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研究
2018-09-06郑亚李坤鹏
郑亚 李坤鹏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传入我国以后,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本科生导师制。在这十余年内,无论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手段,还是师资队伍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本科生导师制是适应这些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的有益探索。本文将以南充市某高校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精准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该校该院系本科生导师制从2015年开始实施。
从实施对象与实践来看,该院系最初拟定所有在编在岗专任教师对学院所有全日制本科学生(包括双学位及专升本学生)从第二学年指导至毕业。经过不断的实践,该院系修改为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与本科生导师,并从第一学年下半期开始指导直至毕业。从选择机制来看,根据双向选择原则,院系首先对符合要求的导师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布,学生在了解每一位老师的科研兴趣、研究方向与对学生的要求后,根据自己意愿自主选择导师。每位导师根据学生选择对学生进行面试,确定每组所带学生4-6人。从指导方式来看,每月至少集体指导学生l次,每学期4~6次。学生必须参加交流会并做好指导记录。同时也鼓励学生与组内导师或非组内导师以其他方式积极交流沟通。从指导内容来看,导师须在专业学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毕业设计(论文)、考研就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从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来看,学校和学院对学生获得的成果予以奖励,并给予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可。同时学院给予导师一定工作量,对获得的成果予以奖励。
2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
从2015年实施至今,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成效
2.1.1 以创新训练项目为着力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导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科技创新等方面切实得到锻炼。未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前,该院系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1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始,该院系学生2015年参与社会实践3项、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并获奖16项、获得创新创业项目4项。2016年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8项、参与创新实践获奖5项、获得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获得地方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从这些数据看来,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1.2 以科研选题训练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该院系专业教师队伍中中,高职称或博士学历占比十分高。本科生导师依托自己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的前期训练,并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实验操作。通过导师对学生科学研究活动的指导,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实践打下基础。
2.1.3 以畢业论文(设计)为落脚点,升华学生实践能力。根据该院系本科生导师制细则规定,导师所带学生从大一直至大四毕业,在这过程中,除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外,导师与学生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组合。在此期间,导师负责提供高质量的选题和研究内容,鼓励学生以科学研究项目为主要选题来源,指导学生撰写具有较高价值的毕业论文(设计),实现对学生探索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体制机制仍需健全。从教学管理层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搞好制度设计,并切实做好监督、检查与指导是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实效的保证。从该院系目前的实践来看,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保障激励机制仍需健全。各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不尽相同,取得成效也各有差异。但学院目前没有形成相应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即使细则中规定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和奖励,但并未落到实处。因此不足以鼓励教师对学生指导的积极性。二是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目前该院系还没有形成针对学生和导师的考核管理机制,导致教师在本科生导师制中指导与否、指导多少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合理制定导师职责,优化导师的管理和考核办法、激励导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增强可执行性。
2.2.2 指导模式仍需创新。根据该院系目前的实施过程来看,部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还停留在只有一次见面上。大部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都是通过小组会议的方式,没有一对一的指导。因此不能根据学生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同时还应在指导模式上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导师与导师之间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等模式的创新。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