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强、非美弱”格局延续
2018-09-07李楠编辑张美思
文/李楠 编辑/张美思
在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美、欧央行“鹰”“鸽”分化的基调下,6月汇市延续了“美元走强、非美币种回落”的整体趋势。
2018年6月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基本面维持复苏态势,各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继续分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扰动着市场。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主导下,外汇市场维持了美元走强的整体格局,欧元、英镑相对走弱,日元等避险货币受到助推,商品货币及新兴市场货币持续承压(见图1)。
汇市延续“美元强、非美弱”格局
整体看,美元持续走强、非美货币相对承压是6月汇市的整体格局。
美元指数自6月初小幅回落调整后出现反弹,中旬冲高至95上方。6月25日,美元指数收报94.289,较年初上涨2.17%,较一季度末上涨4.80%,较月初上涨0.36%。欧元兑美元月初维持在1.16—1.18区间附近波动,但中旬受经济基本面数据疲弱和欧洲央行“鸽派”言论的打压,出现了快速回落。在利率决议公布后的短时内,欧元兑美元甚至向下突破至1.1568。此后,欧元出现一波回调。6月25日,欧元兑美元收报1.1704,较年初下跌2.48%,较一季度末下跌5.02%,较月初下跌0.13%。英镑本月整体呈V型走势:前期受美元强势影响,英镑兑美元持续回落;而 6月21日英国央行公布的利率决议,虽维持0.5%的基准利率以及43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和100亿英镑的企业债购买规模不变,但支持加息的委员比例有所上升,被市场解读为释放了“鹰派”信号,英镑兑美元遂受到提振而有所反弹。6月25日,英镑兑美元收报1.3281,较年初下跌1.67%,较一季度末下跌5.20%,较月初下跌0.11%。日元本月受到了避险情绪的提振,但因美元吸引了部分避险资金,因而涨幅并不算大。6月25日,美元兑日元收报109.77,较年初下降2.56%,较月初上涨0.89%。
在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近期以美元标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到冲击。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影响了依赖大宗商品贸易的商品货币的表现。上述因素叠加,使得商品货币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在6月均表现不佳(见图2、图3)。美元兑加拿大元在经历月初震荡上行后,月中出现快速拉升,6月25日收报1.3297,较年初上涨5.71%,较一季度末上涨3.12%,较月初上涨2.62%;澳大利亚元兑美元在月初反弹整理后,快速震荡下行, 6月25日,澳大利亚元兑美元收报0.7414,较年初回落4.96%,较一季度末回落3.45%,较月初回落2.04%。新兴市场货币方面,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货币均延续了5月以来的贬值行情。
图1 欧元、英镑、日元6月涨跌幅(截至6月25日)
图2 澳元与商品价格指数走势
图3 加元与WTI原油价格走势
三大因素主导汇市走势
主导6月汇市整体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面方面,美国经济增长态势向好,优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
6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均出现反弹,劳动力就业市场维持稳健,失业率进一步下降至3.8%,5月CPI同比上涨2.8%,创2012年2月以来的最大升幅,印证了当前美国经济运行良好,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与美国相比,欧元区基本面仍然相对疲弱。欧元区5月Markit综合PMI下降至54.1,制造业PMI下降至55.5,均不及预期,显示出欧元区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当前欧洲央行已将2018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1%。尽管5月CPI数据同比增长1.9%,但剔除能源和食品因素后,核心CPI同比增速仅为1.1%,距离2%的通胀目标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当前经济复苏放缓的环境下,对于欧元区仍然是相对必要的。这也是欧洲央行表态偏于“鸽派”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经济指标在近期也出现了小幅回落。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速环比终值为-0.2%,低于此前-0.1%的预期值;5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均出现小幅回落,分别下降至52.8和51,显示经济扩张出现疲弱迹象。此外,5月东京CPI同比继续下滑,5月全国CPI数据小幅上涨至0.7%,但距目标尚远。通胀低迷继续制约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进程。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6月以来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继续分化。
美联储6月会议决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1.75%—2%,符合市场预期。同时,相较3月会议,6月会议释放出年内加息4次的预期,市场解读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将更加“鹰派”。从利率点阵图看,此次共有7名货币政策委员会官员支持年内加息4次,较3月份增加一名,且中位数从升息3次上升至4次,显示出在基本面乐观的前提下,美联储年内会加快收紧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6月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决定在12月底前结束购债,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因此影响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重申对于货币政策仍需保持耐心、持久性、审慎性,且欧洲央行随后表态,如有必要,将对到期债券维持再投资至量化宽松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决定保持利率不变至2019年年中。这与此前2019年年中升息的预期不符,使得市场解读为欧中央行释放了“鸽派”信号。美、欧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奠定了6月美元相对非美币种强势的基调。
日本央行6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并下调了通胀预期至0.5%—1%,同时维持80万亿日元的购债规模。日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将继续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与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也持续施压日元。
第三,市场风险方面,6月,中美贸易摩擦再起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地缘政治危机隐患、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调整风险等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影响。
美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方面的摩擦不断升级:在6月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与其他六国在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并拒绝签署联合公报;6月15日,美国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高科技及工业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宣布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这使得已在5月暂停的“贸易战”烽火重燃。欧洲方面,尽管当前欧洲内部选举风险趋向缓和,但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仍存政治风险,英国脱欧进程也不确定,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未知数。新兴经济体相对脆弱的经济基本面,能否在强势美元的冲击下保持稳定,也是对市场影响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整体来看,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美、欧央行“鹰”“鸽”分化的基调下,6月汇市维持了“美元走强、非美币种回落”的整体趋势。美元指数的强劲表现打压了欧元与英镑,同时,受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日元等避险币种、商品货币持续波动,新兴市场持续承压。预计短时间内美元走强的格局仍将持续,欧元也将因为欧央行维持量化宽松政策而承压,日元的短线走势则将取决于市场风险情绪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澳元等商品货币有可能继续回落。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近期贬值幅度较大的新兴市场货币的基本面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从技术面看,当前美元指数已经上涨至2017年10月以来的高位,上方阻力已经出现明显累积,短线或围绕93.50—95区间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