚕期遇高温多湿,要加强通风排湿;四是老熟涌,营茧快,要及时上蔟,上蔟密度宜稀,减少双宫茧,注意保持蔟中环境干燥与空气流通。

猜你喜欢

杂交种家蚕蚕桑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